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是原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在那個時代曾有過很多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繪畫藝術。在蘇聯時代社會主義現實藝術作品形式很有趣的,可惜當時并沒有人注意到這些畫。在最近幾年卻發展迅速,西方的收藏者與投資者都看好蘇聯時期的現實主義作品,開始了一股收藏熱。但在那些日子里,對這樣的要求忽冷忽熱,大量高質量的蘇聯繪畫迅速地銷聲匿跡,就如同陽光下的雪一樣融化掉了。在幾年里,人們懷疑是否還有像樣的作品被保留下來,因為到2005年時,已經幾乎看不到這些作品了。就算這些畫還存在,可能已經有五十年之久了,不大可能會從新的蘇聯時代共和國出口這些畫了。
一位荷蘭藝術家,當他第一次看到了蘇聯時期社會主義現實畫派的作品,坦白說,他真的并不喜歡這些畫作。列寧的畫像在前蘇聯到處都是,讓一個外國藝術家感到可怕而且討厭。但后來這位藝術家改變了態度,他明白了自己是通過西方與蘇聯解體后的宣傳系統棱鏡在看這些畫,將這些畫看成了怪物。他痛感自己的失誤之,沒有用藝術和藝術家的眼光來看待這些作品。也許是成長在前蘇聯時代的人,能很看好這些畫。于是這位荷蘭藝術家決定要更近一步仔細觀瞧這些畫,試著要去理解其中的藝術價值。
驚人的是,這時他開始理解這些畫作的美。這些蘇聯時代的藝術家受到人們責備,是因為他們畫出了現代人稱之為“垃圾”的畫。但必須要研究的是,撥開表面去探查深處,那些畫家所隱藏的熱情與那種極有創意的構思,這才是發現這種社會主義現實作品美麗之處的秘密。就這樣,這位荷蘭畫家發現自己這些藝術作品同步了。今天,他的家里充滿了列寧的畫像,仍然在繼續去搜尋著那些名畫,去把它們買回到家中。
誠然,在一方面,這些作品反映了統治者如何尋求去控制他的臣民;在另一方面,我們能看到藝術家試圖要做出個人的創造性。歷史提醒我們,列寧失敗了,沒有實現他的夢想,但藝術作品本身卻揭示了至少列寧有一些良好的意愿。
斯大林在尋求利用藝術作為政治工具,他要藝術減低到人們用此學會共產主義新原理而已,去顯示更好現實的可能性。
初時,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作品,是蘇聯政治中心的藝術與文學分支,是蘇聯作家建立起來的。
在1932年實行社會主義實踐中,需要現實主義藝術家描繪一個積極的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可信的真實符號。但在斯大林死后(1953年),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實踐在蘇聯中心主義下漸漸成了越來越放松,通常說來,保持了相當強勢,直到1980年代中期的“解凍”時期。
最著名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解釋,是阿勒克山德·杰拉西莫夫的定義:“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在形式上是藝術,在內容上是社會主義。”
“它來源于生活中的樂觀主義,”杰拉西繼續解釋說,“還有是一種教育角色,通過畫面來實現。”
但如果你仔細研究這些畫,你將發現它與現實主義處處矛盾。說實話,可從沒看到這樣更能扯的畫了。比如說,你怎么能看到如此真情,蘇聯第一位宇航員加加林(1934-1968),這位人類進入太空的第一人,在受到列寧(1870-1924)的接見,這不是天大的笑話?當列寧去世時,加加林還沒有出生呢。列寧怎么能無處不在啊?這幅畫不是在告訴人們現實主義,而是政治無處不在。
藝術家必須去描繪一個奇妙的新世界,而這個世界是革命之后才有的。在藝術學校的每一天,學生們都需要畫列寧,去得到他們的獎學金或者薪水。在早期日子里,很多藝術家從理智上支持革命,也許你與我還加入了1917年的紅軍。在圍繞著1917年時期,總是熱情地做畫。就算在十年之后,這種熱情并未淹滅。
在1950年代,兩代畫同時存在著,既有政治革命題材,也有日常現實主義生活畫面。那些大規模的革命題材的畫是為政府大樓預備的,而真實生活的畫則是在家里墻上掛的。在真實生活中,卻沒有市場來銷售這些畫,因為從根本,統治者控制了整個進程。當談到列寧的畫像時,似乎只有一條作品原則:越大越好。這是因為這些畫都是掛在政府大樓里的。如果哪位藝術家成功地做畫,被認作是一幅列寧的杰出畫像,他可能會被授予列寧獎章。但斯大林時代的現實作品則是寂寞無人問津,在艱苦度日。上百萬人被逮捕與殺害,在斯大林時代末期,當時的形勢如此之壞,已經無法再用畫來描述輝煌的新世界了。這就是為什么在1960與1970年代繪畫的不同之處,更加具有溫柔氣氛。
社會主義現實派轉成了一種浪漫風格,一種對殘酷現實的逃避。很多畫作開始于回歸17世紀的風景畫,在內容上是一部田園詩。他們顯示了列寧放松與夢想的和諧生活,每個人,包括審查人員,都要有一個和平的夢想,這樣這類藝術被創造出來了。
到了1970年代,每一個人,包括那些查檢人員,都知道政治畫作沒與現實主義沒有聯系。到了那時,很多畫家開始走自己的路,畫出的列寧是一位和藹父親的形象,而不再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1917年革命的真實歷史事件,再一次變得時髦起來,因為這種題材很安全,沒有抵毀現實政治。但這種社會現實主義畫出的是過去,而不是輝煌的未來。
從這些畫作中挖掘出有力的證據,列寧常常被畫成一個呆板的畫面,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好像當時人們是在強力壓制下,他們用幽默來說事。也許是這些藝術家不自覺地生活三個陌生的系統里,發現一種路子去畫列寧,以走出對稱與模板形式。藝術上很完美,但沒有靈魂,甚至這種形式(現實主義畫作)都是固定的。到了這種統治末期,在七十年之后,你看到了在表現革命畫作中更多的自由,因為藝術家開始更多地表達他們自己的個性。然而,多數專家抱怨說,其實那些畫作,比起早期作品來,質量更弱。它更多的只是形式,這時質量開始縮水了。
始于1990年代,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繪畫開始出口到歐洲,尤其是送到了倫敦。在那時,歐洲的藝術商人一次可以將成百件畫作裝箱,甚至他們自己開著汽車大搖大擺回去。每件畫作他們收購時還不足一百美元,那些現實主義大師們的作品,常常在運輸過程中被嚴重地損壞了,還有也是因為在早期,作家做畫時都用的是廉價的畫布與顏料。
那一代社會主義現實派畫家幾乎已經消失殆盡。很多人已經過世了。少數人仍然活著,毫不懷疑,一些人已經窮困潦倒,丟了他們的畫作收集。
現在倫敦的各個畫廊里,蘇聯時期的社會主義現實派畫作,都標價最高,尤其是,1965年以前的畫,那都成了天價。因為過了那個時期,有更豐富的社會主義現實派畫家,或者是現代藝術繪畫,這就是為什么后來這些畫的標價更穩,甚至有所下降。
今天,這些繪畫藝術作品,是歷史上的社會主義現實派。生活真的既不悠閑也不幸福,當然就不和諧,當時蘇聯領導人只是要這種形式。但沒有一個人能否認,在今天我們生活的暴力與不可預測的世界里,這些畫給人們帶來了平靜與美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