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新媽媽都知道,母乳喂養對提高寶寶的免疫能力、幫助寶寶的健康成長是很有好處的。但由于新媽媽的飲食結構、身體狀況、精神狀態的差異,不同媽媽的乳汁給寶寶的營養是不一樣的,甚至有些母乳是絕對不能喂養寶寶的,媽媽奶,問題還真是多呢!
難題一:奶水不足的媽媽
對寶寶的影響:寶寶因吃不飽奶水不滿足而產生哭鬧、情緒不穩定,長期奶水不足,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
情況1:喂養時間短
寶寶喝奶的時間和新媽媽產生奶水的多少是成正比的,最常見的奶水不足的原因是寶寶的吸吮時間不夠,新媽媽應保證足夠的時間來喂養寶寶。
怎么辦
新媽媽應該習慣勤于喂奶,新媽媽應每2~3小時喂寶寶1次,但仍需配合寶寶的需求來喂。寶寶只要餓了就喂,喂得越多,奶水分泌得就越多;至于寶寶吃的奶是否足夠的問題,可以檢查寶寶的尿片,只要一天至少換6~7片的話,就表示寶寶吸吮的奶水量足夠了。

情況2 過早添加配方奶
由于寶寶已經吃了其他食物,并不感覺饑餓,便自動減少吸奶的時間,如此一來,乳汁便會自動調節,減少產量。
怎么辦
盡量不用配方奶粉補充,吃嬰兒配方奶粉會讓寶寶缺乏饑餓感,從而減少吮吸母乳的機會。新媽媽自身若無特殊狀況發生,如乳腺炎、發燒、乳頭破裂等狀況,應盡量讓寶寶吃母乳。
情況3:寶寶快速增長期
大約二至三周、六周、以及三個月左右,是寶寶快速的生長階段,此時,寶寶會頻頻要求吸奶,這可說是寶寶本能的在增加新媽媽的奶水產量,若在此時添加其他食物,新媽媽的奶水增加就跟不上寶寶的需要了。
怎么辦
一點點的牛奶、果汁來喂嬰兒都會干擾母乳的產生。這些添加物填飽了嬰兒,使他隔更長的時間再吃奶,這樣減少了他吸吮母乳,也就減少了母乳的產生。在寶寶可以用母乳喂飽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添加物。
情況4 姿勢不正確
給寶寶喂奶的時候,新媽媽往往無法掌握要領,有的新媽媽喜歡每次只喂一邊的奶,有的新媽媽還把寶寶的頭部轉過來面對自己的身體,這些喂奶的姿勢都是不正確的,不正確的姿勢讓寶寶在吸吮的時候不能完全含住乳頭,會影響新媽媽奶水的產量。
怎么辦
1 如果要增加奶水供應,兩邊都要喂,因為一次喂一邊的情形下,寶寶吃的量少,乳房被少吸受的刺激也少,供應量便無法增加了。
2 應把寶寶整個身體面向新媽媽的身體,不應該是轉過來面向新媽媽的乳房。
3 為了使吸吮正確,新媽媽把乳房靠近寶寶之前,應先把寶寶的嘴張得夠大,并讓寶寶含住大部分的乳頭。
溫馨貼士
如何使新媽媽奶水充足
1 堅持母乳喂養,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通過寶寶的吸吮來刺激體內催乳素及泌乳素的產生,促進乳汁的分泌。也可用擠奶的方法來促進母乳的分泌。
2 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精神愉快。
3 在飲食中保證有充足的營養和水分,可以通過某些食物來促使母親更好的下奶。如鮮鯽魚湯、豬蹄湯、墨魚燉雞湯、牛奶、豆漿等,吃這些食物的效果要比注射催奶藥物好,而且沒有副作用。
4
必要時可以咨詢醫師嘗試中藥方劑催乳。
難題二:澳抗陽性的媽媽
對寶寶的影響:澳抗陽性的媽媽就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乙肝病毒會通過母嬰傳播給寶寶。
情況說明:
母嬰傳播是乙肝病毒傳播的途徑之一。調查表明,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中,60%~80%系母嬰傳播,而我國每年分娩的2000萬新媽媽中,約有200萬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怎么辦
母嬰傳播是先天的,只要在寶寶出生2小時之內接種了“乙肝疫苗”就可以基本阻斷傳染。新媽媽在孕前和哺乳前一定要進行全面的體檢,乙肝病毒陽性、E抗源陽性、DNA滴度高的媽媽不適合進行哺乳。澳抗陽性的媽媽一定要做好乳房的護理,以減少哺乳時感染的機會。
沒感染乙肝病毒的準媽媽和單純澳抗陽性的準媽媽(其它項正常)都可以懷孕,而大三陽的準媽媽則需要到專科醫院進行檢查,懷孕最好在咨詢醫生后按要求進行。
難題三:上班族媽媽
對寶寶的影響:由于得不到及時喂養、或新媽媽奶水質量下降,會影響寶寶的發育。
情況1:營養缺失
很多上班族的新媽媽的產假只有短短的3個月,而在新媽媽開始工作后很長一段時間寶寶還都處在需要新媽媽的哺乳期,但是新媽媽由于工作的壓力加大,同時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補充營養,可能造成營養缺失,造成奶水質量下降。影響寶寶的發育。
怎么辦
媽媽平日應該多注意營養,不宜過度減輕體重,以免影響乳汁的分泌;最好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進食適量的液體,并注意營養是否均衡。
情況2 擠乳器性能差
有時媽媽已經恢復上班,便用擠乳器擠出母乳喂食寶寶,沒想到卻越擠越少,這是擠乳器出問題了!
怎么辦
市面上的擠乳器質量良莠不齊,在選購時要注意質量。如果發現擠出來奶水開始減少。此時請先檢查人工擠乳器是否損壞。同時由于大多數人工擠乳器,并不像寶寶的嘴那般具有增加母乳產墨的能力,因此在擠的時候千萬保持耐心慢慢來。
《母子健康》推薦一種新安怡手動擠乳器效果很好。使用擠乳器時,步驟基本是收和放:按下手柄的同時吸力牽引乳頭拉伸乳腺,乳汁被擠入奶瓶內;放松手柄停止擠乳,乳腺放松。收的時候,按下手柄的時候稍做停留,一般停留2秒鐘左右后放松,反復幾次這樣的節奏待乳汁流量穩定后可根據各人的舒適度調整節奏,節奏應盡量保持舒緩。難題四:長期吃藥的媽媽
對寶寶的影響:媽媽長期服用一些藥物控制病情,這些藥物在體內代謝后通過母乳傳給寶寶。
情況說明
如果新媽媽需要長期服藥治療。而有些藥物是可以通過體內代謝進入乳汁的。寶寶若進食這樣的乳汁后,極易出現對藥物的不良反應而損害健康。舉個例子,如是剖腹產的產婦,因為腹部有傷口,一般生產后需服用抗生素。此時,藥物會通過母乳作用于寶寶身體,而寶寶本身沒有疾病不需服用抗生素,那么很可能會產生有害的影響。
怎么辦
如果新媽媽,患有傳染病或在長期服藥,而這些藥物又可使寶寶中毒或出現成癮現象等,應立即停止母乳喂養,改選其他喂養方式。同時準媽媽應注意營養、睡眠充足、心情愉快、生活有規律、不隨便服藥。
溫馨貼士
患哪些疾病的新媽媽不宜哺乳?
1 有較重的心臟病、腎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新媽媽不宜哺乳。
2 有活動性肺結核、傳染性肝炎等傳染病的新媽媽不宜哺乳。
3 有惡性腫瘤或體質過于虛弱的新媽媽不宜哺乳。
4 有精神病的新媽媽不宜哺乳。
5 在哺乳期間,若新媽媽患上乳腺炎時,應暫停哺乳。
編輯 劉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