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紅的狐貍,如貴妃的豐腴,高貴驕矜,千嬌百媚。若隱若現的身子,透著神秘。俊俏的臉頰,溫婉而飽含深情。雪夜里,兩只狐貍相依相偎,盡情地享受著無邊的甜蜜……
這是唐海的國畫《恩愛人間亦天堂》,畫里浸透著志高性逸、雅致平和的心境,這也正是畫家本人追求藝術臻美的真實寫照。
唐海1948年生于鄭州,其父唐玉潤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書畫藝術家。唐海自幼耳濡目染,在其父的教導下,上追古人,下習前賢,歷約半個世紀,耽于繪畫,不倦不悔,欣然事之,上下求索。漸漸時有感悟,神游歷代名畫之中,以滴水穿石的精神諳熟了水墨之道,遂獨立畫風,自成一家。
作為藝術家,唐海有自己獨到的藝術追求。他早年拜訪大師吳作人先生的時候,曾經說過“先賢大師如八大、白石之所以偉大就在于其獨創性。齊白石畫蝦,黃胄畫毛驢,您老畫牦牛,唐海就畫狐。其間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也是檢驗一個偉大藝術家的試金石,沒有創造性何謂大師。”聞聽此言,吳作人先生欣喜地為他題字——唐海畫狐!

唐海的紅狐在畫壇頻頻亮相,使藝術界耳目一新。一些藝術家評說:“他的狐貍,不囿于狐的自然形體,而是抓住狐的頸、腰、尾這些最富特征處重墨渲染,不阻滯、不累贅,簡潔傳神,其他非特征處則隱入一片白的虛無之中,讓觀賞者憑經驗去知覺去補足。他的狐千姿百態,都于安適中透著機敏,平和中現著活力,那狐的似嬌似笑,似妖似媚的神態,被簡練地鎖定在瞬間姿態之中,堪稱傳神寫照。”
中國詩書畫研究院研究員、畫家柏俊先生說:“我見到唐先生的‘狐’是在1994年和1996年,分別在中國美術館和北京榮寶齋舉辦的‘唐海畫展’上。后來又在榮寶齋精品畫廊見到有售。據榮寶齋精品畫廊的胡經理介紹,唐先生的繪畫有著深厚的傳統功底,匠心獨具,作品新穎又耐人尋味。他善畫荷并獨創畫狐,在他以‘狐’為題材的系列作品中不難看出那帶有幾分人情和幾分仙氣的尤物仿佛在與我們進行著情與感的交流……近幾年來,唐先生的作品廣為海內外有識之士收藏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我相信隨著藝術市場的不斷拓展,會有更多的朋友在擁有和鑒賞唐先生繪畫藝術的同時,體會到收藏與增值的愉悅。”
不僅畫狐,唐海畫的荷花、牡丹等花鳥也是一絕,為畫壇所稱道。
著名美術評論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徐恩存先生評價說:“我看唐海的畫,筆墨淋漓,灑灑脫脫,整個畫面‘氣’流貫于其間。唐海的花鳥畫,多從自然親和的角度去理解。他筆下的花、枝、葉不求形似,而是呈朦朧氤氳夢幻般的美。如《別樣紅》《出水芙蓉》《和平富貴》等,這是詩意的把握,這是唐海靈氣、瀟灑的表現。”
十余年來,唐海相繼參加了許多重大藝術活動并多次獲獎。1994年唐海與父親在中國美術館共同舉辦了一次畫展,國家領導人、藝壇前輩、社會名流都來此參觀,場面的宏大和受歡迎的程度震動了美術館、震動了京城,美術館負責人非常吃驚地說:“中國美術館開館時轟動過一次,這次畫展是時隔幾十年后的又一次轟動。”著名書畫家張世簡、陳大章也說:“沒想到河南有這么好的畫家,早就應該來北京展覽了。”
此后,他又在北京榮寶齋以及新西蘭、日本、韓國舉辦畫展。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多次介紹其藝術成就。他還出版有《榮寶齋畫廊書畫家·唐海專輯》、《中國當代書畫精品系列·唐海專輯》和《中國畫壇百杰系列·唐海繪畫選集》等。

而今,唐海的藝術成就得到了世界的贊譽,他的畫被海內外有識之士廣泛收藏。而隆盛的聲譽對于真正的藝術家如飄飛的浮云,藝術的追求無止境。面對這些贊譽,唐海坦然地說:“峰高無坦途。我還要在丹青藝術的精神境界上不斷追求!”畫的境界和人的文化品格修養是一致的,為了使自己的畫境更上一層樓,唐海勤于繪畫的同時,還遍覽群書,經史子集,常誦不輟。他的這種踏實的生活態度,也體現了一名優秀藝術家超凡的精神境界。精妙的藝術造詣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成就一代藝術大師。
相信不久的將來,國畫界將起“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