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媒體工作多年,現在是自由旅行者、攝影師,足跡遍及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英國旅行最大的賣點就是“英國紳士風度”及貴族風骨,但菲利普親王居然自己砸了自家的牌子。2008年10月底,在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走訪斯洛文尼亞期間,菲利普語出驚人,把英國的旅游業說成了“國家賣春”。(相關新聞:http://news.sohu.com/20081027/n260257440.shtml)
我一直不喜歡貴族,如果說我對在歐洲這個提倡人生而平等的大洲居然還有貴族可以抱著歷史的觀點加以寬容,那么菲利普親王的“觀光業不過是國家賣春業”的言論則不禁讓人竊笑了。以前曾和一個瑞士酒店的總經理會面,他開口便說:“如果談生意,請找我的中國代表,我們談談藝術吧。”我笑笑,跟他談了一晚上魏晉高士、竹林七賢還有“君子遠庖廚”的正反之辯。臨了他說:“今晚我很愉快,相信我們會有很好的合作。”
后來我沒有跟他合作,因為我喜歡直白的凡人而不是做作的藝術家,況且中國游客是你們利潤可觀的客戶,如果你不需要這樣的客戶,何苦浪費一個晚上來和我會面?

如果要談修為和品味,歐洲人沒有資格說“我們不需要更多觀光客,他們只會糟蹋城市。”要知道,每年有高達一百萬觀光客慕名走訪白金漢宮和溫莎古堡。
菲利普親王這樣的表態我不知道到底想要表明一種什么樣的態度。如果他是想說英國應該倒退回閉關鎖國的黑暗中世紀,我覺得他顯然沒有決定權,因為那必須要由全體英國國民公投,經過上下議院討論。如果是抨擊世界各國游客的素質,那其中是否也包括英國國內的游客呢?“賣春”的是否也包括他本人呢?我想這個問題也不是能夠堂而皇之拿到臺面上來解決的——歐洲杯上的“英國足球流氓”恐怕是全球素質最低的游客了吧?所以,我寧愿把這理解為他“英國式的冷幽默。”因為我也是一個游客,一個大國首都的居民,我歡迎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訪客。
有一句話中國人幾乎個個都知道,那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話出自孔子之口,同樣是這個孔子還說過:“君子遠庖廚”和“道不同,不相為謀”。即便菲利普親王覺得來去匆匆的游客和他這個“貴族”“道不同”,但又有誰強迫你和他們“相為謀”了?
作為一個觀光客,我看過這個世界的無數個角落,拍下了無數個瞬間,從白沙瓦的集市到赫爾辛基的漁人碼頭,從斯特龍博利島噴發的火山口到恒河的三角洲,從以色列的圣城到戒備森嚴的敘利亞邊境,有歡喜也有悲傷,有興奮也有幽怨,總有無數個瞬間讓我感恩這個世界。
在內心,我知道每次旅行最能打動我的不是風景,更不是繁華的城市和故作姿態的頭銜,而是人,是那些你喜歡或不喜歡,認同或不認同,平凡生活著的,你在路上遇到過的人。
我想坦白,我一直在寫詩,我估計現在沒有什么人會有興趣讀詩,我一直為自己的不合時宜而慚愧自嘲。不過下面這首和旅行有關,和我喜歡的那些靈魂有關,我想把它寫出來,我相信,上帝造出了那一片無縫的沉沉黑夜,也注定要造出幾顆寥落的星星,那么自顧自地閃爍著光芒,并不指望,照亮整個黑夜:
旅人/芬芳不知從何來/旅人兀自覺感恩/停履除冠漠然立/知是福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