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太郎(Taro Gomi)日本兒童圖畫書的奇葩
“創作圖畫書讓我永遠也不會覺得厭倦,這太不可思議了.我還沒有遇到比圖畫書更有意思的東西!”
編輯 馬小小
大師之路
隨著《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本圖畫書的暢銷,五味太郎這個名字也被越來越多的中國讀者所熟知。而無論在日文里還是在中文里,五味太郎都是一個讓人過目不忘的名字。小時候因為這個名字,他還沒少受過嘲笑,因為“五味”與日文里的“垃圾”發音相同。但后來五味太郎還真的聞名天下了,他成了日本童書界最具創意的圖畫書作家。
五味太郎1945年8月20日出生于日本東京。畢業于桑澤設計研究所工業設計科。曾從事過工業設計、印刷美術圖案設計工業27歲時開始創作圖畫書,至今已出版了三百多本創意獨特、色彩鮮艷明亮、構圖現代的圖畫書。有人說他是一位“打破了童書著色、設計常識,以實驗、獨創風格獲得了上至大人下至幼兒廣泛支持”的圖畫書作家。這話雖然長了一點,但并不夸張,擁有豐沛創作力的五味太郎雖然三十多年來已經出版了三百多本圖畫書,可他一天都沒有停止過革新的嘗試,他把每一本圖畫書都當成了一次實驗。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他一直在尋找惟有圖畫書才能表現出來的可能性。五味太郎除了圖畫書的創作工作,在散文、服裝設計、幼兒雜志的出版編輯、動畫卡通的制作等領域也十分活躍,而且有數十冊的作品已經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世界許多國家出版。《誰吃掉了?》《藏在誰那兒呢?》獲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小牛的春天》獲意大利波隆那國際圖畫書原畫展獎,自傳《時而少年》獲2000年第二十二屆路旁之石文學獎。他的讀者層非常廣泛,從嬰兒一直到成人,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是日本在海外知名度最高的圖畫書作家。

閱讀經典《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一條鱷魚患了蛀牙,去看牙醫: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而診所里的牙醫也在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鱷魚看到牙醫嚇得叫出了聲:啊!牙醫看到鱷魚嚇得叫出了聲:啊!鱷色看著椅子:我一定得去嗎?牙醫看著鱷魚:我一定得去嗎?鱷魚坐到了椅子上:我好害怕。牙醫拿起了牙鉆:我好害怕。鱷魚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勇敢。牙醫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勇敢。鱷魚被牙鉆鉆痛了:哎喲!牙醫的手被鱷魚的嘴咬痛了:哎喲!鱷魚又張大了嘴巴:不用太久……牙醫又把手伸進了鱷魚的嘴巴:不用太久……
總算是補好了,鱷魚“喲”了一聲,牙醫“喲”了一聲。
鱷魚給牙醫行了個禮:多謝您啦!明年再見。牙醫給鱷魚還了個禮:多謝您啦!明年再見。可走出診所的鱷魚卻在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見到他……牙醫在窗口看著鱷魚也在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見到他……
鱷魚說:所以我一定不要忘記刷牙。牙醫說:所以你一定不要忘記刷牙。
媽媽讀吧
琳琳媽說《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鱷魚在刷牙!嗯,不錯!看到這本書的第一眼我就決定把這個故事講給女兒聽,如果還能教教女兒自己刷牙,那我就省事多了!故事說著:“牙齒好痛!”女兒同情地點點頭,“可是要勇敢呀!要像我一樣勇敢!”看到最后一頁,醫生對著鱷魚說“所以你一定不要忘記刷牙”的時候。女兒馬上起身,“對呀!每天要刷牙,我要自己刷牙,可是,媽媽,我要草莓的味道……”“嗯,我知道啦,等一下就去買有草莓味道的牙膏啦!”這就是我和寶貝女兒認識五味太郎的第一天。
強強媽說《鯨魚》
這本書看似簡單,但卻畫面精美,意義雋永。非常愛它的畫,那色彩一直印在我的腦海里。而故事敘述到最后,那出人意料的答案,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非常回味。念給小孩聽,不做過多的解釋,讓故事在他心中沉淀;有一天也許他會懂。念給自己聽,學習以更寬廣的角度,對待世間的人事物。
若琳媽說《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鱷魚:“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牙醫:“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鱷魚:“啊!”牙醫:“啊!”……相同的場景、相同的句子卻表達了害怕牙醫的鱷魚與害怕鱷魚的牙醫截然相反的心理。
大人看起來好像什么都不怕,所以當孩子發現,醫生也害怕病人的時候,終于松口氣,把兩顆大門牙笑出嘴唇外面來,還有點兒得意和發現小秘密的愜意。爸爸媽媽扮演牙醫是最好不過的了,孩子嘛,當然是“我一定不要忘記刷牙”的鱷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