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許正如文學家托馬斯·卡萊爾所說,“生活的悲劇不在于人們受多少苦,而在于人們錯過什么”——如果沒有《孔雀》,張靜初或許還只是大家心目中的“拉芳女孩”,有一頭飄逸的長發,奮力地在鏡頭前做出“看起來天生麗質的樣子”。然而,就是因為一部《孔雀》,這個二十多歲的南方姑娘,一夜之間讓全世界同時見證了她噴薄而出的光彩,甚至在短短的3年時間里,完成完美的三級跳,現身于好萊塢的光影舞臺。
于是,張靜初三個字,不再意味著一個普通的鄰家女孩,而是順理成章地成為大眾心目中新一代文藝范兒女星。
微笑,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課程
2008年年底的張靜初非常忙碌,一邊為了宣傳《證人》不停地上通告,一邊還有新片《竊聽風暴》宣告開機。留意各項報道時,就會發現她的每一次亮相都是光彩照人,交出了完美答卷。
于是,很自然地問到她平時會用什么樣的方式釋放壓力?沒想到一貫給人堅強印象的張靜初回答是哭?!芭⒆幼詈唵蔚尼尫欧椒ǎ褪强薨。矝]什么丟人的。比如我會在跟朋友說話時,突然情緒來了,跟朋友打聲招呼,就開始在一邊流淚,哭過之后就沒事了?!?/p>
“其實人是需要學會哭的,就好像要學會笑一樣?!痹趶堨o初看來,微笑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門課程。學會微笑之后,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是蠻容易的。她講到在國外旅行時,碰到飛機上遇見的乘客,交談的開始常常就是因為一個善意的微笑,兩人的話匣子就暢快地打開了。也許,相識的緣分只是在飛行的這一段時間里,但彼此的感受卻是真實而快樂的。我問她,那你怕不怕對陌生人微笑,而別人當你不存在呢?她說,最開始的時候肯定是有這樣的顧慮的,但慢慢的,等你真的發現微笑的效果后,你肯定不會再吝惜自己的笑容。
張靜初的笑容,是那種不需要堆砌很多文字來形容,直接讓你從內心覺得溫暖的樣子??此缧r候的采訪,她也會坦誠地告訴你說,自己最初的時候并不如現在這般笑意盈盈?!澳莻€時候,更多的是不知所措”。然而這些年過去了,當初那個怯怯的小女生,不僅已經不再不知所措,還成為了一個敢于對陌生人微笑的明星。
孤獨,對人的觸動總是最大的
然而,在拍攝的片場,一旦面對鏡頭,張靜初就會收起前一秒毫無城府的笑容。
畢竟作為時下正當紅的女星,不可能永遠都呈現出鄰家女孩般的特質,更多的時候,是需要用適度的機警去面對大眾的窺探欲以及世俗生活的腐蝕。而孤獨,就像一面明鏡,讓人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內心?!八裕視谝欢〞r間內,給自己一個假期,去一些偏遠的地方,找回我自己?!币荒陜纱温眯校撬o自己定下的任務。而獨自上路,則是張靜初最好的尋找方式。她說,自己其實很享受獨自上路的感覺,因為唯有這樣,才會感受到真正讓自己感動的方式。

這樣的感受或許更多的來自于《孔雀》的歷練。在顧長衛導演平穩的長鏡頭下,《孔雀》始終顯得含蓄而隱忍,沒有激烈的爆發,卻讓命運的無奈和殘酷無聲無息地蔓延開來,張靜初精準細膩的演繹功不可沒。影片里的姐姐執著、敏感、偏執,從她眼睛里流露出來的桀驁,被折斷翹膀后的隱忍,對理想的堅定,始終有種刺痛人心的力量。當她躺在樓頂上朝著天空張望,對未來的渴望和種種幻想與期待緩緩流動。然而,天空空曠虛無,姐姐的眼睛里同樣流露出某種空洞和幻滅,注定了她曲折、壓抑的一生。她出生在一個不合時宜的年代,她與那個年代那座小鎮的種種都犯著別扭,一次次試圖沖破壓抑和桎梏的努力都被狠狠地撕碎,也把一種無力的痛楚壓向我們。
是啊,孤獨,多么可贊又可怕,清理傷痛卻又令人無法忘記。工作繁忙的張靜初經常奔走于各個城市之間,她從不喜歡去所謂的旅游景點,挑一家咖啡廳發呆,是她最愛的方式。因為孤獨的時候,與其躁動,不如咀嚼。
喜劇,我其實很想演一出
在拍攝時,她不愿意違背自己的底線;
在生活中,她不常靠真真假假的緋聞上位;
在紅毯上,她不喜歡任何嘩眾取寵的夸張造型;
……
她總是那個懂得最后要堅持在哪里的女生。
對于事業的規劃,她同樣有著自己的理解和智慧。我們都想知道她對自己下一個角色的期待,但是她卻給不了明確的答復。她并不想通過增加曝光率和不停地出片來提高知名度,只希望每年可以接拍兩部左右的影片;一部商業大制作保證持續不斷地推出新作,一部文藝小制作可以嘗試不同的角色。她曾說過,像她這樣年齡層的人,必須嘗試新的、甚至是瘋狂的事情,才能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么東西。文藝女青年、少數民族野蠻女友、吸毒者、母親……年輕的勇氣和熱情,淡定的心態和智慧,使張靜初成為娛樂圈一道別樣的風景。
“其實我非常想演一出喜劇,最好是笑中帶淚的那樣?!庇腥速|疑她的喜感,她反過來問,那你覺得卓別林、周星馳,他們在生活中就很有喜感嗎?真正的喜劇大師,在生活中都是沉默的看客。

后記
當我們離開的時候,影棚內的拍攝還在進行。6個多小時,張靜初踩著各式高跟鞋,變換著種種姿勢,在鏡頭前或明媚或憂傷地擺出各種造型,任攝影師抓拍。對于演員的工作,她不能說是百分之百的享受,但確實是百分之百的敬業。想起一句話,覺得用在此時,恰如其分——歡笑是以真誠和憂傷作為基礎的,正像彩虹要以兇猛的暴風雨作為基礎一樣。
風采幫你問
《風采》:什么事情是讓你最煩心的?
張靜初:一般都是做什么事情沒做好,或者第二天有太多的雜事要做。還有最糟糕的是早上要出差去外地趕早班飛機,哎,我是一定要失眠的。
《風采》:成名之后,越來越多的大品牌為你提供禮服,可是我們還是覺得2005年威尼斯電影節上設計師勞倫斯為你度身定制的“夢回唐朝”禮服讓人驚艷。如果你出席一場活動,有定制的禮服和大牌提供的禮服,你會有什么樣的選擇?
張靜初:當然是適合自己的。我覺得我還是適合簡單、典雅些的。東方人還是適合含蓄點的吧。
《風采》:有沒有欣賞的設計師?
張靜初:勞倫斯。我們已經合作許多次了。另外還有John Galliano,最近去看的“Christian Dior 與中國藝術家”的展就有他的作品。我當時的第一感覺就是,太美了,充滿了想象力。
《風采》:你好像也挺喜歡旅游。有沒有哪次旅行讓你印象深刻?
張靜初:有一次因為工作的關系去敘利亞,感覺太震撼了。因為那里是兩千年前絲綢之路的終點,隨便走到哪里,你都能看到千年前的建筑,巨大的石柱,巨大的劇場,你會覺得震撼到不行。我們還開車進到沙漠,在沙漠中的類似客棧的地方學當地人抽阿拉伯水煙。其實真正要想有所收獲的話,一定是一個人在路上。因為只有這樣你才可以不用顧及同伴的感受,也才能發現一些平時發現不了的東西,剔除了獵奇的心態,人會更沉靜?;蛘吒揪褪枪陋毜臅r候收獲最大。
《風采》:我們都知道你是學導演出身,那時機成熟的時候會不會拿起導筒,拍自己想拍的片子?
張靜初:目前沒有,不過時機成熟的時候,也許就有了吧。其實我不是刻意追求“導演”這個名號,我只是覺得好的作品一定是經過思考過的東西。好像我喜歡的片子和導演,《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地下》、《愛情是狗娘》等等,里邊既充滿了大的哲學思考,又有詭異的才華在里面。其實他們都有共同的一點,就是有溫情又有激情。他們都是哲學家,我對他們的高度高山仰止。

《風采》:《孔雀》之后我們看看你演出過的角色,無論是《花腰新娘》中的“少數民族野蠻女友”還是《紅河》中的智障少女,又或是《證人》中的年輕媽媽,你的角色都不囿于某個類型,那今后有沒有特別期待的角色?
張靜初:我覺得沒有。其實我還是希望能碰到像《孔雀》或者《紅河》這樣的本子。實際上,我最初的時候并沒有想到我就會得到這個角色,或者說,對于我期待的角色,我更像一個粉絲或者電影迷,我很少把他們跟自己聯系得那么緊。其實,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只能把該做的部分做好,并不太可能每部作品都是影視經典。
《風采》:2009年有什么新的計劃?一般人會有一個總結或者期許,你呢?
張靜初:2008年對我真是喜憂參半的一年。一方面是個人拍了一些作品,另一方面是國家和家庭都有些不好的事情發生。我不是一個喜歡計劃的人,希望2009年更平和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