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T考試是“全國出國培訓備選人員外語考試”(Business Foreign Language Test的英文縮寫),它是由國家外國專家局主管,測試出國培訓人員外語實際應用水平的國家級考試,是國家外專局對出國人員進行管理和質量控制的必要手段。改革開放后,為更好地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經驗,我國先后選派大批領導干部、專業技術人員和高級管理人員到國外進行培訓。但是,外派人員中有相當部分的人不具備相應的外語聽說能力,達不到預期培訓目的。
為改變這一狀況,國家外國專家局早在1985年就設立了BFT考試制度,分別有英語、德語、日語和俄語四個語種和高級、中級、初級三個級別。被派出國培訓的人員只有通過BFT考試,才能獲得資格。為保證考試質量,國家外專局請來外語專家組成考試委員會,并與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建立了聯系,引進國外通行的命題方式,使BFT考試直接與國際接軌。
1998年夏,國家外專局在機構改革中針對政府、企業、金融部門對各類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特別是加速培養一大批高層次、國際化專門人才的需要,決定重新恢復國家外專局培訓中心,并內設外語考試部,專門負責BFT考試工作,以適應出國(境)培訓工作的需要。機構調整后,國家外專局多次強調,要嚴把外語關,中長期培訓人員及隨團翻譯,BFT不及格者一律不批準出國培訓。
BFT英語考試每年進行兩次,安排在每年的1月及7月舉行,日語、德語及俄語考試每年舉行1次,安排在7月舉行。新的BFT考試分聽、說、讀、寫4個方面。如果只參加其中一門科目的考生,成績合格者可獲得單科合格證。相對于托福等其他外語類的考試而言,BFT強調的是外語的實際應用能力。獲得BFT高級合格證者,其個人資料將存入全國出國培訓備選人員庫,國家外國專家局在執行國家派遣的中、長期出國項目時,將從中優先挑選。
根據人事部人辦職[1994]3號文件《關于通過BFT考試的人員可免予專業技術外語考試的通知》的規定,BFT考試成績可作為評定職稱依據,并逐漸成為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招工、招干的參考標準。同時BFT以其完善科學的測試體系已成為國有大中企業、外資、合資企業人力資源測評的重要手段。
目前,國家外專局在全國范圍內設立有省、區、市BFT考試領導小組和考試培訓中心。據統計,23年來,全國已有14萬多人次參加了BFT考試,而且考試規模逐年擴大,考試質量不斷提高。
可能有人要問,現在的考試種類這么多,選考哪一種不一樣?其實每個領域都有它自己的特點。BFT考試從其教材的編寫開始,就是從實際出發,建立在符合出國培訓人員學習的基礎之上。
被選派出國培訓的人員一般都是中青年,其中很多已是領導干部,帶著翻譯出國,外國人不會理解。因此,領導干部參加BFT培訓考試,由此產生的不僅是合格的證書,受用終生,更重要的是給人一種現代化干部的形象和與國際接軌的素質、能力的體現。一些原來默默無聞的普通人也可由此走上一條體現自身人生價值的成功之路。BFT除了在出國(境)培訓和互訪、國際學術交流和國際合作方面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外,在國內外語人才的培養和選拔、職稱評定和干部素質培養等,都顯示出了它很好的社會功能和效用。
引進國外智力,包括“請進來”和“走出去”兩種方式。近年來,我國每年引進國(境)外各類專家、技術人員40多萬人次,派出去培訓人員約4萬人次。所引進的是國外的一切文明成果。這就要求出國培訓人員不僅要懂得專業知識,也要會外國語言,以便同人家交流。掌握外語水平能力的高低,不僅反映出這個人的水平能力,還反映出與國外接軌和思想開放程度。
為配合好中央的人才戰略,利用好國內國際兩種人才智力資源,國家外專局除繼續積極推行BFT考試、服務于國家計劃內的派出培訓工作外,還希望各級引智部門充分認識提高外語水平的重要性,把BFT作為引智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共同將BFT考試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