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對大連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探索本地區體育產業發展的前景和對策。結果顯示:大多數城鎮居民參加過體育消費,并且男、女間沒有顯著性差異;參與體育活動的現狀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現出正U型;有較強的體育消費態度;體育消費動機主要是強身健體、休閑娛樂、社會交往和健美塑身,同時,女性更關注自己的外部形象;體育消費水平不高,女性高于男性;體育服務性消費比例明顯低于實物性消費的比例。
[關鍵詞] 城鎮居民 體育消費 服務性消費 實物性消費
體育消費是現代人在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礎上追求發展和享受等高層次需要的一種消費行為。它是指人們在使用物質資料和勞務以滿足對體育需求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個人消費支出。[1]體育消費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促進和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它不僅對整個社會消費結構的轉變、消費模式的轉化,而且對促進我國體育產業化的發展、大眾體育的普及與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提升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體育消費水平不僅能夠反映地域的體育消費意識、方式、行為,而且也能夠反映地域的經濟發展水平、體育市場開發、大眾體育運動發展的程度和水平等,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民族素質、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
大連是一個現代化的旅游城市和體育大市,有著得天獨厚的體育消費基礎。本文通過對大連地區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的調查與研究,為大連地區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和依據,對促進和推動大連地區群眾體育活動和體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口頭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對大連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現狀進行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826份,其中男性 424人,女性 402人。
二、結果與分析
1.大連市城鎮居民參與體育活動情況分析
調查表明,在參加過體育消費的826人中,男、女性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x2=2.4473,P>0.05)說明大連城鎮女性不再受家務活動的束縛,活動開放,能夠積極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來。從表1可以看出,每周參加體育活動3次以上和每次活動在30分鐘以上的青年和老年人最多,中年人最少(尤其是46歲~55歲的群體),而每周只參加1~2次體育活動和每次體育活動少于30分鐘的中年人最多,青年和老年人最少,結果與我國對不同地區和人群的研究一致。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較多是因為他們時間比較充裕,工作壓力小,而生活條件的改變,使他們更加關注健康;另外,中年人參加體育活動較少,尤其是46歲~55歲的中年人,原因是因為他們工作壓力大,生活負擔較重,導致參加體育活動少;16歲~25歲的年輕人參加體育活動的頻率最多,時間最長,這與年輕人的精力旺盛,體力充沛有關,同時還有一部分在校的學生,他們生活壓力小,時間充裕,運動本來就是他們主要的休閑方式之一。
2.大連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態度的調查分析
體育消費的態度是體育消費的動力,它決定著人們對體育的認識,以及以何種方式參與體育活動。從表2可以看出,有10.90%的人認為參加體育活動“該花錢”, 41.89%的人認為“適量可接受”,這說明,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還是有相當多的居民能夠認識到體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體育消費觀念。但同時也應當看到,有18.77%的人認為“無所謂”,以及有19.98%的人認為“盡量少花錢”和8.47%的人認為“不該花錢或不想花錢”,這與居民的傳統消費觀念有關。市場經濟的今天,我們還沒有完全擺脫計劃經濟時代對體育的認識,大部分居民對體育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唯生物觀”上,加上居民的實際收入并沒有達到“花錢買健康”的能力,因此要人們習慣自覺鍛煉和積極參加體育消費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3.大連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動機的調查分析
動機是推動某一種行為的原動力。因此,體育消費動機產生與否直接影響著體育消費行為的實施。從表3中可以看出,大連市城鎮居民男性體育消費動機排在前三位的是:強身健體、休閑娛樂和社會交往;女性體育消費動機排在前三位的是:強身健體、健美塑身和休閑娛樂。可見,無論男女,尋求身體的健康始終是體育消費的主旋律。另外,滿足群眾休閑娛樂和社會交往需要是促進體育消費的另一重要手段。再有,男性的鍛煉意志和調節情緒動機明顯高于女性(見表3),說明男性的社會壓力更大,他們更需要通過體育來鍛煉意志和放松心情。相反,女性的健美塑身、完善自我、追求時尚和隨眾心理動機明顯高于男性,這說明,愛美始終是女性的天性,女性更注重外在的表現,所以,體育市場的開發需要注意男女之間的差異性。
4.大連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水平的現狀分析
體育消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情況下不僅直接反映了本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社會經濟的發達程度,而且也反映了本地區社會大眾的體育意識狀況。表3-4顯示,2007年大連市城鎮居民年體育消費水平在500元以下的居多,占71.67%,501元~1000元的占18.16%,1000元以上的只占10.29%。并且,男、女性體育消費水平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男性的年體育消費水平在100元以下的明顯高于女性,而在100元以上的明顯低于女性(見表4)。這說明,大連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水平不高,并且,女性的消費水平高于男性。
5.大連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結構的調查分析
體育消費結構是與社會經濟發達程度相關的。世界經濟發達國家在20世紀90年代也經歷了體育消費結構的變化,他們的體育服務性消費增長幅度明顯比體育實物性消費大,這反映出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體育消費結構也會產生必然的轉變。由表5可見,大連市城鎮居民的體育服務性消費比例明顯低于實物性消費的比例,這與世界經濟發達的國家正好相反,也符合現今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
三、建議
1.提高大眾體育文化修養,引導居民體育消費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大眾的文化精神需求也在進一步提高,因此,我們在宣傳繼承體育文化遺產的同時,還應該進一步普及和提高大眾的體育文化修養,改變人們對體育的“純生物觀”,這是引導居民科學地進行體育消費的基礎。體育作為一種“商品”在市場上進行推廣和銷售,首先就需要使人們在思想上能夠接受這種對健康投資的消費觀念,這就需要我們進行合理地政策導向和宣傳導向。各種媒體運用各種方式宣傳健康投資的消費觀念,引導全民參與健身,促使人們盡快地轉變對體育的認識,這樣才能盡快而合理地培養體育消費市場,變被動消費為主動消費。
2.注重體育消費市場開發的層次性
體育消費市場的建立,要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突出層次性。根據不同收入、不同年齡、不同職業和不同興趣消費者的需求來構建體育消費市場,以滿足不同層次體育消費者的需求。另外,無論是實物性體育消費,還是服務性體育消費都需要遵循價值規律和地區的供需狀況,合理制定體育消費的價格,才能逐漸培養起穩定的體育消費群體。
3.利用多元化投資,推進體育消費市場的開發
城市要規劃體育設施和場館建設,把體育文化娛樂場館建設到居民的身邊,創造一切有利的條件推動人們參與體育鍛煉。另外,除了國家投資建設的場館外,各級學校和企事業單位的場館也應該引入競爭機制,投入到體育市場中來,轉變經營方式,提高場地的使用率和經濟效益,自主經營,自我發展。再有,主管部門要合理運用市場機制,調動非國有投資人興辦各類體育經營實體。體育行政部門要做好引導工作,鼓勵非國有投資人在社區、居民小區興建多功能、小型適用的體育健身娛樂場所,以優質服務和合理價位提供健身娛樂服務,擴大體育市場的同時,變體育消費為上門服務消費。
4.增強體育市場的管理,優化服務體系
服務質量差是制約居民參與體育消費的原因之一。目前,體育產業的服務體系還很不完善,缺乏人才流動和中介機構,服務指導水平較低。體育經營者在不斷開發體育市場的同時,要以體育消費者為本,服務方式上也要靈活和創新。各行政部門也要發揮各自的行政監管力度,通過科學化、系統化的管理,指導、監督和規范各地有償體育服務的質量、形式、設施、管理等,推進體育消費的正規化,不斷優化體育消費服務體系。
四、結論
1.大連市城鎮居民絕大多數人參加過體育消費,并且男、女性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
2.大連市城鎮居民參與體育活動的現狀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現出正U型,具有較強消費能力的中年人,由于生活壓力較大,較少參加系統的體育活動。
3.大連市城鎮居民有較強的體育消費態度,說明他們具有一定的體育消費觀念,但總體來看,體育消費的水平不高,這也與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居民收入、地區的總體消費有關。
4.大連市城鎮居民的體育消費動機主要是:強身健體、休閑娛樂、社會交往和健美塑身,同時,男、女性的體育消費動機略有差異,女性更關注自己的外部形象。
5.大連市城鎮居民的體育消費水平不高,并且,女性的消費水平高于男性。
6.大連市城鎮居民的體育消費結構與世界經濟發達的國家正好相反,體育服務性消費比例明顯低于實物性消費的比例。
參考文獻:
[1]李宗浩等.體育經濟學[M].廣西:廣西師大出版社,2000.
[2]張尚權,張巖.體育經濟學概論[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
[3]徐鐘仁.體育運動經濟問題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
[4]何敏學,等.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體育學刊,2004,(3):29~31
[5]歐陽柳青 趙高彩:提高我國居民體育消費水平的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報,2002,36(2):1~3
[6]李新建:我國體育消費特點分析與制約因素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5):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