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xù)重感冒中,腦袋比平常都大了十倍,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感冒病菌也真會選地方,全沖腦袋去了,好像都以腦袋為窩集中在那了。小時候,感冒時覺得腦袋出奇的重,總會想,干脆找個電鉆,在腦袋上鉆一個孔,將里面的感冒菌和濁氣一起統(tǒng)統(tǒng)放出來,還原一個清晰,通透的腦袋。當(dāng)然知道這是不可能,頂著超重的腦袋,怎么也得熬夠天數(shù),感冒才會好。
除了感冒時想腦袋上開孔外,以前胡亂想的東西也不少,這些胡亂想的不合情理,也沒有道理,但在好長一段時間里還是沒能避開。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小時候如果單獨被放在一個房間里,尤其是晚上,會感覺到特別的恐懼。如果那個房間里空無一物,其恐懼感還沒有房間里有東西來得更甚至。房間中每個關(guān)閉著的小空間都是恐懼的來源。特別是衣柜或另外一扇門,總會覺得門后有怪物躲著,就算不是怪物,那個看不到的空間肯定有什么東西,在自己不注意或睡著了的時候出來驚嚇自己。
這種恐懼是很實在的,雖然明知道那個門后面什么都沒有,就是害怕。要讓這種恐懼消除的辦法,只有去將那門打開,看清楚門后其實什么怪物都沒有。可哪怕是看清楚了,門在關(guān)上之后,那份恐懼又會出現(xiàn)。懲罰一個孩子,讓孩子單獨在一個封閉的空間,也算是很厲害的了。出發(fā)點或許是想讓孩子單獨呆著,會好好反思自己做錯了的事,卻忽略了封閉空間帶給孩子的恐懼感。
至于是什么時候開始不再害怕周圍關(guān)著的空間已經(jīng)不記得,我想應(yīng)該是長大了吧,明白和懂得了之后,恐懼感也就消失了。對于一個未知的空間,能幻想的多是恐怖的東西,是會傷害自己的妖怪,為什么不會幻想那些空間里有的可能是蛋糕、玩具、糖果呢?看來我們從小還是習(xí)慣,對未知、看不到的東西的猜想都是從最壞想起。
這種習(xí)慣也伴隨了成長。當(dāng)需要面對不可知的東西時,總是想到最壞的可能。小時候讓人害怕的具體的門和封閉的空間已經(jīng)不存在,好像生活中讓人恐懼的東西依然沒有減少。不同的年紀(jì)在為不同的東西害怕著,而解除害怕的途徑依然還是只有一條,了解,明白,知道。未知和不明白依然是恐懼的源頭,當(dāng)有什么事的時候。最先想到的就是知道來龍去脈,清楚明白因果,才可以知道什么是有害的,什么最可能傷害到人,也才懂得怎么去面對和處理、
沒有了具體的門,可無形的門還有許多,門后到底是什么還是只能猜想,依然帶給人恐懼感。突然想到了那句話,不明真相的群眾,因為不明才想明白,才想將那門打開。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無形的門存在,我們的觀察和思維,正是要開啟那一扇扇的門。有能打開的,也有打不開的,更有本已打開后又被關(guān)上的門。和想在腦袋上鉆孔一樣,當(dāng)感覺到有門時,就想將那門打開,看清楚門外是什么?方可消除因關(guān)閉而產(chǎn)生的一切聯(lián)想,和最壞的猜測。
編輯:夕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