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多人這樣形容保險銷售人員,巧用三寸不爛之舌死纏爛打,說得客戶心煩意亂,客戶最后往往花錢買個清凈了事。
我們知道,保險是人人都需要的東西,但如果一個銷售人員賣出這種好東西是建立在“死纏爛打”的基礎上,迫使客戶不得不買個“清凈”,那么,即使這個銷售人員賣出再多的保險,他也不會是一個合格的專業人士。
很多銷售人員仍然以為保險銷售就是一種說服藝術,他們往往會將險種的特點和利益用一,二,三,四的方式說出來,而不管客戶對這個羅列有什么真實的看法和感受。有統計顯示,在銷售中有一個叫做“80%綜合癥”的玩意:當買賣雙方相遇80%是賣方首先開腔,80%的時間是賣方在陳述,陳述內容的80%是有關產品的優點而與客戶的興趣無關。
如果你也感染了“80%綜合癥”,喜歡在客戶面前喋喋不休地炫耀自己的口才,請立即反?。耗悴皇且粋€播音員,靠說話的多少和音質的好壞,否則你在專業的銷售領域將難以為繼。
一個專業的銷售人員應該盡力去完善和豐滿客戶的概念,將自己提供的關于產品和服務的信息與客戶概念聯系起來,而具體提供什么信息,提供多少信息,則取決于客戶概念。客戶的概念是存儲在自己的大腦中的,銷售人員應該做的是“挖掘”這些概念。
要挖掘處于客戶內心深處或明晰或模糊的“概念”,銷售人員需要體現的專業狀態是“正確地問、正確地聽和正確地說”。
挖掘客戶概念從“正確地問”開始,一般有四種提問方式:確認提問,新資訊提問,態度提問和承諾提問。
確認提問
確認提問的目的是證實已有信息的準確性,發現已有信息的不準確性。
使用確認提問的竅門在于明確簡潔,使對方能夠簡單地用“是”或者“不是”來回答。在展示產品和服務資料之前使用確認提問,可以尋找到產品與客戶概念之間的共同點。
例如:李先生,按照我們的預約,今天您是要詳細了解一下分紅保險的具體例證,是嗎?
新資訊提問
新資訊提問的目的是更新信息,填補空白,獲取客戶概念中的一些圖景。
使用新資訊提問的竅門在于緊接著確認提問,當你發現遺漏了具體信息或者信息有差異時,當你得到一個對確認提問意想不到的回答時,趕緊使用新資訊提問。
例如:李先生,您以前對個人財務規劃的認識是怎樣的呢?您的那些好經驗可以讓我分享嗎?
態度提問
態度提問的目的是探詢客戶對某種事物的態度和為人處事的價值觀。
在需要啟發客戶進行感性或理性的討論的時候,使用態度提問。比如想獲得客戶對某個產品或者服務的感覺,更深刻理解隱藏在新資訊背后的東西的時候,用態度提問最合適。
例如:李先生,從個人理財的角度來說,儲蓄利率太低了,股市風險太大了,您怎樣認識它們與個人理財的關系?
承諾提問
承諾提問的目的是弄清楚客戶處于決策地圖中的哪一環,并促使銷售向更高層次邁進。
當銷售人員想知道正在進行的銷售已經到了哪一步的時候,當銷售人員決定下一步還要做些什么的時候,使用承諾提問是最好的方法。承諾提問運用于拜訪的結束階段非常有效,能使銷售人員清楚自己目前的位置和下一步的運動方向。
例如,李先生,聽了您的理財規劃意見和經驗,真是受益不淺。這樣,我來利用保險也幫您做一份理財計劃書,您看什么時候我們再就這個問題碰面?
使用這四種提問方式應該圍繞一個明確的目標,即獲得客戶不斷升級的承諾。
“正確地聽”是銷售人員在與客戶的交流過程中,不要以為所有的東西都是程序化的過程,而應該在與客戶的交流中,積極參與,并捕捉對自己有幫助的信息。
“正確地聽”要求銷售人員擅用眼睛和耳朵。
客戶在面對一個提供給他的問題時,往往在正式回答前有短短幾秒鐘的停頓時間,這個時候,專業的銷售人員一定要從對方的肢體語言和表情捕獲更多的信息。但請注意的是,不要用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客戶。
擅用耳朵是指善于傾聽,世界上偉大的銷售人員和商人都是善于傾聽的人。一個作家在描繪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時說:他就像一只老貓頭鷹,說得少,聽得多:聽得多,說得更少,說得更少,聽得更多。
在傾聽的時候,除非萬不得已,不要隨意打斷客戶的話題:在傾聽的時候,一定要顯示出對客戶的話題有濃厚的興趣:在傾聽的時候,不要用消極的肢體語言向客戶表明:我累了,我對你的話題實在沒有興趣……
“正確地說”,前面提出的“80%綜合癥”已經說明了問題。再次提醒的是,銷售人員出門去拜訪客戶,不是要去和客戶進行“辯論賽”,也不是要去比較誰的專業知識更豐厚,要知道,沒有一個人愿意在輸了辯論賽后還愿意在你這里購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