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批評
回自己家才叫過年
每逢農歷春節,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除舊迎新,闔家團聚,任何龐大而充足的借口都不能與之沖撞。離家去國的游子會在這一天喜歸故里,年邁古稀的老人終于盼得四世同堂,初生的嬰兒第一次面對聲勢浩大的家族以及與之相伴的錯綜復雜的人際,隔時多年未曾相見的兄弟姐妹,一年就碰上這么一面。
老的中國傳統,過年從籌備到最后落幕前前后后需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但如今鋼筋水泥的高樓格局讓這樣的條件不復存在,為生計奔波的蕓蕓大眾也僅有七天的長假,來與親人團聚。
或正因為這一節日的意義,以及珍貴的時日,所以夫妻雙方在爭奪過節地點的問題上,可能會吵得不可開交。
與其他諸如家庭裝修什么風格,孩子學鋼琴還是長笛,丈母娘大壽紅包多少的問題不同。男人若拗不過女人,也就隨她做決定了,但在過年回誰家的原則性大問題上,絕對沒有半點談判余地。
在這個原則性問題上,男人是不可能輕易低下頭,對女人讓步的,因為這關系著在家庭生活中,主導地位和控制權的名義歸屬。更甚的是,傳統強勢觀念與大男人的本能欲望,在這一刻能得到完美滿足。
在外漂泊的男人,內疚平日里不能盡孝道,每逢佳節,亦不能隨心所欲回老家與父母團圓,大多數的人,一年也就農歷春節這次,懷著喜悅而充分的心情,與家人團圓。這對于深受中國儒家傳統思想熏陶的男人來說,顯得尤為意義重大。與年齡無關,與學歷無關,是一個個鮮活的心靈,來自血液中本能而強烈的呼喚。
帶著妻子,兒女,回到生我養我的沃土,向家人宣告一個男子的成家立業,滿足所有殷切期盼的目光,接受族人的贊譽,這份榮耀是所有男人的終極目標。
至于與父母生活在一個城市的家庭,在爭奪春節去處的問題上,好像兩個國家爭奪石油一樣,是實力和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平日里小吵小鬧,各有勝負,真正到了決賽,誰拿下最后一分,誰就是最后的勝利者。
男人的虛榮、自大、強勢的本性注定在這場戰斗中會笑到最后。整個社會的輿論環境與中國幾千年來的道德準繩,也不會將天平偏向女人。
這些道理,女人統統都明白。所以在絕大多數的中國家庭中,女人們是不會為這個問題而與男人撕破臉、拼死要贏下這場爭斗的,這于情于理都不合規矩。就算她費勁所有力氣,成功將男人和孩子在大年初一拉來自己娘家去過節,其實贏了也是輸了,因為她的丈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睡在她身旁的男人,會因此而痛恨她一輩子,這種隱忍的深埋心底的恨,并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有所黯淡,相反,每年的這個時候是他仇恨的紀念日,提醒他你的殘忍與不通人情,讓他身為一個男人,最看重的尊嚴和榮譽都被剝奪得蕩然無存。
這種夫妻間情感的撕裂,猶如一面玻璃倒塌,用盡所有的還魂術復原都不能回到從前。
聰明的女人絕不應該犯這樣愚蠢的錯誤。
無非就是大年初一去哪家吃飯的小問題嘛,你說有多大的實質性嗎,其實一點也沒。你要拿走這張決定牌,而且勢在必得沒有任何商榷余地,那我不如君子成人之美,乖乖送上,收獲男人感激涕零的叩謝后,自己在日后家庭生活中的地位無形中更上一步。
有所讓才能有所得。
男人的生活理念是,得到必須得到的,讓出可以讓出的。掌握他的命門后,夫妻生活水到渠成。
女人批評
失敗的女人才回婆家
女孩子在未婚的時候,永遠預料不到,有一天居然會因為過年回家這種匪夷所思的理由,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無窮無盡的吵鬧和紛爭。
不知為什么,在要求女人工作一起為未來奮斗方面,男人們如今都認同男女平等得很,相起親來,最想問的問題一定是問對方工作是什么,財產幾何。前不久還有男大學生在互聯網上放言,要傍就傍女大款,立馬少奮斗20年。一時間雖然招來眾沙文男的鄙視,不過也有不少人嘴里不敢說,私底下卻心有戚戚焉。
說到收入,中國的男人們思想如此開明,但是一說到傳統習俗,伊們的男性自尊又開始無限爆棚,娶了老婆,通常開場白是這樣的,“你一定要對我爸媽好,好好孝順他們,他們一輩子不容易,吃了很多苦,blah blah blah……”逢年過節,自然第一件事是張羅妻子孩子一同回爸媽家,承歡膝下,讓老人也享享天倫之樂。三十年以前,家家都有兒女數個,加上農業社會一大家子往往都湊在一起,在誰家過不在誰家過,也就是走個過場,反正呼吸之聲相聞。然而到了現在,家家都只得一個心尖子,而且常常子女遠游,一不小心就離家萬里,統共那么三五天假期,常常去了婆婆家,就回不了自己家;回了自己家,就去不了婆婆家,一時間,硝煙與戰火齊飛,吵鬧共冷戰一色。
其實受過良好教育的時代女性,并不見得那么看重那些所謂節日,更多時候,因為平時累死累活捉刀上陣,一到放假,不是試圖遠遠走開去放放風,就是寧愿悶在家里做個七日睡女王。回誰家過年這種事,多半是掙不過父母一年殷殷的盼望。本來是無所謂的事,但是要是老公一臉當然地要求回自己家,頓時就要爆炸,一樣都是父母,憑什么重大節日去你家,只有不重要的節日才能回女方父母家?誰家不是獨生女?誰的父母不想孩子?誰家父母不是辛辛苦苦當寶貝疙瘩一樣把孩子養大,錢流水一樣花出去?你是高薪高學歷,我也比你不差什么?憑什么憑什么憑什么?
一連串的憤憤不平質問起來,如果老公始終不讓步,那就只好來一場你死我活的決戰了。不信你看,按說放假是高興的事,可是每每長假過后第一個工作日,離婚率都會嗖嗖攀升一陣。無他,都是回家惹的禍。
男人總覺得,唧唧歪歪干什么,我給夠你過年錢就好,又不用你干什么,讓你跟著去混吃混喝就行,到俺爹娘面前裝裝孝順,哄哄他們開心,又有多難?
殊不知在女人看來,男人掙的錢,早已在她管轄之下,說不定在老公還沒收到該筆錢的時候,太太大人就已暗暗想好了怎么使用。男人自以為是出錢大爺要求享受皇帝待遇,其實天曉得,你既然肯結婚,那就是已經把你一半財產的處置權雙手奉上啦,長期享受主人翁待遇的太太大人,早已覺得花你的錢是天經地義,你要是膽敢不給她花,那才是天大的罪孽呢。
現代的時髦女中青年們,雖然做牛做馬承擔家庭和事業責任,不過回到家里總算可以放肆一把,身邊女友中,有回到家就立刻把家里所有窗簾拉上跟老公兩人在家里裸奔的;有回家就裝死小時工不來就不收拾的;有下班就同老公滿城尋巴美味的;也有賢良淑德喜歡在家里扮老爺和丫環、公主和小廝COSPLAY的……總之都各有各瀟灑,當家作主慣了。放假本來是用來松弛的,結果不但松弛不成,還要跑到別人家去做孝子賢孫,彩衣娛親;要是再有點兒新仇舊怨,要是婆婆家再偏遠一點,要是再有個大姑子小姑子……那真是說死也不要去自投羅網了。
總之一句話,搞得定老公的老婆,過年如果不是在自己爸媽家、就是在自己家;端著例行笑臉出現在公婆家的,都是搞不定老公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