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阿拉伯研究及中東問題專家,原外交官伊夫·奧班于2008年5月和9月兩度同哈馬斯領導人會面。本期他接受《新觀察家》專訪,談他對目前巴以局勢的獨到見解。
《新觀察家》(以下簡稱《新》):去年7月10日,經埃及調停,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的停火協議現在又破裂了。這是為什么?
伊夫·奧班(以下簡稱伊):面對這個已破裂的協議,以色列與哈馬斯各執一詞,互相推卸責任。但是,如果回顧一下過去停火5個月中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有一件事不得不提:去年11月4日,以色列方面對埃及和加沙地帶交界區域的防御性地道發動進攻,這標志著協議開始破裂。哈馬斯隨即對加沙地帶的以色列定居點展開軍事行動。哈馬斯的軍事行動規模雖不大,卻惹惱了以色列,一場針對巴勒斯坦名為“鑄鉛運動”的軍事行動隨即開始。
《新》:兩者重返談判桌,達成新的停火協議可能嗎?
伊:以色列和哈馬斯在去年6月份達成的停火協議實屬不易。去年5月份,我第一次去巴勒斯坦時,哈馬斯的主要領導人向我透露了當時的談判進程,我也向他們建議弱化對以色列的強硬態度。一系列曲折反復,終于達成共識,但沒有簽署任何文字資料。但這份協議只勉強維持了5個月的安寧,期間哈馬斯主力部隊卡桑旅停止了對以色列定居點的侵擾,但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卻并沒有感到緊張局勢有絲毫緩解。尤其是以色列去年11月4日采取的行動更加使巴勒斯坦人感覺受到欺騙,舊債新賬,一股新的怨恨在他們心中升起。這就是為什么在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展開新一輪軍事行動前,在未能達成新一輪停火協議的情況下,巴勒斯坦方面準備接受歐洲及穆斯林國家觀察員介入此事。但是巴勒斯坦對以色列的估計仍不足。目前正值以色列大選之時,對于候選人來說,與其與哈馬斯開始新一輪的停火談判,還不如直接采取軍事行動,結束哈馬斯的騷擾,這會更為他們的選舉加分。
《新》:在當前局勢下,會發生什么?
伊:總體來講,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比預想的還要糟糕,即目前哈馬斯的領導人被撤職,重返混亂局面,派系紛爭,民兵組織東山再起;第二種可能,巴以之間會展開新一輪談判,但是中間人不一定是埃及,某種程度因為埃及“辦事不力”,以色列對巴勒斯坦軍事行動之前,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曾對哈馬斯有過言語冒犯。
《新》:如果不是埃及,那哪個國家最有可能成為中間國?
伊:在哈馬斯眼中,最信得過的伙伴非土耳其莫數。土耳其一直與哈馬斯的關系融洽,同時也與以色列保持著不錯的關系。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如果土耳其做調停人,會從中獲益。如果調停成功,土耳其的政治影響力就會加分,勢必會推進他們的歐盟計劃進程。除此之外,還有一國也很有可能,這就是卡塔爾。卡塔爾一直與哈馬斯保持著良好的關系,但有一點制約因素,卡塔爾同埃及一樣是阿拉伯聯盟中的一員,在此種情況下,可能無力與埃及爭鋒并擔當調停國。
編譯: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