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我的自身條件相當好,名校碩士、外企員工、年薪可觀、一表人才,但直到現在,快三十的人了,還是孤家寡人一個,與我相過親的姑娘都說“你這個人吧,沒別的不好,就是太完美主義了。”
我不知道完美主義有什么不好?我的業績和為人在單位是有口皆碑的。老板經常表揚我;“出自沈峰之手的報告,一個標點一個錯別字都別想找到。”同事也表示過對我的佩服:“即使快走到家門口,想起有哪份文件沒處理妥當,他也會立刻掉頭回單位……”
不僅如此,專業領域內的所有證書,凡是力所能及的,我都要花時間去考到手,而且每考取一個證書后,如果有一段時間沒有新的證書可考,我就會陷入極大的失落之中,覺得自己虛度了光陰。在我的內心,充滿了對挑戰和贏的向往。
直到后來,在一次出差時,我才知道自己可能患上了強迫癥。事情是這樣的:平時,我在與別人對視時,在目光交流中我都要看到對方先挪開目光,確信自己對視贏了才轉頭,但那次出差時,偏偏遇到一個人,跟他對視了十一多分鐘,他就是不先挪開目光,我一時受不了對視中贏不了的刺激,就和他打起來了……
那件事之后,我才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難道我的完美主義已經嚴重到了如此地步,已經發展成了一種病態的強迫癥?
沈峰
A 沈峰你好:
首先,你要搞清楚完美主義和強迫癥的區別,強烈的完美主義傾向,最后有可能會演化成強迫癥,但不能將完美主義和強迫癥劃上對等號,因為兩者概念不同,完美主義是一種個性特征,而強迫癥是一種內在的心理沖突,并非每一個完美主義者都是強迫癥患者。
完美主義這種個性特征的人,往往有著超越一般人認知里的價值體系,他們不允許、不接受自己犯一些與這種超高價值體系相沖突的錯誤,因此,受這種意識的控制,他們就會做出不同常人的“超高行為”,比如特別勤奮、特別愛干凈、特別在意某些評價等等。完美主義不是病,不接受自己才是病,當某人想完美,又不認可這種行為,內心多股力量互相矛盾、互相沖突、產生極大痛苦感時,才會發展成強迫癥。而正常人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強迫癥狀,例如:走路時愛數電線桿、睡覺時愛數綿羊、在某些方向具有一定潔癖等等。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種強迫現象只是輕微或暫性的,不算病態,也不需要治療。
現代都市白領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內心難免脆弱急躁,自制能力差或具有完美主義人格的年輕白領們更容易產生強迫心理,從而引發強迫癥。例如每天出門后,總忍不住掉頭回去檢查家門是否鎖好剛剛洗完手,卻質疑洗得不夠干凈,需要轉身去反復多洗幾次;剛敲完的報告,卻懷疑哪里出錯,需要反反復復地檢查校對;人在辦公室,卻一整天都在惦記自家的煤氣和水管是不是沒有關好……而強迫癥的病因并不簡單是由外界引起的,深究下去,想要治本,還需挖掘心靈陰影、調整自我認知。
一切內在心理沖突,其實都源于恐懼。因此,強迫癥也常被診斷為“恐懼癥”,因為它背后深深地隱藏著驚恐、害怕、甚至憤怒。最終造成強迫癥的這些恐懼的根源,往往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過去的心靈創傷,二是自我人格和認知的不完善。心靈創傷可能是來自童年陰影,比如沈峰之所以對贏執著成癡,可能是源自于童年時期家庭情況和生活環境所帶來的創傷,這種創傷讓他充滿了不安全感。
當出現強迫癥狀時,要想辦法轉移注意力,盡快自我脫離現實癥狀,擺脫痛苦。對于有強迫傾向的人,最重要的還是調整自我認知,真正接受自我的心理狀態,并宣泄出給自己帶來痛苦的負面情緒。建議你不防給自己“一周的情緒化”。方法很簡單,連續一周,每天晚上,將自己置身于一個安全僻靜的場所,拿出水彩筆和一張白紙,首先梳理當天的主導情緒,究竟是快樂、憂傷、憤怒、平淡、還是矛盾,將這種主導情緒的名稱寫在白紙上,并以此為題目涂鴉一幅畫,隨意使用自己想用的各種顏色在畫紙上涂抹,所畫內容不限,直到自己覺得差不多了,便結束繪畫,再為這幅畫作一首詮釋的詩歌或文字說明。
將那些心理創傷、不幸遭遇和長期的緊張、焦慮、恐懼心理等等痛苦情緒都盡情地發泄在紙上,越投入越好,經歷這“一周的情緒化”后,相信情緒會得到良性改善。
相關鏈接:
自我測試你有強迫癥傾向嗎?
請你根據最近一周以內的情況和感覺進行評定,評分標準分為5級沒有為0分;很輕為1分;中等為2分;偏重為3分;嚴重為4分。評分方法是將各條目的分值相加,總分超過20分,應考慮有強迫癥的可能,建議你到精神科或心理咨詢門診做進一步檢查確診。
1、頭腦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盤旋,忘性大;
2、擔心自己的衣飾不整齊及儀態不端正;
3、做事必須做得很慢以保證做得正確,必須反復檢查;
4、反復想些無意義的事,注意力不能集中;
5、必須反復洗手,點數,擔心門窗沒鎖好;
6、出現不可控制的對立思維、觀念;
7、即使已經把事情做得很好了,仍覺得很不滿意;
8、在成功之后你會感到失落,而不是快樂;
9、不努力學習或工作會讓你很有罪惡感;
10、休息時仍然想著學習或工作,以及其他還沒有解決的事情;
11、遇到排隊或者塞車,你會感到極端沮喪;
12、當朋友長相或穿著打扮比你好看時,會感到不自在,與人意見不一致時,會感到非常不安;
13、很難和別人合作得親密無間。
編輯/青 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