2008年1月至12月,美文雜志社和《西安晚報》聯合舉辦了“連騰杯”報人散文有獎征文活動。在為期一年的征文活動中,《美文》雜志收到征文稿件500多篇,刊登了20多篇,《西安晚報》收到600多篇,刊登了60多篇。
“報人散文獎”評委會由《美文》雜志主編賈平凹、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楊立川等海內外新聞界、文學界、文化界著名專家組成。經評委會嚴格評審,從80 余篇刊出稿件中評選出了10篇優秀散文。獲獎者有:梁衡(《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崔濟哲(新華通訊社副社長),屈勝文(《西安晚報》執行總編),職燁(《上海城市導報》),韓小蕙(《光明日報》文薈版主編),徐懷謙(《人民日報》大地版主編),耿翔(《陜西日報》特稿部主任),彭程(《光明日報》文藝部主任),高亞平(《西安日報》社會經濟部副主任),蘇北(《中國城鄉金融報》安徽記者站站長)。
“報人散文獎”頒獎會于3月27日下午在西北大學金海恒業報告廳舉行。頒獎會由賈平凹主持,出席頒獎會的有西安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張雷,新華社陜西分社社長王丁,西北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李映方,西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蔣少寧,西安日報社社長郝小奇,西安日報社總編輯李穎科,西安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于孝軍,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楊立川等領導和專家。
這次活動是建國以來傳媒界舉辦的首次報人散文獎。賈平凹主編自1992年《美文》創刊時即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美文》雜志則是這種辦刊理念的直接體現。而當散文遇上新聞,讓散文面向即刻的社會現實,恰恰與“大散文”的理念不謀而合。這次征文的獲獎作品都有一種大胸懷、大氣度,它們海納百川,包容萬千,體現著當今社會的方方面面,賈平凹介紹說,“我欣賞這些散文作品,是因為他們出自一批報界精英筆下。這批人通常都是文化人,是社會的瞭望者、記錄者,其中甚至不乏飽讀詩書的大學者,他們有著關注社會現實的敏銳視角,他們的散文中也有真實的故事,作品干凈、利落,讀來痛快淋漓,貫穿著大散文的理念和氣勢。” 報人散文拓寬了以往散文略顯狹隘的視角,因為新聞是歷史的初稿,他們則是對歷史、民族文化的傳承負責任的文化工作者,而且媒體內部也蘊藏著一大批散文家,寫出的散文呈現出一種對歷史與現實、自然與社會的“大文化”追求,關注且契合著社會進程和生活細節,符合現代人的精神需求和審美趣味。而現代散文發展正需要這種態度,更深入地關注社會現實,這樣才能擴大散文的影響力,讓散文走進讀者的現實和精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