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技中介服務體系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途徑。本文運用系統論的原理和分析方法,構建科技中介運行機制的分析模型,并提出優化與規范運行機制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 科技中介 運行機制 系統論 優化
一、引言
科技中介服務體系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織形式之一,是連接技術供給與需求的橋梁,是連接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紐帶,在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過程中起到的媒介作用,是發展和繁榮技術市場的中堅力量,也是自主創新的重要載體。由于我國技術市場啟動較晚,科技中介機構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在政策法規、從業人員素質、專業化服務等方面都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研究如何促進我國科技中介機構建立有效的運作機制,使其真正發揮“橋梁”和“媒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研究意義。
二、基于系統論的科技中介運行機制分析模型
依據系統論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我們對科技中介運行機制概念的界定,本文構建了科技中介運行機制的分析模型,如圖所示。系統論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要素分析、環境分析和功能分析。運行機制的功能分析是確定創新主體需要什么服務、能夠提供什么服務、提供服務的專業程度以及怎樣提供這些服務。其主要內容包括科技中介的需求特征、科技中介的供給特征、科技中介的服務水平以及科技中介提供服務的方式等。它決定了科技中介運行機制的空間對象和范圍。科技中介的外部環境和內部運行機制共同影響了科技中介機構的服務內容、服務水平和服務方式。科技中介的外部環境通過政策機制和市場機制影響成果生產者和需求者,進而影響科技中介的行為。同時,科技中介的內部運行機制又直接影響到其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并進而影響到供需雙方對中介機構及其服務的認可和信任。另外,科技中介機構與創新主體之間不僅僅是一種業務關系,同時兩者在業務往來過程中存在互動關系。科技中介的創新功能和創新服務要及時傳達給創新主體,創新主體對中介機構提供的服務給予評價并及時地反饋給對方。因此,科技中介與創新主體之間需要建立靈活的跟蹤機制和反饋機制。
三、我國科技中介運行機制系統優化
1.環境機制的規范
政府應通過立法和制定政策營造科技中介機構發展空間,創造有利的社會經濟環境,積極為科技中介機構的發展創造有效的市場需求。把一部分原屬于政府的職能外包,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方式,委托有條件的中介機構承擔項目申報受理、論證、績效評價和管理決策咨詢、技術引進推廣等具體事務。建立行業協會,適當的監督和管理以促進科技中介業的健康發展。政府不直接干涉科技中介的活動,在職能和職責范圍內行事,保證了科技中介的獨立性,并產生了良性的互動。
2.內部運行機制的優化
(1)確立公司制市場化為主的運行模式。盈利性機構在完備的法律規范下,依照市場機制和現代企業管理方式,以獨立的法人地位開展業務。非盈利性機構在一些具體業務操作上,也應是以市場化運作機制為基礎的。政府經營或掛靠的各類性質科技中介服務機構要實行社會化改制,實現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必須保留的部分公益性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也應實行企業式的經營管理機制,以提高服務效率。
(2)建立專業化、網絡化的業務模式。科技中介機構要提高服務質量,必須走專業化的道路,明確主營業務和輔助業務;同時,要注意科技中介行業的網絡化協作,建立行業性的中介網絡平臺,為科技創新全過程提供綜合配套服務。另外,科技型中介機構可以與相關單位或專家組建動態聯盟。
(3)進行服務創新和功能創新以提升核心競爭力。我國科技中介發展的突出問題是業務能力不能滿足創新主體的需求。作為提供創新資源的媒介,科技中介本身也要不斷創新,主要是服務創新和功能創新,如拓展業務范圍、改進服務手段、優化業務管理模式等。
參考文獻:
[1]劉 恕 李學勇:用五年時間建立完善的科技中介機構[N].科技日報,2004-02-10(4)
[2]陳炳水:論我國“入世”背景下科技中介組織的發展與政府管理[J].社會科學,2003(3)
[3]王維偉:中介服務機構的規范與改革[J].中國行政管理,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