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兩個月了,臉上起了一顆顆痘痘,好像粉刺一樣,里面有硬硬的東西,脫落后臉上好像有小洞洞,幾天都沒合起來。難道小寶寶也會長青春痘嗎?”
不一般的“痘痘”
痤瘡,俗稱“青春痘”、“粉刺”,是青少年常見的皮膚病。但在新生寶寶中發生青春痘的情況也并非罕見哦。小寶寶面部皮膚極嬌嫩,出現“痘痘”后如果清潔不當或媽媽隨意為寶寶擠壓,導致皮膚感染化膿,破潰,愈后便容易形成一個個疤痕疙瘩,或成為凹陷的小坑,影響寶寶的容貌,甚至造成終身遺憾。因此,寶寶臉上長有青春痘時,媽媽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小“痘痘”的生長偏好
嬰兒時期的痤瘡大多發生于寶寶出生后半個月至3個月,醫學上稱為嬰兒痤瘡。患兒絕大多數為男孩。皮損一般僅局限于面部,多見于面頰及額、頦部、不累及胸背。損害主要為黑頭粉刺,可有丘疹或膿皰,而囊腫和結節少見。一般來說,隨著寶寶逐漸長大,當其體內的雄激素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時,痤瘡自然會有所減少乃至消失,且不會留下任何疤痕。因此,新生兒痤瘡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除非出現感染或痤瘡長久不退時,才考慮用藥),大約一個月后它們就會消退。

小寶寶為何也會長“痘痘”?
目前醫學界認為,青春痘由雄性激素、毛囊內正常菌群,以及遺傳因素等多種原因造成。如果小寶寶在未出生前從母體內獲得雄性激素過多,出生后就會促使皮脂腺分泌旺盛,而寶寶的面部又是皮脂腺發達的部位,分泌過多的皮脂會瘀積在毛囊內,致使皮膚隆起一個個小丘疹,一般在面頰及額部長有十幾或幾十顆。因皮脂排出受阻,它與毛囊壁脫落的細胞及微生物混合在一起,堆積在毛囊口而成為黃白小點,遇空氣氧化后可變黑,成為黑頭粉刺。毛囊內的痤瘡丙酸桿菌乘機大量繁殖,會引起炎癥。如果炎癥較重,毛囊周圍形成大小不等的硬結節,皮膚微紅,并有癢痛等癥狀。如忽視治療,或用手去擠壓寶寶面部皮疹,極易繼發細菌感染,引起化膿,使病情加重,形成結節、囊腫,甚至疤痕。
“痘痘”的特別護理建議
1 防止擠捏、抓撓。爸爸媽媽當發現寶寶面部長有痤瘡時,千萬不可用手去擠捏;并且要記得及時為寶寶修剪指甲。
2 認真做好寶寶皮膚的清潔衛生工作,時刻保持其皮膚的干爽潔凈。每天應以溫度適宜的清水給寶寶洗臉,但避免用過熱或過冷的水刺激其皮膚;洗臉時用的毛巾要選擇柔軟、舒適的純棉料,并注意保持毛巾的清潔衛生,定時用熱水浸泡或在太陽下晾曬,以消毒殺菌,要選用溫和純正的嬰兒專用沐浴液或香皂洗臉,以去除寶寶面部過多的油脂。
3 多讓寶寶喝白開水,不喂糖水或其他飲料,主演寶寶大便通暢,防止便秘。
4 喂食母乳的媽媽要注意膳食平衡,少吃糖果及甜食,不吃高脂肪及辛辣食物,多吃些新鮮蔬菜及水果,這樣有利于乳汁的潔凈,寶寶吃了這樣的乳汁,有利康復。
5 謹慎治療。新生兒痤瘡有自愈傾向,所以家長不要過于心急而自作主張地用藥,特別是不要用皮脂激素類藥物(如皮炎平、膚輕松等)涂抹患處,以免造成寶寶皮膚毛細血管擴張或毛囊炎等不良后果。如果感染嚴重,應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合理應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
編輯 馬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