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的寶寶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平時你是不是也喜歡抱著寶寶,親來親去,好吃的一起吃,好玩的一起玩呢?當心,親密也會出現小差錯。
寶寶出生6個月以后,媽媽給予他的免疫力消失,而寶寶的各種免疫能力要靠疫苗保護,或是自己通過感染而建立起來。在嬰幼兒時期,免疫能力低,寶寶很容易受傳染,父母們每天都與寶寶在一起,你知道嗎?與寶寶不當的親密接觸會讓寶寶受傷害!
1 和寶寶共用餐具
燕子媽媽直到35歲才好不容易有了個小寶寶,對小燕子好得含在嘴里怕化了。媽媽在吃飯的時候,總怕燕子吃得少,于是一會兒用自己的筷子給燕子夾塊雞蛋,一會兒夾塊肉的,媽媽覺得這樣寶寶吃得飽。
危險警報:口腔中生存著一些細菌、唾液中也可能含有某種病毒,如果共用餐具、口對口喂食物、親嘴,極可能把乙肝、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胃炎、齲鹵等傳染給寶寶。
乙肝
現在的寶寶
出生就會打乙肝免疫疫苗,但乙肝疫苗在人體內產生抗體是需要1個月或更長時間的。此時如果母親患有乙肝,就要注意嘍!因為唾液中也可能含有乙肝病毒。雖說少量病毒一般不致病,但嬰兒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無力排斥侵入體內的乙型肝炎病毒,從而可以形成乙型肝炎的持續感染,或成為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或成為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這種嬰兒長大后,患肝癌的可能性很大。
幽門螺旋桿菌病
幽門螺旋桿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微生物種類。它經口到達胃黏膜后定居感染,經數周或數月引發慢性、淺表性胃炎,數年或數十年后發展成為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等等。成年后甚至引發胃癌。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父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兒童受感染危險高。對5~7歲兒童的研究發現,母親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孩子受感染的危險增加4倍,父親感染者則加2倍。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多數情況下嬰幼兒期孩子與母親的親密接觸更多,極可能通過口感染。
專家建議:
1 正確地愛寶寶,絕對禁止口對口喂寶寶,也不要同吃一根冰棍、一個棒棒糖。
2 寶寶的餐具單獨用,不要媽媽一口寶寶一口地用一把勺子吃東西。如果怕寶寶吃不飽,可以單獨準備筷子、勺子為寶寶夾菜。
3 如果媽媽查出有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胃病,要及時治療,并且與家人分餐,直至痊愈。
2 離寶寶很近咳嗽、打噴嚏
纖纖是個惹人喜歡的小姑娘,爸爸可喜歡她了。晚上,經常爸爸抱著纖纖,在她的小房間里一起玩。但纖纖爸爸有個不好的習慣,特別愛打噴嚏,而且從不掩著鼻子,可想而知,纖纖房間的空氣中有多少爸爸呼吸道的飛沫在空氣中。
危險警報:咳嗽、打噴嚏時,呼吸道的飛沫飛到空氣中,如果患有呼吸道的傳染病,如結核、流行性感冒就極可能將病菌散布到空氣中,若是寶寶吸進有菌的空氣,很可能也患病。
流行性感冒
與普通受涼引起的感冒不一樣,這是一種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在冬春發病率高,可以引起大規模的傳播,它引起的感冒比普通感冒更為l嚴重,高燒、頭痛等癥狀更為明顯。
結核
雖說結核現在已經極少,但隨著人口流動增大,結核也被帶入都市。有些成人感染后能調動體內的免疫系統,自動痊愈,但對于小寶寶,一旦接觸危險可就大啦。生病后寶寶出現咳嗽、咳痰、嚴重的出現咯血、低熱、全身無力等。
專家建議:
1 寶寶的居室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
2 寶寶出生后即接種了卡介苗,以預防結核病,家長在寶寶3個月大時,要及時到規定的結核病防治所復查接種是否成功。
3 家人若是換呼吸道疾病,暫時不要與寶寶近距離接觸,更不能在Baby房咳嗽、打噴嚏。
4 在流感高發期不帶寶寶到人多的地方。
5 每年9、10月份進行流感疫苗接種。
3 首飾接觸寶寶皮膚
康康媽媽特別愛美,經常手上、耳朵上、胸前掛著飾品。媽媽更喜歡的是康康,每天到家后,媽媽就抱著康康,這里玩,那里玩,可開心呢!胸前的飾品也成了康康喜愛的玩具。
危險警報:首飾中所含有的一些金屬,如鎳、鉻等會引起過敏反應。寶寶皮膚嬌嫩,容易引發過敏。
過敏性皮炎
過敏體質的寶寶皮膚接觸到首飾后,在首飾與皮膚接觸的部位,如手指、臉等處開始起小丘疹、長水皰,并且全身奇癢難受,也有的人會出現全身過敏反應。
專家建議:
1 如果媽媽喜歡戴首飾,要盡量選擇純金純銀的珠寶玉石首飾,這些首飾通常較少引起過敏,而一些仿真裝飾性首飾或是經過化學處理的玉佩則容易造成過敏反應,因此媽媽經理避免佩戴鍍金、鍍銀、鍍鉻、鍍鎳及假玉等容易引發皮炎的首飾。
2 當媽媽抱寶寶時,手上、胸前的手飾最好摘掉,以防傷害寶寶。而且不要讓寶寶拿首飾當玩具玩。
3 夏季愛出汗,當出汗后,寶寶的皮膚接觸首飾,很可能會出現皮疹,所以當寶寶皮膚起小疹子,要想想是不是接觸了什么引起過敏的東西,從而幫助醫生做出診斷。
4 和寶寶共同洗浴
朵朵媽媽喜歡泡浴,經常為了省事,當泡浴的時間差不多時,媽媽就讓阿姨把朵朵抱過來,兩人起洗,媽媽覺得這樣可以帶著朵朵在水中玩一會兒,不用再單獨給朵朵洗了。
危險警報:陰道炎是媽媽們的常見疾病,即使不發病,也有可能是健康的帶菌者,據統計10%~20%的健康女性陰道內帶有白色念珠菌。如果共同洗澡,洗澡水中可能含有易致陰道炎的滴蟲,念珠菌,當寶寶的抵抗力低下是,很可能傳染給寶寶。
滴蟲性陰道炎
滴蟲性陰道炎是由陰道毛滴蟲引起,浴池、浴盆、游泳池等都能造成傳播。生病后感到外陰瘙癢、紅腫、有分泌物,有時有尿頻、尿痛癥狀。
霉菌性陰道炎
霉菌性陰道炎是由于霉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癥狀是感到陰道瘙癢,內褲上有分泌物,外陰紅腫。陰道炎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容易引起上行感染,導致盆腔炎、附件炎等。
專家建議:
1 家人嚴禁帶寶寶到公共場所泡浴,如果去的話,可給寶寶單獨帶個浴盆,使用干凈的水,讓寶寶單獨洗浴。
2 在家時,要使用寶寶專門的浴盆,不可以讓寶寶使用家人都使用的浴缸。
3 如果發現寶寶外陰紅腫或是內褲上有黃色痕跡,要細心觀察,及時帶寶寶去檢查。
5 太頻繁親吻寶寶
爸爸愛淘淘,看著越來越可愛的兒子,看著兒子細嫩的小臉蛋,爸爸總是情不自禁地親吻寶寶,有時候胡子沒刮,扎得寶寶直叫,但爸爸覺得這樣很有趣。
危險警報:由于寶寶各個器官發育不成熟,其免疫力、抗病力比較低,大人親吻他時,可能把自己臉上、胡子上、口腔里帶有的病毒,傳給寶寶,使寶寶染病上身。
感冒
感冒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其實在感冒發生前,病毒就開始活躍,可能這時你還沒有太多癥狀,但病毒足以讓抵抗力不強的寶寶發病,與你同時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的癥狀。
皰疹性性口炎
皰疹性口炎也稱單純性皰疹,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傳染性口腔黏膜的發皰性病變,正常人的身上也可能攜帶這種病毒,親吻的寶寶后,可能將病毒傳給寶寶,寶寶出現口腔黏膜、咽喉、角膜、生殖器及口周皮膚上出現皰疹性損害。單獨發生在口周皮膚者稱唇皰疹。皰疹呈散在或成簇,破潰后成淺在性潰瘍,易反復發病。
專家建議:
1 不要親吻新生兒,新生兒的抵抗力非常差,抵擋不住病毒的傷害。
2 不要隨意親吻寶寶,尤其是親吻寶寶的小嘴兒。
3 爸爸的胡子上粘著很多細菌、病毒,因此要天天刮,而且不要以為好玩而扎寶寶的小臉。
4 媽媽的臉上涂了化妝品后,不要親寶寶的小臉,以免在親密接觸時,寶寶吃下媽媽臉上的化妝品。
6 和大人同床睡覺
媽媽生下亮亮后,一直是母乳喂養,為了方便,她一直和寶寶同床睡覺,她喜歡寶寶吃飽后,躺在那里酣睡的樣子,媽媽撫摸著寶寶如緞子般光滑的脊背,一會兒也進八了夢鄉。
危險警報:同床睡覺對寶寶危害很大,可能造成寶寶窒息,也可能會影響寶寶智力發育。
窒息
新生兒與父母同睡,因父母還沒習慣有個小寶寶,如果因為勞累睡熟,有可能將手和被褥捂住寶寶口鼻,導致窒息甚至死亡等不幸事故發生。
大腦發育不良
父母與寶寶同床睡眠也存在不少弊端。例如夜間同呼吸、共吸氧,成人的肺活量要比寶寶大得多,大量的氧氣被大人奪去;相反,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等廢氣卻被寶寶回收了,寶寶可能整夜處于供氧不足、二氧化碳彌留的小環境里,使腦組織的新陳代謝受到影響,對發育極為不利。
專家建議:
1 如果在同一張床上睡,媽媽要與寶寶保持半米的距離,并且盡量少面對著寶寶睡。
2 媽媽也可以讓寶寶單獨睡在可以靈活搬動的小床上。媽媽睡覺時,把小床搬到大床的一邊,以便夜里照顧寶寶。
PP溫馨提示
1 當懷上小寶寶后,全家人最好檢查一下身體,如果有傳染性的疾病,要知道如何保護寶寶
2 如果寶寶是由保姆來帶,保姆的健康非常重要
一定要體檢合格才能帶寶寶
3 寶寶的洗漱用品 餐具要專用,防止成人將病傳染寶寶,因為有些病菌在成人身上并不發病,但寶寶抵抗力差,任寶寶身上可能就會致病。
編輯 蘇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