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喜愛的食品中隱藏著各種各樣的添加劑,以改善其色澤,口感,味道及延長保質期等等。其結果是吃起來香甜可口,看起來色澤誘人,讓人馬上就有購買的欲望。不過,給寶寶吃的食物,媽媽還是要清楚里面的成分到底是什么。
食品添加劑好不好?
食品添加劑按其來源分為天然和人工合成兩類。天然的來自動物、植物組織或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人工合成的則是通過化學手段使元素和化合物產生一系列化學反應而制成。

食品添加劑當中有些來自于天然食品原料或發酵產品,例如大豆磷脂、木糖醇等,人們已經習慣于食用這些原料,各國對它們的使用管建較為寬松,但它們的成本往往較高,性質也不能適應所有食物的需要;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劑的品種更多,其價格低廉,使用效果好,但人們往往會擔心其毒性,其毒性要經過嚴格的實驗和審查,使用范圍和用量也受到嚴格的控制。在我們食用的食品中,很多加工食品加入了食品添加劑,這樣才能讓食品達到長期保存的目標,而且做到色、香、味俱佳。新鮮天然食品幾乎不用它們。
為何要加添加劑?
1 改進食品風味,提高感官性能引起食欲。例如松脆的餅干中加入了膨發劑,其中含有好幾種食品添加劑,包括碳酸氫鈉、明礬、磷酸鹽類等。
2 防止腐敗變質,確保食用者的安全與健康,減少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現象。在很多情況下,不加防腐劑的加工食品的安全品質是令人擔心的。例如,果凍是一種水分較高的食品,包裝和保存條件也做不到充分抑制細菌繁殖的要求。在氣溫較高的環境里,它會比較容易變質。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加防腐劑就會導致食品安全危險增大。
3 滿足生產工藝的需要。例如制作豆腐必須使用凝固劑,我國自古使用的石膏(硫酸鈣)就是一種凝固劑。
添加劑對寶寶有影響
1 食品添加劑并不是人體所需的有益成分,大部分要經過人體的代謝降解或排出體外,因此會給人體帶來負擔。其中部分添加劑還會妨礙營養成分的吸收,比如磷酸鹽類妨礙鈣、鐵、鋅等元素的吸收,一些合成色素也有類似作用。
2 嬰幼兒的免疫系統發育尚不成熟,肝臟的解毒能力較弱,容易對食品中的添加劑產生不良反應。食品中過量的添加劑不僅加劇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而且影響兒童神經系統的信號傳導,導致兒童好動、情緒不穩定、自制力差等癥狀。
常用添加劑亮相
最常使用食品添加劑有防腐荊、著色劑、甜味劑、酸味劑、香料、漂白劑等。
各種甜飲料、蛋糕、餅干、糖果、甜點、蜜餞、棗糕、香腸、加工肉制品、方便西、膨化食品、甜味速沖粉糊等,這些往往是含有多種食品添加劑的食品。
防腐劑
最常見的品種有苯甲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鉀鹽)。苯甲酸、山梨酸等由于代謝過程參與體內現有的代謝渠道,故毒性很低。其主要是抑菌防腐作用,讓食物的保質期更長。
主要食品:水果蔬菜加工品、調味品、各種熟食、方便食品
PP溫馨提示:媽媽可不要犯懶,平時少食用熟食制品,多采用自己加工的方式。用新鮮水果代替果凍果脯蜜餞類食品。
甜味劑
甜味劑是賦予食品甜味的添加劑,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合成甜味劑兩類。
人工含成甜味劑:主要是一些具有甜味的化學物質,甜度一般比蔗糖高數十倍至數百倍,但不具任何營養價值。人工甜味劑種類很多,但近年來陸續發現一些人工甜味劑對人有潛在性危害而被禁用。我國批準使用的人工甜味劑有糖精鈉、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天門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安賽蜜。
天然甜味劑:天然甜味劑有較大生產規模的是糖醇類,目前在食品工業中大規模使用的主要是木糖醇,其甜度與蔗糖相當。甘草不僅是我國最常用的一種藥物,同時也是民間傳統生產的香料和干果類所廣泛使用的一種天然甜味劑,其甜味成分是甘草甙,生產使用其鈉鹽,甜度為蔗糖的200倍。我國批準使用的天然甜味劑還有麥芽糖醇、D-山梨酸糖醇、帕拉金糖(異麥芽酮糖)。
主要食品:各種糕點、甜食、蜜餞、甜味飲料、糖果等
PP溫馨提示:寶寶喜歡甜食是正常的,但媽媽最好給寶寶多吃天然有甜味的食物,如蘋果、香蕉、西瓜等。在添加輔食時盡量保持食物原味,不放糖或少放糖。
著色劑
著色劑也稱色素,是一類本身有色澤的物質,能使食品著色以改善食品感官性質,增進食欲。著色劑按其來源分為天然和人工合成兩類。
天然著色劑:主要來自動、植物組織或微生物代謝產物。天然色素多數比較安全,有些還有一定營養價值,但個別的也具有毒性,如藤黃有劇毒不能用于食品。天然色素由于色澤不夠穩定、價格較貴,所以用量較小。
人工合成色素:人工合成色素是從煤焦油中制取,所以又稱煤焦油色素或苯胺色素。這類著色劑多屬偶氮化合物,在體內進行生物轉化可形成芳香胺,后者在體內經N-羥化和酯化可變成易與大分子親核中心結合的終致癌物,而有致癌性。人工合成色素在合成過程中可因原料不純受到鉛、砷等有害物的污染。近年來由于對人工合成色素的研究中發現有些色素具有致癌作用,所以不少國家將其從允許使用的名單中刪去,現在我國批準使用莧菜紅、胭脂紅、赤蘚紅、新紅、檸檬黃、日落黃、靛藍及亮藍8種。
主要食品:各種糖果、飲料、熟肉類、餅干、糕點、水果制品
PP溫馨提示:媽媽盡量少給寶寶買顏色濃艷夸張的食品,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存在濫用著色劑的現象。
酸味劑
酸味劑是加入食品中增加食品酸味的添加劑,常用的酸味劑有檸檬酸、乳酸、酒石酸、蘋果酸、偏酒石酸、磷酸、醋酸等,因均能參加體內代謝,所以一般不限用量。但應注意這些酸的純度,要求其中砷含量不能超過1.4mg/kg。
主要食品:各種酸味飲料
pp溫馨提示:寶寶不要長期喝酸味飲料,飲料不能代替白開水。如果喜歡喝酸味的,媽媽可用橙子榨汁給寶寶喝。
香料
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為了改善或加強食品的香氣、香味,有時需要加入少量的香料。香料按其來源不同分為天然香料和人造香料兩大類。
天然香料:多含有復雜成分,它包括動物性香料如麝香等,植物性香料如茴香等。食品生產中主要是植物性香料。
人造香料:包括單離香料及合成香料,單離香料是從天然香料中分離出的單體香料化合物。合成香料是以石油化工產品、煤焦油產品等為原料制成的單體香料化合物。多種香料調配的產品即為香精。
主要食品:各種糕點、餅干、糖果、蜜餞、水果制品、甜飲料、膨化食品、方便食品、調味品、爆米花等。
PP溫馨提示:天然食品并無特濃的香氣,如果食品特別的濃香,可能是香料添加過量的問題,媽媽盡量給寶寶買原味粗加工的食物,如煮玉米、烤紅薯等。
漂白劑
漂白劑在食品加工中應用甚廣,種類有氧化漂白及還原漂白兩類,前者如雙氧水,后者包括亞硫酸鹽類等。
氧化漂白劑用來掩蓋肉類、海產的腐敗變質外觀。可使食品的營養成分遭到氧化破壞。
主要食品:水產品、牛百葉、銀耳、面制品、豆制品、粉絲粉皮等淀粉制品、各種水果干制品、各種蔬菜干制品等等。
PP溫馨提示:媽媽要學會辨別。食品的外表異乎尋常地光亮和雪白,可能會有問題。例如本來偏黃色的牛百葉,變得很白凈;又如竹筍、銀耳、粉絲、腐竹、米粉、海蜇等的外表過于雪白透亮,應慎重購買。
Pp溫馨提示
1 看標簽
食物的主要成分都寫在外包裝上(配料表)。媽媽在購買前看一看,有多種人工合成的添加劑或者是咖啡因就不適合寶寶食用。
2 嬰幼兒不能長期食用加工食品
因為嬰幼兒正處在生長發育期,肝臟的解毒功能也弱,不能將某些物質代謝掉,因此不能長期飲用、食用過多加工食品。很多甜味食品并不是為嬰幼兒生產的,而是青少年和成人的休閑食品。2歲以前的嬰幼兒最好少吃加工食品。遠離食品添加劑。
3 飲用、食用正規廠家的產品
正規廠家的飲料、食品應該說是比較安全的,小作坊生產的產品購買要謹慎,因為可能添加劑超標。
4 在大型超市購買食品
大型超市管理相對嚴格,進貨渠道正規,有國家相關部門定期抽查,因此大多能保證食品質量。
5 給寶寶吃新鮮自制食物
如果包裝上的食品添加劑是國家允許使用的,應該說是比較安全的,寶寶偶爾食用并不用驚慌。然而,2歲以下的寶寶要盡量少吃。給寶寶吃自制的新鮮的、天然的食物,才是真正對寶寶負責的表現。
編輯 蘇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