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別小瞧寶寶的大小便,其實大小便的訓練也能夠影響寶寶個性發展,到底媽媽應該怎樣訓練寶寶的大小便控制呢?訓練寶寶大小便,培養寶寶便便規律
在寶寶表現出能夠控制大小便,并能意識到自己的大小便時,這并不等于他就能夠自我控制了,這時你也不必擔心,幫助不同年齡的寶寶認識到自己的身體需要的過程都是一樣的。
訓練寶寶獨自坐盆排便
寶寶獨自坐盆排便,是訓練控制力的第一步,媽媽可以從寶寶會獨自坐穩以后的八九個月時開始訓練。起初每次坐2~3分鐘,1歲以后逐步延長到5~10分鐘。如果不能順利排便,可過一會兒再坐盆,切忌強迫寶寶長時間坐在便盆上。培養寶寶定時大便,一般說來以早上為好,這樣可以使大人寶寶一天都輕松愉快;如果在臨睡前大便,也可以使寶寶夜間睡眠深沉踏實。應該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進行訓練,不必強迫。
訓練寶寶晚上控制大小便
晚上控制小便是最難的一件事,讓兩歲半的寶寶一連四、五個小時不撒尿是非常不可能的。晚上不尿床的信號是寶寶半夜總是醒來,但沒有尿濕尿布。如果寶寶這樣,取下尿布,讓寶寶坐便盆,鼓勵寶寶小便后再上床入睡。把便盆放在寶寶的床邊,并告訴寶寶可以在必要時使用它。夜里給寶寶留一個夜燈,讓寶寶做事能夠看清楚,也便于你給寶寶幫忙。寶寶能自己使用便盆,而不用大人幫助,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一定要給予寶寶表揚,這會給寶寶很大的自信心。寶寶一定會有意外尿床的情況,所以不要大驚小怪,媽媽可以通過下面的辦法使意外減到最小的程度:
●在超市或嬰幼兒用品店可以買到嬰兒專用的隔尿墊,把隔尿墊放到寶寶身下;
●可以給寶寶穿上訓練褲,一旦寶寶尿床的話,不至于把床單弄濕;
●媽媽耐心、細心地觀察寶寶的排尿時間和規律,逐漸會在寶寶要排尿前叫醒他坐盆,慢慢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夜里就不再尿床了。
讓寶寶學習并習慣上廁所
在寶寶白天能使用便盆后,可以向寶寶介紹上廁所的概念。使用專門設計的、可以坐在坐便內口的座位,這樣用起來方便,可以給寶寶一種安全感。寶寶坐在上面必須舒適,如果寶寶還感到不放心,可以讓寶寶抓住坐便的下緣,并和寶寶果在一起。你也可以在坐便前面放一級臺階或一個盒子,方便寶寶上下。教給男寶寶如何站在便盆前,告訴寶寶一定要對準便盆后,再撒尿。你也可以在尿盆里放一小塊紙,讓寶寶對準紙撒尿。
有的寶寶的自理能力非常好,大多數的事情都能自己做。如果遇上這樣的寶寶,你應該尊重寶寶的愿望。但是一定要教給寶寶如何擦屁股,特別是要教會小女孩,一定要明白從前向后擦,以防細菌從肛門擴散到陰道。
在愉快的氛圍中訓練寶寶便便
不管訓練寶寶自主排便的時間,是早是晚,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對寶寶進行大小便訓練時的訓練方式、要求引起寶寶的反應及親子互動的性質。這些將對寶寶的性格起到很深刻的影響。不管怎樣只要這個過程是輕松愉快的,沒有明顯沖突,就不會對寶寶造成消極影響。
如果你對寶寶的大小便訓練過早過嚴,在寶寶的生理機能還沒有達到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肌肉活動是,就嚴格要求寶寶控制自己的大小便,這種注定的失敗可能使寶寶形成羞恥、潔癖、過分注意條理和細節、固執等特點。如果在訓練中,寶寶通過過度的排泄來對抗大小便訓練,也會導致他形成浪費、無條理、放肆、邋遢等特點。
把握寶寶排便的規律如果寶寶能很好地配合你把便,自然是件好事,省去了你洗尿布、換褲子等諸多麻煩。而寶寶能否配合把便,還取決于你的水平。你可以通過觀察來了解寶寶的排便規律,如他每天的大便時間往往比較固定,而且在便前會有表示,如發呆等。而小便,因吃奶和吃固體食物后尿尿的頻率和次數都不一樣,你需要多觀察,總結經驗,逐漸了解寶寶的自然排便規律,按需把便,這樣寶寶就容易配合了,把便過程和諧而愉快。如果你常常在寶寶有便意時未能覺察到而不把便,或者在他沒便意時把便,都會造成在以后把便時寶寶的不配合或反抗。
不應與寶寶激烈沖突給寶寶把便盡量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如果寶寶正在哭鬧,或因餓了、困了、心情不佳時,不要強行把尿。有些寶寶一把尿時就“打挺”,滿臉不高興,但一放到床上,立刻尿尿。這就是寶寶對此的一種反抗。可能是你平時對寶寶的大小便過于關注或要求過嚴了。這時,不要強迫寶寶一定尿出來才把他放下,更不要嚴厲地說一些威脅的話。這種激烈的對抗會使寶寶形成固執、反抗的個性特點,即使他在你的嚴格訓練下妥協了,也會因此形成拘謹、過分注意條理和細節等個性特點。
不斥責寶寶的“事故”大小便寶寶到了2歲以后,大小便的意識增強了,這時對大小便的訓練也要隨之加強。很多時候,寶寶能在你的提示下自己蹲便盆,但這種能力畢竟剛剛發展,他還沒有足夠成熟的表達能力和行為控制能力,因此尿濕褲子、把大便弄在身上及夜里尿床的事件在所難免。對這些頭痛的“事故”大小便,你應有寬容的態度。寶寶畢竟還小,他不是故意制造麻煩,請不要嚴厲地斥責他,更不要懲罰他。斥責和懲罰會增加他對你的恐懼,造成親子間的隔閡。
訓練寶寶大小便選好最佳時機
讓寶寶學會控制大小便。看似一件小事,但每個孩子的發育進度并不相同,父母如果操之過急,會給孩子心理和生理的正常成熟帶來不利因素,影響訓練成功。
訓練時間的不同結果不同訓練寶寶排便的時間,各國是不同的,在美國,對寶寶的大小便訓練并不像我國這么早,很多幼兒園寶寶還戴著尿布。而我國通常在寶寶3個月時就開始“把”大小便。
研究發現,許多在18個月以前便開始接受訓練的寶寶,直到4足歲后才學會自己大小便;相反,那些在2周歲開始訓練的,到3足歲時幾乎都能自己上衛生間了。那到底什么時候才是訓練寶寶大小便的最佳時機呢?
訓練寶寶大小便最佳時機 訓練寶寶大小便的最佳時機,需要通過媽媽的細心觀察來確定。首先,要確認寶寶已處在所謂的“膀胱準備”階段,也就是說,一次排出的尿量比較多,尿后可保持尿布數小時不濕。另外,還有一些明顯的跡象(一般出現在1歲~2歲半的寶寶中)也可以說明寶寶已能接受訓練了:
●開始自主行走了,并喜歡坐下(這就表明寶寶具備坐便器的基礎);
●寶寶可以拉起自己的褲子,并能自己脫褲子了;
●寶寶開始模仿爸爸媽媽的動作了,顯示出對控制大小便的極大好奇,有時候還會跟隨爸爸媽媽進到衛生間等;
●開始注意,自己尿布里解尿屙屎了,并對爸爸媽媽有所表示;
●寶寶拿起東西后,不用了之后會自動將東西放回原處(這顯示出,爸爸媽媽能教會寶寶大小便到應該去的“去處”了);
●寶寶顯示出獨立意識,會說“不”。
訓練寶寶大小便不佳時機有些情況并不適宜訓練寶寶大小便,比如:寶寶生病;發生遷居等重大生活事件。此外,父母也不要迫于外界壓力而強制寶寶接受訓練,如果父母對寶寶未能擺脫尿布感到焦慮的話,這種情緒也會影響寶寶,有時還會引起括約肌功能失調以及便秘而妨礙訓練正常進行。如果寶寶不配合,必須要等待數月后才做再一次試驗。
●寶寶坐下來后若便不出來,你可以打開水籠頭,這對于寶寶來說,與成年人一樣都很有效。
●如果你能給孩子的每個進步都標出小(紅)星,也一定要在白天里不尿褲子時,發給寶寶一個。
●如果洗澡間里有便盆,你可以和寶寶一起上廁所。
●讓寶寶盡早和你一起上廁所,這樣可以向你學習,如果帶上玩具效果更好。
●用堅決而又同情的態度告訴寶寶,出現意外不必擔心。
●在寶寶需要前準備好便盆、你可以提前向寶寶解釋為什么準備便盆,并告訴寶寶等他長大以后,就可以使用、這會給寶寶很高的積極性以刺激他盡快嘗試坐便盆。
●寶寶和你在一起的時候,不要沖廁所,很多寶寶害怕這樣的水聲,或者寶寶害怕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將會丟失。
編輯 劉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