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一塊不起眼的泥巴,經過一系列的工序,變成了精致又美麗的陶瓷藝術品,陶瓷文化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許,一件陶瓷作品已經蘊含足夠的道與藝,能夠領悟精髓的人自然能做出名品。
在我所結識的陶藝家當中,周雍楠是一個耐得住寂寞的人。雖家住景德鎮城區,卻隱身于熱鬧的都市,一天到晚,潛心做陶藝,外面就是有天大的事,一切都好像與他無關。雖然現在還年輕,但年輕的他從來不浮躁,不夸大,自謙自律,默默無聞地創作著。在藝術創作的海洋中,他一直在堅持著追尋和探索。他是江西景德鎮民間文化藝術家協會副秘書長,江西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御窯現代陶瓷藝術館藝術家,從事陶瓷工作近二十年。自幼酷愛美術,受“梅花大王”王鶴亭老先生的熏陶,走上藝術創作道路,后拜張志湯弟子、陶瓷世家潘文復為師,受益匪淺,在創作中不斷拓寬藝術思路,力求傳統中有創新,布局中有變化,構圖新穎奪目。青花以傳統分水手法為主,工寫兼備,富于情趣,青花、斗彩艷麗中不失淡雅之風。
看到周雍楠新近創作的陶瓷作品,其意筆花鳥、人物裝飾令人感觸頗深。勾畫人物的衣衫或背景,粗獷與細膩相互交融,在線條與大塊色彩的對比中,景德鎮獨有的陶瓷肌理、材質被他運用得淋漓盡致。相比較動物、花鳥、山水之類的作品,他的意筆人物更充滿詩意和書卷氣,也更能充分表現他自身的繪畫功底、藝術理想和精神境界。在他筆下的藝術形象在方寸之間展現出平易之意、幽深之理、高妙之境。走近周雍楠和他的作品,我們能感受到他高格調的藝術胸襟、審美情趣、精神境界和人格理想。
時下,“大師”滿街走。報紙為之粉墨,電視為之鼓噪,市場為之哄抬。而周雍楠不是大師,只是一個不求聞達、不計功利、默默筆耕的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他把自家的心身都徹底融進了陶瓷裝飾的表現領域里。他畫得很苦,苦得不堪為外人道;他畫得也很甜,甜得無法為外人道。完全印證了古人所說的“文章天下事,得失寸心知”的真諦。我想,這其中的內涵,或許正是他處于鬧市中而“波瀾不驚”的定力和內動力。
成功的背后有許多主客觀因素和條件。周雍楠的陶瓷繪畫藝術在匯百家之長的同時形成了自家風范,畫如其人,人如其畫。他把色彩的沉穩和流暢,把構圖的簡潔和豐富,把情趣的清麗發揮得靈透生輝。我們深信,以他的真誠和勤奮、執著和才智,在其意筆丹青的世界里,周雍楠一定可以取得更高的成就。
(責編: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