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看不見教育基地的字樣,但仍然能感到這些人類文化遺產發揮著作用。
這次訪問英倫之行完全由英國旅游局安排,顯然頗顯英國人的思維。頭三天都住在郊外,徹底遠離城市喧囂。由于時差加上“五一”假日,我的電話也不多。沿途風景美得讓你舍不得睡覺,每一處景點都讓人流連,尤其午餐安排的地點,都顯示了英國貴族古老的奢華。
接待者無論男女老少,都透出一股優雅,得體的服務完全體現在細節之中。過去老是說不卑不亢,可國內的服務不是“卑”了就是“亢”了,而此行領略了英國古老的服務,一副管家派頭,讓你當了主人。這對于從小就在喝斥類型的服務中長大的我,多少還有些不習慣。
英國的古建筑很多,隨處可見且保養得很好。很多幾百年來的私人宅邸,近些年都陸續捐給了國家,做了慈善。國家遂安排向公眾開放,以英國傳統文化教育人民。在這里看不見教育基地的字樣,但仍然能感到這些人類文化遺產,在這個有著優良文化傳統的國度中發揮著作用。
我在Hartwell(哈特維爾)莊園吃午餐,看了Kenilworth(肯尼沃斯)城堡,趕巧星期天,城堡中有手工藝表演,真實親切,每一個表演者自己覺得就是中世紀的人,毫不懈怠,也不敷衍,讓我們領略許多不知名的樂器,聽那遙遠并不熟悉的樂曲。
但這樂曲好聽至極,余音繞梁。我們聽慣了被處理過的音樂,即便在音樂廳原聲原唱或原奏,仍無法排除人為的矯情。而這里,古老的樂器連名都叫不上來,演奏時又有雜音,但正是這一點打動了我,讓我知道生活的真諦,藝術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