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召開,北京市正式命名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主峰名為仰山,“仰山”這一當地傳統地名得以保留,更與北京的另一處景觀“景山”名稱相呼應。這一命名暗合了《詩經》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詩句,并聯合構成“景仰”一詞,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對稱、平衡、和諧的意蘊。而在百年前,晚清御窯廠有位畫師徐照已將“景仰”一詞嵌合在自己的名字之中了。在晚清眾多的淺絳畫師中,程門、金品卿、王少維以高超的畫藝蜚聲淺絳瓷壇,而另一些畫藝高超的瓷畫師由于流傳作品及歷史留存資料較少則鮮為人知,徐照便是其中之一。從目前發現的實物看,徐照的落款很是復雜。有“徐照”、“仰山”、“景山”、“徐仰照”、“徐景照”、“石樵山人”等。據此,我們認為此人有三個名:徐照、徐仰照、徐景照;有兩個字:仰山、景山;一個號:石樵山人。
縱觀徐照的作品,以山水居多,其山水多仿米家父子,煙雨迷離?;B仿沈周,清新脫俗。
北宋米芾(1051—約1108年),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遷居襄陽,有“米襄陽”之稱。他獨創山水畫中的“米家云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筆墨作云霧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錯落的濃墨、焦墨、橫點、點簇來再現層層山頭,常使煙樹掩映中有風雨迷離的深意,煙云出沒,巒氣逼人,煙云掩映,樹木簡略,妙于熏染,世稱“米點”,為后世許多畫家所傾慕,爭相仿效。其子米友仁(1086—1165年,一說1074—1153年)也是宋代杰出書畫家,字元暉,一字尹仁,小名寅哥、鰲鰲兒、虎兒,自稱懶拙老人。工書善畫,承其父法,稍加己意,略有所變。他和其父米芾,均為收藏家、鑒賞家。其山水畫,墨鉤細云,滿紙浮動,山勢迤邐,隱現出沒,林木蕭疏,屋宇虛曠,烘鎖點染,有風雨云煙之勢,固有“米點山水”、“米氏云山”、“米家山”的獨特稱譽。世稱其父子二人為“二米”,或“大小米”。
從傳世作品看,徐照非常崇拜米家山水,在瓷器上的創作也秉承了米家山水之風,題詞也往往是直抒胸臆。筆者曾收集到一個作于光緒七年(1881年)的無蓋粥罐,一面繪山水,一面繪人物。山水一面用橫點渲染山峰,給人于迷離之感,題款“煙水煙山煙樹昏,茅齋深處米家村”(圖1)。人物一面繪漁樵二翁,題款“釣得金漁聊望老”(圖2),人物怡然自得,畫工十分老到。
而圖3這對山水帽筒,則是仿沈周之法,氣勢沉雄蒼郁。其中一只帽筒上題詩為:“白日林堂雜樹陰,青苔縈轉路深深,屐聲鳴谷人來處,不會新茶定會琴。仿沈石田法作于昌浦,弟仰山寫?!奔t色印章“徐照”。這首詩起初以為是徐照所作,可是在程門作品上也見到了該詩,只是有幾字之別,看來,此詩應另有作者。另一只帽筒題款為:“月卿庚兄先生大人清玩,云氣沉山,月光映水。辛巳清和日寫于珠山讀畫草堂之南軒。石樵山人識?!奔t色印章“徐照”??记迨?,清末有一位封疆大吏張凱嵩(1820—1886年),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字云卿,又字月卿,道光進士,歷任廣西左江道、廣西巡撫等職,曾督兵鎮壓陽朔等地農民反清起義。同治五年(1866年)率兵追擊太平軍余部汪海洋部,同治六年任云貴總督。因畏懼民變,三疏請罷職,不準,遂以規避職責褫職。光緒六年(1880年)起授通政使參議,后任貴州巡撫,光緒十年調云南巡撫,奏請開設五金總局,招商開礦。不久,奉令與內閣學士周德潤勘察中越邊界,后病死。
此帽筒也作于1881年(光緒七年),這一年張凱嵩為四川按察使。從題款看,淺絳彩瓷在當時的一大用途就是達官貴人、文人雅士贈賀之用。
作為瓷畫大家,徐照不僅在山水畫方面有極高的造詣,其花鳥畫的造型藝術也可謂登峰造極。這對花鳥帽筒上繪三只鳥兒(圖4),作者抓住了三只鳥兒顧盼的瞬間,以靜求動,配合幾枝老梅,營造了一片寧靜的氣氛。更為奇絕的是,兩只帽筒上的花鳥圖案不同,但放在一起卻左右呼應,形成一幅連貫的畫面。左邊的花枝向下傾斜延伸,使氣脈延長,一氣貫穿到右邊一只帽筒之上。右邊的老梅斜著向上方延伸,既承接了左邊帽筒花枝的延伸,又使整個畫面形成了一幅“大三角”構圖,呈現出一種自然的均衡美。三只鳥兒也互相顧盼,形成一種和諧。這種“非對稱式均衡”的構圖方式,通過氣脈布置統領全局,將氣機包裹在畫面之中,其內在結構的合理與謹嚴,令人覺得一筆一劃都難以移易。
自然美的極致是“靜穆幽深”,這既是中國詩的至高境界,也是中國畫的至高境界。徐照正是通過花的走勢、鳥的布置,將“靜穆幽深”的境界通過瓷畫表現出來,給人一種如詩的感覺。這對花鳥帽筒的題款也和畫意配合得相得益彰,左邊一只題款為:“葉隨彩筆參差長,花逐輕風次第開”,右邊一只為“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詩情畫意,躍然瓷上。
作為御廠畫師,徐照和景德鎮地方官員關系也非常密切,寧波友人藏有一對徐照的花鳥帽筒(圖5),為當時景德鎮四品官員黃衍之定制,徐照和黃衍之的名字都赫然在目。
程門、金品卿、王少維、汪藩、任煥章等淺絳瓷畫大家的作品近年來已得到廣大收藏愛好者的認同,價格扶搖直上,程、金、王三大家的一對帽筒價格已在15萬元左右。而徐照這位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瓷畫師,就其藝術水準來說,是不遜三大家的。尤其是他的山水,直逼程門。但目前其作品的市場價位還較低,和其在淺絳瓷畫史上的地位很不相稱,應該說遠未達到其應有的價位。相信不久以后,收藏者們會給徐照一個公允的評價。



責編 雨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