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企業經濟信息虛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業會計監督弱化了。本文試就會計監督存在問題原因加以分析,并對如何進一步全方位加強企業會計監督進行探討。
[關鍵詞] 會計信息 會計監督 內部監督 外部監督
目前,我國出現很多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我國會計監督存在著嚴重的問題,要加強和完善會計監督職能。必須從加強法律體系建設、明確會計責任主體、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機制、培養高素質的會計人才等幾個方面著手。
一、會計監督不力的原因
1.我國會計監督法律約束機制不全,使得會計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監督職能,導致企業會計監督不力。主要表現為一些已出臺的法律法規的某些條款與現實要求存在很大距離,使會計監督難以落到實處。
2.企業管理體制不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失調。我國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體現在有的單位缺乏內部監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單位雖建立了相應的制度,但這些制度形同虛設,沒有得到有效執行,以致會計秩序混亂,詢私舞弊現象經常發生。
3.對會計監督認識不足。有的認為會計監督會給各項工作帶來不便,有的認為會計監督就是挑毛病,找麻煩。這樣給會計監督工作帶來很大的阻力,甚至使會計監督無法進行。
4.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職業道德觀念有待加強。會計監督包括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兩個部分。內部監督由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執行,但由于會計是企業負責人任用的,會計人員的任免、升遷、獎懲都是由企業負責人決定,這使得會計人員在各自的企業集體中不具備獨立地位,特別是其利益關系往往依附于本企業和本企業負責人。一方面會計人員作為企業的“內部人”與本企業利益具有一致性,對企業的所有會計業務進行全面監督,不可避免地要觸及到自己個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如果會計人員堅持原則制止違法違規行為,可能會遭到領導的刁難,甚至打擊報復。外部監管部門一般都不能幫助企業會計人員全面解決以上問題,從而削弱了會計人員堅持原則的積極性,致使有的企業根本就沒有內部監督和控制制度,有的雖建立了相應的制度,但這些制度形同虛設,根本無法得到有效執行。
二、完善會計監督的對策
1.加快法律體系建設,為會計監督的有效實施提供法律保障。會計監督的有效實施離不開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國家有關部門對會計制度中存在的遺漏或模糊的地方,應抓緊修補;對未出臺的具體會計準則應盡快出臺,力求財政法規和財會制度條塊分明、界限清晰、內容具體、規定明確和可操作性強,使各級財會人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消除企業負責人與會計人員之間密切的利益關系,提高會計人員的獨立地位。具體的方法是:對于有限責任公司,取消公司經理提請聘任或解聘公司財務負責人的權利,采用由公司董事會直接聘任或解聘公司財務負責人、并決定其報酬。這樣就使得會計人員在行使對企業的會計監督職能時,不必考慮與企業負責人之間是否存在利害關系,從而有效地防范企業負責人的違法行為。另外,企業董事會在聘任企業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時,還應當檢查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密切的利害關系,如果存在利害關系,則更換財務負責人的人選,這樣才可以保證在企業負責人和會計人員之間存在一種相互制約的關系,防止他們連手進行違規違法活動,從而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監督。
3.明確會計責任主體。在工作中,一些企業的負責人自認為是“一把手”,會計上的事情自己說了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按他的意愿辦事,出了問題則一推了之,或找個替罪羔羊,減輕自己的責任,這些都嚴重阻礙了會計監督工作的正常進行。因此,明確企業負責人的會計責任主體地位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的關鍵。作為企業負責人,他應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以此來加強企業負責人為企業會計行為的責任主體的地位,為會計人員明確行使會計監督職能提供保障。
4.培養高素質的會計人才。首先,可以通過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在會計隊伍中實施誠信工程、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系統等多種途徑來加強會計人員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的教育,在整個隊伍中營造一種人人講誠信的良好氛圍。其次,要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較強的綜合能力。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高,不僅可以消除因技術原因等造成的非違法性會計信息失真,而且使其作為會計信息的直接編制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自覺抵制來自各方面的誘惑和壓力,拒絕制造虛假會計信息。再次,要有較高的風險管理能力。會計人員在提供會計信息時,承擔著一定的風險,而且隨著知識經濟的飛速發展,會計人員面臨的經濟事項會越來越復雜,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在保持職業謹慎性和規范性的同時,能從整體的角度,用科學的分析方法,明確的理解能力和準確的判斷能力,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思路,使會計工作能夠有效地開展。
總之,企業會計監督是一項多部門配合、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只有找準原因,對癥下藥,變無法監督為依法監督,變無力監督為合力監督,變無心監督為齊心監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監督不力的問題,保障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羅增輝:強化會計監督的若干思考[J].財會月刊,2005年30期
[2]陸曉暉 王玉蓉:強化會計監督和審計監督的思考[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5年10期
[3]張曉燕:淺談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會計監督[J].現代企業,200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