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覺得自己不可能接受莫文蔚。《食神》里的超級暴牙妹幾乎定格了她在我心目中難以改變的印象。她的樣子很奇怪,但是那時候她在跟大眾情人星爺傳緋聞。后來看報道知道她有四分之一的英國血統,那時候還暗暗奇怪,不是說混血兒都是出落得不同凡響的人間精靈嗎?為什么惟獨這一枚,是如此地遺憾?
因為不喜歡她的樣子,所以很少關注她的動態,但是只要有娛樂新聞的地方,總免不了她的出現,但是只要是關于她的消息,統統都是贊美,大嘴黃安就公然地在書中描繪過他對莫文蔚的迷戀,說她樣子可愛,像一個性感的洋娃娃,所有男人見到她都會心瘁;一次星爺接受采訪,還特別地說過:莫文蔚唱歌很好聽。她性感嗎?她會唱歌的嗎?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了她的《廣島之戀》,幾乎是幽怨而獨立的聲音在低嘆:“是誰太勇敢,說喜歡離別,只要今天不要明天,眼睜睜看著愛從指縫中溜走,也不回頭。”飄乎的聲音布滿決絕,毫無指望的戀愛,只能用來懷念;她又唱了《寂寞的戀人啊》,“吞下寂寞的戀人啊,試著辛苦地去了解”。孤清但是倔強,愛得不妥協的酸楚;她的《陰天》,“女孩統統站到一邊,這歌里的細枝末節就算都體驗,若想真明白,還要好幾年”。那樣地驕傲著鄙視,沒有在愛里翻滾歷練的女孩子,這里的愛情你們不懂——她怎么可以這樣?怎么可以如此冷靜聰明。《你不是李白》中狂放的發泄,“我不是庸才你不是天才,也不是傷害我的那種人才,不愛就不愛,離開就拜拜,我不想聽什么我們合不來”,那種灑脫維持的脆弱的自尊;《兩個女孩》中“你答得像個無賴,兩個都愛,你滔滔不絕只想置身事外”,那樣無奈的情感糾纏啊……然后聽見了《愛》,轟然被擊倒。手指聽到冰涼,心聽到揪痛。她站在灰暗的巷子里,頭發零亂,眼神失落。愛的無奈,千般演盡。沒有眼淚,為了愛,什么都值得。
再后來的她,離開了星爺,黯然地獨戀上了歌壇,安安靜靜地愛著一個小她很多的男生,越來越時髦,也越來越安定,她跟生活交鋒,卻又成為萬眾矚目的寵兒。她不再是那個只追求出位的另類女生,她越來越知性,越來越從容,越來越成熟,好像涅磐后的重生,從此略去了千萬的糾葛,變成都市白領情歌的代言人,所有的歌詞都可當做一篇女性隨筆去讀,她還是那樣不變的聲調,低聲輕嘆,不悲觀,不拖奢侈的希望,只是她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孤獨,越來越無助。有一種女人,笑靨如花,反而更能得到含混的幸福。 莫文蔚當然不是這樣的女子,但是她在寂寞深夜里吐露的一個人的高貴,也足以抵擋世界上的風暴,凡俗,喧囂和質疑。
最近的一次演唱會中,一向狂放不羈妖嬈灑脫的她突然站定,含淚宣布分手并要退出歌壇,記得她在一次專訪中稱:“有沒有男朋友都不會影響心情,這很符合現代女生的愛情觀。我從來沒有到某個年紀就必須找男友、結婚的想法,一切都要靠緣分。”可是宣布分手的她還是無助的哭了,她不是愛情里沒有知覺的女神,這一刻,她只是一個失去愛情會疼痛的普通女孩子。馮德倫的名字,陪伴了她八九個年頭,在最美好的八九年里,她的愛只與他一個人分享,雖然她仍舊那么獨立,那么個性鮮明,那么精彩紛呈。傳說他愛上了跟他一起拍戲的其他女人,對此,莫文蔚沒有追問,沒有譴責,沒有遺憾,甚至沒有爭取,因為她明白,愛過便是感恩,愛過便是緣分,當一切都已經不在,分手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我終于承認了她的與眾不同,只是不知道多少個像我這樣的人,藏在寂寞的城市里,聽到英文的歌聲里流淌出來的默契而被感動,流淚。我們當然不知道莫文蔚的愛是精彩還是無奈,我們只是行走世間的陌生人,只想在莫文蔚的獨特的哼唱式的歌聲中稍作淪陷,也想學她那樣灑脫,與眾不同,特立獨行,駕輕就熟地與生活交鋒,而不是做生活的奴隸。
“我不是桑田你不是滄海,你不要以為你特別可愛,很多人戀愛很多人分開,我不會以為我特別失敗……”握住這把蒼涼的聲音,一起為自己曾經熟悉的失去的愛戀去嘆息吧,只用愿意,我們都可以是與眾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