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奧運氣氛濃烈,我也乘興買了臺大尺寸液晶平板電視,為了接收的高要求,還接了洋品牌的高清機頂盒。打開幾個試播的高清頻道,牛!真是不一樣的世界呵,像換了視網膜一般,眼前的世界豁然明晰許多,于是呼朋喚友,曉以誘惑,來我家看奧運開幕式高清直播。結果當然是大快人心。
現在每次打開電視,會首選高清頻道,如果有可看的節目,就不愿輕易調換。大尺寸高畫質的直逼,立體聲音響的包圍,讓人浸染其中,無處可逃,一時真幻不辨,常常有被這個音畫世界裹挾的感覺。
有時,高清節目會顛覆你的認知。
前些日子,看到介紹世界博物館的高清節目,其中有關荷蘭畫家維米爾的一集,就很有點吃驚觸動。維米爾是十七世紀古典現實主義描繪高手,巨匠級畫家。從小學畫就在畫冊上看到他的人物和風景油畫,描繪的是那時尼德蘭低地國家的城市風景,畫風靜謐恬淡,十分近人。尤其是他的人物畫,透視光影神秘自然,心理表達細微,觀看起來非常親切可觸。那會兒在博物館看到原作時,就是印證了畫冊里看到的印象,并沒有太出乎意外。然而,這次在高清節目里看到的維米爾,完全打破了當初的印象,甚至部分的稀釋了我對他的好感和崇敬。用數字技術拍攝的電視畫面可謂清晰入微,不斷逼近的油畫表面細節,完全像是在對油畫做技術分析:少女帽子上的藍色是何種藍,底色是如何用筆的,肌理有多厚,最后藍色又罩描了幾遍,一直到表面裂紋的走向等等,哦,等于在上一堂維米爾油畫的技法分析課,這下,徹底打破了原有欣賞時人文主義詞語氛圍,想想實在是高清技術在把你引向另一種現實主義,或者就叫高清現實主義吧。
看完節目愣了一會兒,重新整理大腦里被顛覆的維米爾,發現在高清鏡頭的聚焦下,過于清晰的表面質地的呈現,使大師的油畫顯得那么支離破碎,不堪一擊,根本不是我們平時見到原作或是印刷品對杰作的印象。在如此逼真細微的圖像面前,忽然覺得自己的眼睛遠不如高清數字機器來得清晰真實可信。是鏡頭擊敗了原來的維米爾,那是人文主義的維米爾,給我柔和完美印象的維米爾,以后恐怕就是高清現實主義的維米爾了。
對于學畫出身的人來說,維米爾的這次突然變身,意義可能真的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