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過程通常被劃分為三個部分,進產房前的征兆反應被視為分娩的第一產程,這個階段是分娩開始的先兆鋪墊,準媽媽應充分了解。當自己的身體出現下面介紹的狀況時,分娩時刻就更近了,進產房前的產程正一步步展開。
胎頭入盆
胎頭入盆是指胎寶寶頭部的雙頂徑(胎寶寶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部位的長度)達到準媽媽的盆腔入口以下,胎寶寶頭部與準媽媽骨盆相稱,表明有陰道分娩的可能,是產程開始的前奏。通常,準媽媽在預產期的前1個月,即妊娠36周時胎頭入盆。如果妊娠3 6周時胎頭尚未入盆,則難產率增加,要引起注意,準媽媽應該去醫院查明原因,進行妥善處理。
胎頭入盆特征
下腹部有下墜感;
容易感到腰椎疼痛;
上腹部鼓起的肚皮有輕松感,胃口好,進食量增加。
應對指南
骨盆入口狹窄的情況下,胎寶寶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入盆。腹肌強健的準媽媽需要讓腹部的肌肉放松下來,以免造成入盆困難。長時間的久坐,比如工作、坐在汽車里或坐在軟軟的沙發里看電視對準媽媽十分不利,容易使胎寶寶入盆困難。準媽媽最好坐一段時間起來走一走,坐下的時候,身體向前傾斜,讓膝蓋低于臀部,有助于胎頭入盆。
胎位不正的胎寶寶一般不容易八盆,準媽媽可以做一些有助于糾正胎位的運動。當準媽媽感到腰椎不適伴有下墜感時,應該去醫院檢查,確定胎頭八盆了,就要做好分娩準備了。
見紅
臨產前,子宮收縮,胎寶寶的頭開始下墜入盆,胎膜和子宮壁逐漸分離摩擦就會引起血管破裂而出血,子宮頸頭的黏液栓塞會隨著血液流下來,陰道會排出少量帶血的粘液。準媽媽如果發現陰道排出紅褐色膠狀黏液,就要懷疑是產前出血,即“見紅”。一般在見紅幾小時內,準媽媽應入院檢查。即便見紅了,按個人情況不同,見紅24~48小時后正式臨產,出現有規律的子宮收縮直至分娩。
見紅的特征
通常是粉紅色或是褐色的黏稠液體。或是分泌物中的血絲;
出血量明顯比生理期的出血量少;
一般在陣痛前24小時出現,但因人而異。也有的準媽媽在1周前就反復出現見紅的情況。
應對指南
“見紅”雖然是即將分娩的征兆之一,但出血并不代表會立刻生產,如果血量不多,還不需要馬上入院,但是需要到醫院就診,判斷出血原因。正常的“見紅”通常量很少,如不伴隨腹痛或者腹痛輕微的話,不要過分緊張,先觀察形狀,顏色、量等再做判斷。如果不能衡量出血量的多少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以免延誤。
規律性宮縮
分娩前,準媽媽會體驗到子宮收縮所產生的陣痛。規律性宮縮會造成子宮頸變薄及擴張,疼痛強度是越來越強,持續時間越來越長,每次陣痛的間隔時間也會越來越短。
陣痛的特征
時間間隔有規律;
隨著產程進展。收縮愈來愈密,持續時間和強度逐漸增加;
腹痛。少數人覺得腰酸;
陣痛不會因為走動、按摩、休息而得到緩釋。
應對指南
陣痛是臨近分娩的征兆,但準媽媽要注意準確區分真痛和假痛。假性陣痛多發生在懷孕36周后,假痛時,子宮頸的厚度不會改變;宮頸沒有持續擴張的跡象;陣痛頻率不加快、強度也沒有明顯增加。有時候假性陣痛的強度也會有所增強,也可能有規則的10~20分鐘出現一次收縮,但持續一段時間后,疼痛的強度及頻率很快會得到改善,陣痛的時間間隔會逐漸拉長。
準媽媽出現陣痛時,不應驚慌,最好記注兩次陣痛的時間間隔,以便區分開真假陣痛。要是陣痛時間在20分鐘左右,并且逐漸拉長間隔,或是稍微走動、休息后陣痛感會得到緩釋的話,通常就是假性陣痛,準媽媽不須立即去醫院。假如宮縮約隔十分鐘發生一次,并且強度逐漸增強,時間間隔越來越密,準媽媽就要抓緊進醫院待產。等到陣痛密集到三到五分鐘就出現一次的時候,表示分娩已經開始了,子宮規則收縮,接下來陣痛強度會更大,此時準媽媽一定要立即去醫院了。破水
破水,就是包裹著胎寶寶的羊膜腔自然破裂,多發生在臨產前數小時或臨近分娩時。羊水流出時。一般會感覺到一股熱流從陰道流出,或者呈噴射狀自陰道流出,當準媽媽發現陰道有無色的水樣液體流出并且不可控制時,要引起重視,有可能就是破水了。
破水的特征
能感覺到熱的液體從陰道流出;
無色透明,可能含有胎脂等漂浮物,有腥味;
無意識,不能控制,持續不止。
應對指南
破水之后,準媽媽應立即平躺,以防止羊水流出,及時打電話叫救護車,并且在去醫院的途中,也必須始終保持平臥狀態。
一般認為,在生產陣痛前的破水是早期破水,早期破水可能會引起臍帶脫垂或者細菌感染。遇到早期破水發生,準媽媽切記要立即入院請醫師檢查,避免破水太久引起細菌感染和一些并發癥。破水后6~12個小時內沒有分娩跡象,為防止細菌感染,醫生通常會使用催產素來幫助準媽媽進入產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