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碳水化合物,人們總是想到米飯、面包、饅頭,土豆等等,對,這些食物都富含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也稱糖類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廣的一類重要的有機化合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纖維素等都屬于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幫助身體做什么
碳水化合物是一切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1 供給能量
每克葡萄糖產熱16千焦(4千卡),人體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在體內經消化變成葡萄糖或其他單糖參加機體代謝。
2 構成細胞和組織
每個細胞都有碳水化合物,其含量為2%~10%,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分布在細胞膜、細胞漿以及細胞間質中。
3 節省蛋白質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機體不得不動用蛋白質來滿足機體活動所需的能量,這將影響機體用蛋白質進行合成新的蛋白質和組織更新。
4 維持腦細胞的正常功能
葡萄糖是維持大腦正常功能的必需營養素,當血糖濃度下降時,腦組織可因缺乏能源而使腦細胞功能受損,造成功能障礙,并出現頭暈、心悸、出冷汗、甚至昏迷。
碳水化合物缺乏:將導致全身無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產生頭暈、心悸、腦功能障礙等。嚴重者會導致低血糖昏迷。
碳水化合物過多:食用過多就會轉化成脂肪貯存于體內,使人過于肥胖而導致各類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
怎樣正確獲得碳水化合物
1 嬰幼兒需要碳水化合物。母乳喂養時,其熱量供給一半來自碳水化合物。新生嬰兒除淀粉外,對其他糖類(乳糖、葡萄糖、蔗糖)都能消化。由于乳糖酶的活性比成人高,所以對奶中所含的乳糖能很好的消化吸收。
嬰兒也可以很好地利用配方奶粉等嬰幼兒食品中的其他糖類,如蔗糖和玉米糖漿等。
2 4個月以上的嬰兒,已經開始大量分泌a-淀粉酶,能較好地消化淀粉食品。嬰幼兒期碳水化合物應以占總熱量的50%~55%為宜。平時攝人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在米、面、薯類等主食中含量較高,攝入碳水化合物的同時;能獲得蛋白質、脂類、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其他營養物質。
3 對碳水合物攝入量的多少沒有嚴格限定,但營養均衡最重要。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三種產能量營養素之間的比例,約以1:4:2比例比較適宜。如果碳水化合物過多,比如牛奶中加了較多的糖,寶寶外表看來很胖,但是肌肉松弛,抵抗力差,容易生病。
4 讓寶寶少吃主食,多吃肉類是不適宜的。因肉類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少,這樣機體組織將用蛋白質產熱,可造成膳食蛋白質浪費,組織蛋白質和脂肪分解,將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5 寶寶的食物中,應避免僅僅食用低纖維碳水化合物,如土豆和精加工的谷物(如白米飯、白面包)。相反,應盡量多食用含大量纖維的碳水化合物。特別是豆類和全麥類食品會對人體健康有益。高纖維碳水化合物消化得比較慢,使體內血糖水平不會升高得太快。相比之下,低纖維碳水化合物消化得比較快,所以體內血糖水平會迅速升高。血糖量的迅速升高導致體內產生更多的胰島素,長此以往,會導致健康問題。
碳水化合物食物來源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來源有:蔗糖、谷物(如水稻、小麥、玉米、大麥、燕麥、高粱等)、水果(如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某些蔬菜(如胡蘿卜、番薯、土豆等)和堅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