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選取北京市1978年~2006年共19年的數據,包括地區GDP、消費額、公共投資額、私人投資額,利用計量回歸模型測算變量之間的關系,分析公共投資對地區經濟增長的作用,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奧運會對北京經濟增長的影響。
[關鍵詞] 政府投資 GDP 奧運會
引言
在目前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部門投資對于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本文試圖通過北京市政府公共投資并結合北京市GDP增長等數據,來分析公共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一、學界關于公共投資的概念和理論
關于公共投資的經濟效應,學術界一系列研究成果發現,公共資本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影響。拉特納(Ratner ,1983) 在總量生產函數框架下,利用美國1949年~1973年的年度數據,估計了公共設施對總產出的影響,發現產出關于公共資本(排除軍用設備和設施) 的產出彈性為0.06 。杜菲—第昂和伊伯茨(Duffy-Deon and Ebert s,1989) 利用28個標準都市統計區1980年~1984年的數據,使用兩階段最小二乘法估計,發現公共資本的產出彈性為0.08。
也有一些學者通過實證研究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包括公共投資在內的政府支出與經濟增長負相關。阿紹爾和格林伍德(Aschauer ,D.andGreenwood ,1985),以及巴羅(Barro ,R. J . ,1990) 等認為,政府支出可能具有負的增長效應,盡管政府支出會給家庭帶來積極效用,但政府支出需要通過增加稅收融資,私人投資減少,從而降低經濟增長速度。
本文對于公共投資的定義為:政府對于基礎設施及教育類投資。本文試圖在內生增長理論的框架下,結合北京奧運會分析政府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
二、數據與變量的選取
本文的樣本數據取自1978年~2006年的《北京統計年鑒》。
基于內生增長理論對宏觀經濟的分析,我們對生產函數取以下的回歸形式:
GDP=c(1)+c(2)*g+c(3)*consume+c(4)*ip+c(5)*ex+§i( 末項為隨機項)
這里GDP取按照支出法、當年價格計算的北京市國民生產總值,c(1)為常數項,g取當年公共投資額,consume為當年消費總額,ip為當年私人投資總額,ex為凈出口。
回歸得出的方程如下;
GDP=-7.740358+1.687615g+0.899183consume+1.040721ip+1.113798ex
方程調整后的擬合優度為0.999863,t檢驗及F檢驗均通過。可以看出:
公共投資對于GDP增長存在明顯的正向作用,其他條件不變,每增加1元公共投資,GDP會增長1.687615元。
三、對于GDP與公共投資的格蘭杰檢驗
通過回歸方程,我們可以簡單得知政府公共投資與經濟增長間存在正向變動的關系,接下來通過格蘭杰檢驗對這一因果關系是否存在進行判斷。
利用eviews軟件進行格蘭杰檢驗可以看出:
格蘭杰檢驗不能拒絕GDP不是政府公共投資成因的原假設,同時拒絕政府公共投資不是GDP成因的原假設,即一定程度上,政府公共投資導致了經濟增長。
四、北京奧運會政府投資對于北京地區經濟增長推動作用分析
根據公開資料,北京奧運會,北京市政府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總計1800億元人民幣。結合前文回歸方程:
GDP=-7.740358+1.687615g+0.899183consume+1.040721ip+1.113798ex
可測算出:政府投資每增長1元,對于GDP的推動作用將約合1.69元。將北京市政府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1800億元代入方程得出:北京市政府在奧運相關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將對GDP起到:1.6876*1800=3037.68億元的推動作用。
五、政策建議
通過前述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得出如下結論:公共投資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正向效應,但是目前我國公共投資也存在投資范圍和規模均不合理,投資效率低下問題。
我們未來在公共投資領域的改革方向應該有如下幾點:
1.合理確定公共投資的范圍,確保投向競爭性領域的公共資金逐漸減少,向基礎建設及科技教育,以及農業傾斜。
2.加強法規建設,增加公共投資的監管力度和投資的透明性。
參考文獻:
[1]劉 超 單宗嶺:財政資金的項目方向選擇[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1,(4)
[2]婁 洪:長期經濟增長中的公共投資政策[J].財經研究,2004,(3)
[3]歐陽昌朋:地方政府投資行為的宏觀分析[J].當代財經,2006,(1)
[4]劉卓 于長革:公共投資的經濟效應及最有規模分析[J].經濟科學,2006,(1)
[5]武普照 王耀輝:公共投資的經濟增長作用分析[J].山東社會科學,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