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分析了物流金融信用風險綜合評價的要素, 提出了建立物流金融信用風險指標體系的指導原則, 在此基礎上構建了物流金融信用風險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并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 物流金融 信用風險 指標體系
引言
物流金融是專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做的一種新型融資模式。它將資金流有效地整合到物流中來,是為中小企業提供的新型貸款融資服務,同時又通過金融資本與實業經濟協作,構筑銀行、物流企業和中小企業互利共存、持續發展、良性互動的產業生態。因此,很有必要對物流金融信用風險進行綜合評價,從而揭示出物流金融的融資優勢及其改善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有效性。
一、物流金融信用風險綜合評價的意義
所謂信用風險,是指交易一方不能履約或不能完全履約而給另一方帶來的風險。本文研究的物流金融信用風險是指中小企業作為授信方,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時所存在的信用風險。
物流金融信用風險是指處在物流金融背景下的中小企業的綜合信用風險,不僅包括企業自身原因造成的信用風險,而且還包括物流金融的運營風險因素給中小企業帶來的信用風險,如質押貨物風險、產品風險、質押物變現風險等。在物流金融業務運營過程中,各個環節是環環相扣,彼此依賴,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涉及其他環節,影響整個物流金融業務的正常運行。對于中小企業,由于本身經濟能力的限制,面對危機的自我反映和調節能力較低,因而受到物流金融運營風險的影響就顯得更加明顯和難以克服。
而本文所建立的物流金融信用風險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從專注于對企業本身風險的考察,也轉變為對企業所處物流金融運營過程及其交易風險的綜合評估,進而決定是否給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持。該信用評價體系與目前關于中小企業信用評估體系最大的差別點就在于它不僅包括對中小企業基本素質、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創新能力、成長能力、信用記錄,以及行業狀況等影響因素的考察,還包括對物流金融運營狀況等因素的綜合評價,從而更加全面、系統、客觀地反映了中小企業的綜合信用狀況。
二、物流金融信用風險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的因素錯綜復雜,可以從很多方面進行分類,根據所研究的內容及其特點,下文將從三個方面對物流金融信用風險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行業風險因素。行業風險屬于系統性風險,主要受宏觀經濟環境、政策和監管環境、行業狀況、發展前景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對企業進行行業風險分析,目的是判斷企業所屬行業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及對經濟變化反映的敏感性,行業風險揭示了行業因素對企業經營的影響程度。
2.中小企業綜合實力。中小企業的綜合實力主要包括企業基本素質、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創新能力、成長與發展能力、現金流量分析和履約狀況。這8個要素科學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小企業自身的經營能力和信用狀況。
3.物流金融運營狀況。中小企業所處的物流金融的整體運營狀況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估也將產生直接的影響。物流金融的運營狀況良好,交易風險較小,就可以弱化中小企業的綜合信用風險。反之,則加強中小企業的綜合信用風險,使其信用狀況惡化。根據本文研究問題的需要,主要通過物流金融運營過程中信息化程度、相互間的合作,以及質押物質量等要素來反映物流金融的整體運營狀況。
三、物流金融信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根據前文討論的影響中小企業信用的三類主要因素,設計了物流金融信用風險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參考相關研究資料及向專家學者請教,結合實地調研,確定了指標參考權重,針對不同的區域,權重可以適當進行調整,重新確定。
四、結束語
物流金融是中小企業突破“融資難”的一條捷徑,因此加快物流金融的發展,將是發展中小企業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物流金融信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一方面可建立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的長期合作機制及長遠利益關系;另一方面與第三方物流企業也可建立戰略聯盟關系,改造升級自身的物流體系。但是目前對于物流金融信用風險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深入。
參考文獻:
[1]劉 青:中小企業利用物流金融的策略[J].創新科技,2007,(02)
[2]閆俊宏: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及其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西北工業大學, 2007
[3]周春喜:企業信用等級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及其評價[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4
[4]曾文琦:商業銀行倉單質押貸款研究[D].廈門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