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對休閑體育服務業的內涵、特點進行研究,分析咸陽周邊市區休閑體育服務市場的現狀,提出加快和促進咸陽休閑體育服務市場發展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 咸陽 休閑體育服務 市場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在基本物質層次需要滿足的基礎上,更關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求。國內不少學者也呼吁我國應視休閑體育服務業為體育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因為發展休閑體育服務業對于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加強休閑體育服務的研究刻不容緩,這也是休閑體育發展的需要。不僅可以拉動城市經濟的發展,而且可以促進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設,提升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一、休閑體育服務業的內涵和特點
休閑體育服務業應該是為實現體育自身價值和意義而進行開發、生產和提供體育健身與休閑娛樂勞務的行業。休閑體育服務業也具有自身的特點:(1)對勞動本身的依賴性。在休閑體育服務業,對勞動者本身的依賴主要表現在勞務人員和消費者兩個方面:消費者自己的技術、技巧和服務人員的服務質量、態度以及體育指導人員的指導能力都是這種依賴性的體現。(2)健身與休閑娛樂性。體育娛樂不像競技體育那樣對參加者技術要求過高,也不像一般的身體鍛煉那樣枯燥無味,體育娛樂融健身性、娛樂性、趣味性、教育性、審美性于一體,在健身中娛樂,在娛樂中健身,是人們促進身體健康、滿足身心享受的一種重要形式,所以說體育娛樂講究自娛自樂。(3)趨眾性。體育娛樂的趨眾性是指體育健身娛樂產品具有大眾的社會理想、民族習性以及他們的接受水平、期待視野、審美情趣的這一種屬性。這一屬性決定了體育健身娛樂產品要最大限度地趨向大眾、貼近大眾。
1.開發咸陽周邊市區休閑體育服務市場的現狀
咸陽周邊市區休閑體育服務市場的現狀與我國二十多年來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的發展有一定的差距,而人們對自己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況越來越關心,要求也越來越高。為適應人們健身娛樂需求的增長,體育市場化的速度也應進一步加快。咸陽市休閑體育服務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各類休閑體育經營場所增加幅度較小,經營項目也僅僅限于乒乓球、羽毛球、網球、到籃球、足球、從器材健身到桑拿。這些體育健身娛樂企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健身娛樂需求,同時企業也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這對促進休閑體育的開展與經濟建設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我們的調查也發現咸陽市休閑體育服務市場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咸陽周邊市區休閑體育服務近幾年發展比較慢,休閑體育服務市場還沒有成行,與其他大中城市相比,咸陽市休閑體育服務市場相對比較緩慢,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且各項目發展不平衡,完整的市場體系仍在形成之中。
2.分析咸陽周邊市區參加休閑健身人群的健身理念
(1)對全民健身活動的認識
通過調查居民中有89%的人認為全民健身很重要,他們認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防病,對身體有好處,全民健身可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人口素質,對國家對個人都很有意義.可見咸陽周邊市區居民對全民健身活動從思想上有較高的認識.
(2)對體育鍛煉與健康問題的認識
在調查中,有62%的人認為,體育鍛煉使自己提高了身體素質,增進了健康.在回答體育鍛煉的功能這一多項選擇的問題時,有16%的人認為體育鍛煉能調節情緒、改善心情,46%的人認為體育鍛煉使自己生活有規律,另有13%的人覺得體育鍛煉增加了朋友間的人際交往,6%的人認為體育鍛煉改善了自己的形象.居民普遍認為增進健康的因素首先是體育鍛煉,其次是飲食習慣,再次是心情愉快。
二、開發咸陽周邊市區休閑體育服務市場的對策
為了更好地繁榮咸陽市休閑體育服務市場,推動我市全民健身深入持久發展,我們提出以下發展對策:
1.加強媒體宣傳力度,強化市民的健身意識市民
市政府和市體委以及各經營場所應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雜志、板報、宣傳畫等多種媒體,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傳和教育,強化市民的健身意識,在市民中樹立起“花錢買健康”的觀念,指導市民正確地消費,使市民認識到體育健身娛樂不僅是一種消費,也是一種健康投資。引導人們積極參與到咸陽市假日休閑體育活動中去,促進西部體育的開發。
2.開發中檔的休閑健身服務市場
社會階層的區別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就是生活方式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往往體現在消費方式的不同。中間階層收入穩定,薪金豐厚,可以說是社會的支柱消費群體。他們的休閑消費取向也與這個群體的特征相吻合。因此,多開發經營一些專業性強、檔次居中的健身娛樂服務場所。
三、建議
1.針對不同消費群體,采用不同的休閑娛樂體育經營方式,充分考慮大眾的消費能力,創造一些薄利多銷的多元化休閑娛樂體育項目。開發休閑體育市場,轉變“花錢買健康”觀念的形成。
2.休閑體育娛樂經營者應采用會員預先嘗試、預約服務形式、會員卡等方式,使平時忙于工作的消費者盡可能擁有享受休閑的時間。
3.休閑體育娛樂經營者在制定價格時應考慮中老年消費群體的實際消費水平,保持適中的價位。
參考文獻:
[1]徐明魁:休閑體育市場開發的對策[J].中國市場 , 2006,(23)
[2]崔瑞雪:淺析休閑體育與經濟發展的建設性研究[J].集團經濟研究 , 2007,(03)
[3]張亞平:論休閑體育文化的可持續發展[J].商場現代化,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