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化工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它消耗了大量資源,制造了大量污染物。為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關鍵詞] 化學工業 生態經濟 可持續發展 循環經濟
一、化學工業
化學工業涉及資源加工與能源轉化過程,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瘜W品不僅涉及人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而且是對人類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
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等呈現持續快速增長,發展模式日漸國際化。我國GDP的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快速發展的國民經濟,帶動了石油和化學工業等的快速發展,化工行業年增長率超過GDP的增長率。 我國的乙烯產量近年均增長率達10.9%。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同期原油加工能力年均增長8%,居世界第二位;同期合成纖維產量年均增長18.43%,居世界第一位;這些主要化工產品均位居世界前列。由此可見,化學化工科學及其所發展出來的技術都為社會發展和科學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并將繼續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
快速發展的今天,能源消費量約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25%?;どa中的廢氣、廢水排放量在全國工業行業廢水排放總量中居首位。
二、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是一種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經濟發展模式。它主要是通過對傳統行業的技術改造,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排放。發展循環經濟是推進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
加快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降低資源消耗、減少廢物排放和提高資源生產率為目標,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加強法制建設,完善政策機制,樹立生態文明觀念,逐步建立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政策支持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和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形成政府推動、企業實施、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
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在于降低資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國制定了多項法律,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約束企業污染環境的行為。1995年我國頒布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此法對我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2002年我國頒布了《清潔生產促進法》。目前我國已經在500多家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審計,建立了20個行業或地方的清潔生產中心。有上千家企業通過了ISO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幾百種產品獲得了環境標志。
中國石化、鋼鐵等企業重視對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注重環境保護,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為了最大程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資源經濟的良性循環,采取污染排放減量化和廢棄物充分利用等措施。
各國在發展循環經濟中的認識與實踐方式也有較大差異。據有關資料介紹,發達國家是在逐步解決了工業污染和部分生活型污染后,由后工業化或消費型社會結構引起的大量廢棄物需要“消化”而逐漸發展成為以“資源化、再利用”為主體的循環經濟。他們首先是從解決消費領域的廢棄物問題入手,向生產領域延伸,最終形成旨在改變“大量廢棄”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如:德國的循環經濟起源于“垃圾經濟”,并向生產領域的資源循環利用發展,其政府對再生能源企業提供抵稅和補助兩大優惠政策。
美國實行對電力增收附加費和對可再生能源補貼相結合的政策,政府帶頭鼓勵再生能源開發和使用。
日本對能源消耗標準作了嚴格的規定。
三、化學工業與循環經濟的關系
化學工業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原材料產業,也是資源密集型的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廢氣、廢水、廢渣排放量大,利用率不高,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污染環境。這些特點決定了化學工業是最有條件、最具潛力發展循環經濟的產業,也是迫切需要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產業。
化學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它的核心思想是從項目的設計、原料選擇、工藝過程、技術進步及生產管理等各個環節入手,把污染盡可能控制在生產過程中,使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最少化。最大限度的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和重復利用率。綜合重復有效的利用資源是降低污染物排放、降低成本、保護生態環境的綜合效益,是化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變資源消耗型為資源節約增漲的根本出路,走循環式企業發展的道路。
循環經濟就是要從源頭上嚴格控制污染物的產生和盡可能的少產生,并在中間過程加以治理再利用。對于那些無法再利用的廢棄物要作最后的無害化處理。是節約經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減少資源消耗量。也是生態經濟,就是在發展生產的同時,保護生態。
化工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它消耗了大量資源,制造了大量污染物。為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最少的三廢物排放,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的生態化工發展。
化學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節約經濟、生態經濟是分不開的。節約經濟、生態經濟促進化學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要實現化學工業的可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根本的出路在于發展循環經濟。
參考文獻:
[1]張 凱:循環經濟—理論研究與實踐.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4
[2]匡躍平:化學工業與循環經濟[J].石油化工技術經濟,2006,(2)
[3]王曉秋 孫雙林 李 瀅 馬永紅:循環經濟與石化產業[J]化工管理,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