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
在亞馬遜熱帶叢林中,生活著一種能倒著飛翔的鳥——蜂鳥。而它們從前是不會倒著飛的,因為蜂鳥家族中有一條規定。飛行中只準向前不準后退。
一次飛行中。森林突然失火。蜂鳥們卻繼續向前飛,結果慘死在烈火中。一只蜂鳥動搖了,它試圖往后退,鳥王指揮其他蜂鳥攻擊它,可是有些鳥沒有聽從指令,跟著這只鳥往后退。于是,它們存活下來,延續了家族的生命。
美孚石油的創始人洛克菲勒經過一番艱辛的努力,終于開創出了自己的事業。但他52歲時就身患多種疾病,無法正常工作。是繼續“搏”還是馬上“退”?洛克菲勒聽從了醫生的忠告,選擇了后者。他到大自然中靜心頤養,逐漸恢復了健康,并一直活到92歲。他這一“退”,退出另一番精彩人生。
啟示:在人的一生中。要面臨諸多“搏”與“退”的選擇。想要跨過這道坎,關鍵在于量力而行。如果精力和體力確實不濟。那就不妨學一學蜂鳥和洛克菲勒,適時而退。也許你“退”下來心不甘情不愿,但要記住世界上有兩種東西最寶貴:一是青春,二是健康。如果說前者沒法留住,那么后者卻能自己把握。
燦海薦自《現代健康報》
事實證明,與周圍缺乏團結和溝通,只會令人裹足不前。
在20世紀30年代,英國送奶公司送到訂戶門口的牛奶,既不加蓋子,也不封口,因此,麻雀和紅襟鳥可以很容易地喝到凝固在奶瓶上層的奶油皮。
后來。牛奶公司為防止鳥兒偷食,就把奶瓶口用錫箔紙封起來。沒想到,20年后,英國的麻雀全都學會了用嘴把奶瓶的錫箔紙啄開。繼續偷吃它們喜愛的奶油皮。
然而,同樣是20年,紅襟鳥卻一直沒學會這種方法。自然,它們也沒有美味的奶油皮可吃了。
這種現象引起了生物學家的興趣,他們對這兩種鳥兒進行研究,從解剖的結果看,它們的生理結構沒有很大區別,但為什么這兩種鳥在進化上卻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原來,這與它們的生活習性有很大的關系。
麻雀是群居的鳥類,常常一起行動。當某只麻雀發現啄破錫箔紙就可以吃到奶油皮后,它就會教會別的麻雀。而紅襟鳥則喜獨居,它們圈地為王,溝通僅止于求偶和對于侵犯者的驅逐,因此,就算某只紅襟鳥發現啄破錫箔紙可以吃到奶油皮,其他同伴也無法知曉。
一剪梅薦自《家庭》
趙盛基
“一失足成千古恨”,這是古訓。而我要講的是與之背道而馳的事情,這些事情都是因為失誤而成就了偉大。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樂”也。
20世紀40年代以前。患上肺結核意味著死亡。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期探索也沒有找到對付它的好辦法。弗萊明也是研究者之一。1928年夏,他外出度假,把實驗室里培養皿中正在生長著細菌的事忘了。3周后,當他回到實驗室時。發現一個與空氣意外接觸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長出了一團青綠色霉菌。可貴的是。他沒有將其扔掉,而是繼續深入研究,并將菌種提供給病理學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學家錢恩進行研究。最終提取出了青霉素晶體。至今。青霉素已經挽救了千千萬萬人的生命。1945年。弗萊明、弗洛里和錢恩因此而共同榮獲了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田中耕一,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日本公司小職員。1985年,他的工作是利用各種材料測量蛋白質的質量。有一次,他不小心把丙三醇倒入了鈷中。他是個細心人,他仔細觀察了失誤后的現象,竟意外地發現了可以異常吸收激光的物質。田中苦笑道:“真是無心插柳柳成陰,一次失誤卻創造了震驚世界的發明。真有些難以啟齒。”但是。就是那次難以啟齒的失誤,奠定了他成功的基礎,他也因此而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5000多年前的一天,古埃及國王胡夫宴請賓客。廚房里,有位小幫工不慎將油盒碰落到炭灰里。他擔心被發現遭到訓斥,就趁人不注意將混有油脂的炭灰弄到了廚房外面。當他回來洗手時,意外地發現手洗得特別光滑干凈,于是他就請其他幾個人也來試試。果然大家的手也洗得很光滑干凈。這件事被國王知道了。他命令手下人按照這個方法,制造沾有油脂的炭灰用來洗手。肥皂由此而誕生了。
生活或者工作中會出現許多失誤,失誤能導致失敗,也能造就成功,關鍵是我們以什么態度對待失誤。以沮喪、失敗的態度對待就是失敗,以利用失誤、轉化失誤的態度對待或許就會成功,就會成為樂事。還可能會光照千秋,彪炳史冊。
李蘇杰薦自《潮州日報》
西夏
朋友拿了一個算命游戲來測驗我:“請各用兩個字的詞語來形容下列事物:狗、貓、鼠、咖啡、海洋。不可以思考太久,請用直覺回答。”
我拿了筆在紙上寫下:狗——忠實;貓——溫暖;鼠——勤勞;咖啡——享受:海洋——壯闊。答案揭曉,他說:“狗,代表自己的性格;貓,代表你對朋友和伙伴的感想;鼠,代表你的敵人;咖啡是你的性愛感覺;海洋是你的人生觀。”
我看了答案后莞爾一笑。我忠實?也不一定啦!但我喜歡當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我自己養貓,對貓沒有任何負面印象。所有被我列入朋友和伙伴的人。確實都是溫暖的。
敵人嘛,人生在世難免會有一些。也不知為什么,就是有人會看我們不順眼,在網絡世界。不少人喜歡躲在暗處亂“咬”。像老鼠一樣。
人生在世,如果能活得“波瀾壯闊”,把性和愛當成享受,也就死而無憾了。“你這個人還挺樂觀的,對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用負面的形容詞嘛!”朋友說。
其實,我不算是個天性樂觀的人,做每件事之前,我通常會假設事情最糟糕的一面:如果失敗了,我該怎么辦呢?如果最糟糕的結果擺在我面前仍然擔負得起的話,我才會去想要怎么執行。
在我看來,與其擔憂未來。不如享受一些小小的、確定的幸福。冬日的陽光是幸福,和朋友相聚是幸福。好好吃一頓飯是幸福,看一場電影也是幸福。
聶勇薦自《襄樊晚報》
佚名
有一位富有的英國男爵叫菲茨杰拉德。他只有一個孩子,是個男孩。菲茨杰拉德的獨子是他父母的最愛和驕傲。可就在兒子還小的時候,他的媽媽死了。父子倆變得更加親密。這期間,菲茨杰拉德變得更加富有。他收藏了價值連城的世界著名藝術家的畫。可就在他喪妻兩年之后。菲茨杰拉德的兒子也病倒夭折了。多年后,菲茨杰拉德在去世之前。他慎重地寫了遺囑。指導如何處理他留下的財富。他要求把他所有昂貴的藏畫做一次拍賣。這些畫價值幾百萬美元。所以遍及歐洲的許多有錢人都趕來參加拍賣。
然而,在所有有價值的畫中,有一幅是當地不知名畫家所畫的,價格便宜,質量也差。這就是菲茨杰拉德獨子的畫。菲茨杰拉德囑咐。在拍賣其他昂貴的畫之前,先拍他兒子的這幅畫。可這幅畫實在是太差,沒有人想買它。最后。菲茨杰拉德的一位老仆人只用了幾美元就買下了這幅難看的畫,因為老仆人認識并喜歡菲茨杰拉德的兒子。
這時。就在他們準備繼續拍賣其他價值連城的畫之前。一位律師大聲地朗讀了菲茨杰拉德的遺囑。菲茨杰拉德寫道:“無論誰買了我兒子的畫,就獲得了我擁有的一切。拍賣到此結束。”這位真心愛菲茨杰拉德兒子的老仆人得到了一切!所有菲茨杰拉德的昂貴的藝術品、金錢、房子、土地,這仆人都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