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我是不是神經過敏呀!每次孩子生病,我想帶她去醫院,可心里總擔心這、擔心那的。怕感染別的病,怕誤診,怕開許多可有可無的藥……這些擔心真是神經過敏造成的嗎?
怕看病反而染上病
周末南南一家去郊外玩。玩到中午,肚子都餓了。他們選擇吃農家飯,南南覺得農家飯也挺好吃,于是給寶寶也吃了一些,誰知晚上回到家中,小家伙就上吐下瀉。一夜間便了3次,小臉一下子就沒了紅潤樣兒。看著孩子的難受勁兒,媽媽準備帶他去醫院看病,可早晨的新聞說,醫院流感病人增多。媽媽擔心:本來孩子患的是腹瀉,抵抗力就差,去了醫院再傳染上流感不就遭了,那可十天半個月都沒好日子過。
你該做的
醫院是各種病菌較為集中的場所,醫院的工作人員,具備專業的知識,知道如何避免傳染,而一般的人,不具備醫療常識,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為了防止交叉感染,你需做如下事情:
1 去醫院前,拿上一包消毒濕紙巾和一包干紙巾。以便于及時為孩子擦手、擦鼻子。
2 到醫院后,自己不要隨意摸墻、椅子、醫療器械等等。同時叮囑孩子不要摸。醫院里去的都是病人,通過病人咳嗽,一些病菌就停留在其上,人們摸過后,再無意識地摸鼻子、嘴等等,就可能把病毒帶進體內,從而傳染上疾病。
3 在醫院里,洗手沒有在家里方便。孩子好動,即使你叮囑過不能亂動,但孩子還是不免碰些東西,如果孩子摸過一些東西后,不要責備他,用消毒紙巾給孩子擦擦手就好了。
4 等候看病時盡量遠離那些咳嗽不停的病人,因為病菌會藏在飛沫中,在空氣中飄動,并極有可能隨呼吸進八周圍人的體內。
5 看病日口也可帶上口罩,尤其是處在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比如流感)。
6 回家后,為寶寶仔細洗手。并及時換洗衣服。
怕誤診
童童媽媽曾經有過一次帶孩子看病的經歷,實在讓她后怕得不得了。那時孩子8個月,有一天,孩子忽然發燒,她趕緊帶孩子到醫院去,醫生認為是普通的感冒,開了些藥就讓他們回家了。上午看過病,到了下午,孩子燒不見退,反而越來越高,而且小鼻子扇動著,看得出呼吸很困難。童童媽媽坐立不安,最后,看著孩子的難受樣兒,還是帶著她又去了一家醫院。這次,醫生診斷孩子喉頭水腫合并肺炎,馬上住院。醫生說:“如果晚來會兒,孩子可能就有生命危險了。”嚇得童童媽媽出了一身冷汗。
你該做的
臨床上,有些病極有可能被誤診,這是由于許多疾病有相似的癥狀,在初起階段,并沒有特別的地方,不容易判斷。當然,也與某些醫生醫療水平有限有關。但到醫院看病,一般是趕上哪個醫生就是哪個,況且也不知道誰的水平更高些。這就需要你來動腦筋,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
1 定準離家近的一所醫院。孩子生病是常有的事,因此,作為父母,要了解自己家附近有哪幾家大醫院,并要了解這幾家大醫院哪家兒科是專長,然后選擇兒科專長的醫院作為孩子看病之處。
2 選擇大醫院給孩子看病。如果是小醫院,雖然也有兒科,但醫生所見病例少,當給孩子看病時,考慮的因素少,有可能發生誤診。同時大醫院醫療設備齊全,發生緊急情況也有能力處理。
3 掛專家號。如果是疑難病癥,經過數次也沒治好,就要選擇當地權威的兒童醫院治療,并掛專家號,請專家會診。
4 選對專家。雖然都是兒科醫生,但他們也各有各的專長,有的擅長呼吸道疾病,有的擅長內科,有的擅長消化科。父母要考慮孩子的癥狀,找對醫生。比如孩子咳嗽久治不愈,就要找呼吸科的,如果經常出現腹痛,就要找消化科。 般在醫院的掛號處,都會有專家介紹,看明白后掛專家號即可。
5 病情加重時及時就診。有些疾病起病快,病程進展也快。一旦看過病、服過藥后,病情未見好轉,反而加重,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注意,及時帶孩子去醫院,防止疾病進步發展。
6 對醫生清楚描述病情。有些病情,對醫生說得詳細些,能給醫生確診提供幫助。比如,孩子咳嗽,有可能是感冒引起,也極有可能是氣管異物引起。如果你對醫生說:孩子今天吃了些瓜子,吃完后就開始不停地咳嗽,那醫生就能往氣管異物上想。減少誤診的可能性。
7 看資歷。醫生的胸前一般掛有胸牌,寫著名字和職稱,醫生的級別從低到高依次為實習醫生、住院醫、主治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假如感覺寶寶就是般的小感冒,級別低的醫生看就沒有問題,但如果是幾次都沒確診的病,最好就是副主任醫師以上的人看更好。這也是有些人愛讓年齡大的醫生看病的原因。
怕開太多可有可無的藥
安娜媽媽有一次帶孩子去看病,醫生診斷就是普通的感冒。結果在開藥的時候,醫生列了 長串的藥。其中有一種藥,開了10盒的量。安娜媽媽回家后,看了看所有藥物的說明,只給孩子吃其中的兩三種,結果三五天后,孩子的病就好了。而那10盒藥,她看了看是保健藥品,輔助于各種疾病的治療,聲稱能提高免疫力。孩子病好后,飯吃得很好,安娜媽媽也沒讓孩子吃。而那10盒藥就乖乖地躺在藥箱里,等待著過期后被扔掉的命運。安娜媽媽對此事非常不滿,這些藥吃了好不到哪去也壞不到哪去,不吃也沒關系,這不是浪費嗎?
你該做的
有些家長怕醫生對孩子的病不重視,從而喜歡讓醫生多開藥。以為這樣病才好得快,從而導致醫生喜歡多開藥。再有,一般醫院的掛號費非常低,致使醫院不得不以藥賺錢,這是目前醫療機構無法改變的事實。但你可以有選擇地使用、購買藥物。
1 了解每種藥物的用處。醫生開藥后,你可以司一司醫生,每種藥物管什么用,如果發現某種無關痛癢的藥開得很多,你可以對醫生說:是不是可以少開一些?
2 如果你認為醫生的處方開了許多沒用的藥,你也可以拿著藥方,到藥店買藥,把你認為沒用的刪去。(這要求你有一定的醫學常識,能知道哪種藥可吃可不吃。)
3 有些藥你家中可能還有,比如退熱藥、感冒藥,醫生開時要提前向醫生說明,免得造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