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空調,在山東之所以取得輝煌業績,是因為“厚道”。格力集團董事長朱江洪說:“產品如人品”。對此,山東格力電器市場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段秀峰解釋說:“先做人,后做事,然后成就事業,成就企業。”格力在山東的市場,就是靠“厚道”一步步打下來的。
齊魯文化,就和山東人一樣,有一個“厚道”的特點。當年格力挺進山東的時候,并沒有優勢,在眾多品牌的競爭中,他們堅持這樣的經營原則:“少說空話,多干實事”。幾十年下來,他們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窩兒走過來的。從“無名之輩”,到如今牢牢坐上銷售的“金交椅”,均是消費者對“厚道”的認可。可見,“厚道”是道。“得道多助”,事方能成。
段秀峰說:“厚道是大智慧”。又何嘗不是經營之道呢?段秀峰教育員工說:“先做人,后做事,再賺錢”。格力從來不和別人打“價格戰”,不用“降價術”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品質上,放在服務上。他們認為:最核心的競爭力不是別的,就是服務。只有好的品質,才能兌現“說到做到”的承諾,從去年“3?15”開始,格力率先推出“一年包換,全額補款”的服務承諾,今年的“3·15”期間,格力從山東全省請來20余位享受空調換機補償的消費者代表來到濟南,欣賞泉城美景,共慶消費者節日,還跟格力集團總裁董明珠女士共進晚餐。代表們表示:買了格力空調,才真正體驗到了做“上帝”的感覺。
“厚道”的經營,才有“厚道”的收獲。忽悠消費者,也許有效,但終歸有限。有人說:“買的沒有賣的精”。格力從來不這樣看,他們要讓消費者買的實惠,用著放心。有人這樣評價格力空調,賣的是“厚道”。有道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厚道人賣厚道貨,厚道人買厚道貨。日久,方能見人心。格力的經營,不求立竿見影的“現實報”,而求長遠的與消費者“共贏”。于是,迎來消費者認可你的經營之道,相信你的品牌,購買你的產品。這是“厚道文化”的魅力,也叫“厚道文化”的潛力,更是對“厚道經營”的回報。
到什么時候,都是“說不如做”。格力用。厚道”樹立了品牌形象。這個形象的樹立,確實很不容易。但要糟蹋,卻不用很長時間。珍惜自己的形象,就要用產品的質量,用讓人無可挑剔的服務,夯實自己的形象,鞏固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形象。“各領風騷沒幾年”,是對不“厚道”的懲處。只有“厚道”的產品,才能“獨領行業風騷十余年”。金融危機,給全球家電行業帶來嚴峻挑戰。作為國內空調業領軍品牌,格力不但沒有受到負面影響,反而逆勢增長,產量、銷售、盈利額全線飄紅,成為金融危機下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不要問我為什么”?有業內人士坦言:這一切最基本的支撐,全在于格力口碑過硬的產品。格力有如此好的業績,并沒有使格力人滿足,并沒有使格力人飄飄然。段秀峰說:“什么時候消費者看到‘格力’倆字,都感到可親、可愛,那才是我們的服務做到家了!”這是格力人的追求;為了這個“只有更好”的目標,格力人將像打市場那是一直“厚道”下去。
不要總是抱怨這抱怨那,多從自身找原因,多做“厚道”事,才能贏得信任,贏得市場。“厚道”是產品的生命力,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更是感動人、贏得人的凝聚力。格力人用“厚道”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不要總找捷徑,不要總找“竅門”,要稍安勿躁,要俯下身來,要靜下心來,踏踏實實、扎扎實實做一些“厚道”之事,就能悟出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