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蘭
小時候我第一個知道的陌生城市就是邯鄲,我總想去一趟邯鄲,哪怕一次,僅一次或是只停留一天,甚至是半天我就心滿意足了。
五十年代初我剛上小學四年級,程鷹是我的同桌,最親密的朋友。我們都是生在灰蒙蒙、漆黑黑的舊中國,好容易盼來了撥開烏云見太陽,我們才有機會進學校念書,好像一步登天似的,尤其是女孩子。我們被稱為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小主人,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常被稱為祖國的第二代。這些話像一首歌,每天聽著,唱著。似懂非懂的我們,懷著幸福的心情,真像朵朵鮮花綻放著。笑容滿面。課堂上還或多或少地帶一點老學究似的搖頭晃腦的朗朗讀書聲,充滿校園。大家的課外活動豐富多彩,少年球是師生的共同愛好。在運動場上你爭我奪、生龍活虎,顯得那么生機勃勃;歌聲悠揚,委婉動聽。腰鼓隊、大秧歌、霸王鞭的練習使人汗流夾背,精神昂揚,學校就是百花園,學生就是姹紫嫣紅的朵朵小花,享受著陽光的沐浴,享受著雨露的滋潤,幸福地成長。
我與程鷹同桌三年。她的個子矮小,頭發稀疏,臉色灰白,是個顯得干癟的小女孩。她不善言談,我們一起參加各項課外活動,一起讀《卓婭和舒拉的故事》,常常以卓婭的精神互相鼓勵,一起進步。
手工課每人一小方塊白色的十字布,用花花綠綠的線繡成各種圖案。我們把繡得不算精細的手絹互相贈送,表示我們永以為好也!一塊糖咬成兩半各吃半塊,一把蠶豆兩人分,一起手拉手來上學,一個到校早了,一定在校門口耐心等待另一個的到來。有的同學嫉妒,于是冷言冷語諷刺,我們并不在意。老師說,我們倆像孟良與焦贊,孟不離焦,焦不離孟,因此在評語里出現了,團結同學不廣泛的字句,我們并不在乎,只能證明我倆牢不可破的友誼。
那天清晨太陽好像忘記了自己的職責,遲遲不肯露頭,仿佛睡起懶覺。天漸漸地變成漆黑一片,我到學校時沒有見到她,一時間轟隆隆的雷聲震耳欲聾,刺眼的閃電從厚厚的烏云中掙扎出來。顯示它的威風。無情的狂風暴雨好像從天上潑了下來,直打到我的頭上、身上,我成了落湯雞,鞋子也進了水,我在恐懼中期盼著她的到來。急匆匆的上課鈴聲像戰鼓催著我立即上戰場似的打斷了我的思緒。等來的是她的父親,他說,你快上課去吧,她不來上學了。我細細地琢磨這句話的含義,想問個究竟,沒等我開口,已經不見了他的身影。我像一棵小樹,任憑暴風雨的推推搡搡,不知所措,極不情愿地走進教室。
老師幽默地講課,逗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我沒心思聽。老師的提問。我只能支支吾吾地應付著。老師說我學壞了,他哪里知道我的心思啊!我猜想她可能生病了,可她不至于這么嬌氣,也許和家里人鬧別扭了,她一向性情溫和,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耽誤課程的,我的腦海好像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
終于聽到她的消息,原來她去了邯鄲紡織廠當了一名工人(本來上學曉又虛報歲數)。程鷹這朵小花過早地離開春天的百花園,一夜之間由一棵小樹苗融入到茫茫林海,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家庭的貧困,她不得不選擇離開學校。她臨走的那天,我哭得像個淚人,她不斷地用那十字繡的手絹為我擦著眼淚,她安慰我說,是邯鄲的工廠來招工,不敢錯過機會,以后我們再聯系。
那些日子我心不在焉,神情恍惚,痛苦的思念折磨著我,她平時對我的安慰、幫助,填補了我的精神空虛、孤獨和寂寞。
兩個月過去了,我聽到了她的消息,家里收到寄回來的20元錢,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春節又寄回50元,家里可以過個富富裕裕的大年了,按現在的說法已經脫貧了。而程鷹既是家里的頂梁柱,也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我為她驕傲。老師曾經勸我說,干脆你也去邯鄲,既可以掙錢,又和好朋友在一起。我想朋友固然重要,上學更重要。后來由于我的家庭變故,顛簸流離,我們失去了聯系。但是程鷹在我的心里沒有消失,邯鄲在我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邯鄲是我永遠的牽掛。那年邢臺大地震,波及天津,我正在給學生上課,而教室又是百年的老樓,墻壁像核桃酥一樣搖晃著,又像今天年輕人跳的街舞,扭來扭去的,雖然沒有街舞的剛勁、優美,但是震驚、恐懼困擾著我們。我和孩子們好像在大搖籃里,搖啊,搖的,我帶著極度的驚恐,帶領學生向樓下跑去,生怕學生發生不測。站在本來空蕩的校園中間,一時間擠滿了師生。我判斷可能是地震,后來才知道地震的確切地點是邢臺,我的心咚咚地跳著,好像要從嘴里蹦出來似的,因為邯鄲離邢臺更近,受到的影響會更嚴重。不知道她家遭受損失的嚴重程度,她個人的安危如何,這么大的事情怎么讓人不擔心呢!那時我們分別已經將近二十年之久,我暗暗地為她祈禱。
九十年代初在一個旅游區,我碰見一伙說天津話的人,覺得格外親切,就和他們搭訕起來,他們說他們是天津的根,支援邯鄲建設,全廠干部工人連鍋端,于是他們都落戶在邯鄲,天津入都住在一起,好像一個部落,有自己的學校,有菜市場,關上門就是一家人,所以鄉音沒改,生活習慣不變,自稱為天津村。程鷹就是支援邯鄲建設的一員,我猜想她可能就是天津村的人。
前幾天我到邢臺辦事,這是我盼望已久、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趁我的身體還允許的時候,可以了卻我的愿望。我提早兩天出發,先到了邯鄲。聽人說叢臺公園,既有古跡,又有很多人參加鍛煉,我興沖沖來到叢臺公園。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寬大的面積、古老的建筑都深深地吸引著我。更引我注目的是那些參加鍛煉的人群,有兩鬢斑白的老年人,有的剛剛步入暮年的人,五顏六色的服裝,給古老的公園增添了色彩,一陣陣歡歌笑語映襯著城市人的快樂心情,迪斯科的音樂節奏鮮明,鏗鏘有力,灌滿整個空間,黑壓壓的一片男男女女,自由自在地舞著,各自展示著風采,什么是幸福,自由就是幸福,我在人們的中間穿越,抒發我快樂的心情,但是我沒忘了端詳每一個人的面龐,我企圖能發現我熟悉的面孔,但是我也早有思想準備,我要見的那個人很難出現,我還是不愿意放棄這次寶貴的機會。舞跳完了,我謝絕了人們的挽留,繼續我的路程。
我邊走邊想,按照她的學習成績,在廣大工人當中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了,再加上她的堅強性格,不怕吃苦,堅韌不拔的精神,應該早就當干部了,那樣她會輕松很多。可是文革對干部又很不利,她會不會受到沖擊。能不能挺得住。這時我又不想讓她當干部。雖然過得清苦一些,總還可以平安地度日。假如能找到她我一定要問個明白。
這時公園里的一個亭子里,一位老者拉胡琴聲打斷了我的思緒,間或說幾句天津話,使我又看到了希望。也許邯鄲真有個天津村,真的鄉音未改,老者的幾句話證明了天津村存在的可能性。我三步并做兩步行,開口詢問,老者熱情地和我握手,有問必答。他說邯鄲的天津人很多,我來邯鄲已經三十多年,鄉音未改。但是居住的也很分散,沒有聽說過有天津村,我想找的人也很不容易找到,他還笑我是大海里撈針,難啊!由于時間不允許,只好帶著遺憾離開。
我們分別將近六十年,如今我們都已經年過古稀,我與她無緣相見,可是我沒有放棄對她的思念。京劇里的“孟焦”身經百戰,立下汗馬功勞,到了洪洋洞才雙雙死去,他們沒有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是做到同年同月同日死,這也算緣分吧。而我們這對“孟焦”卻過早地分開,天各一方,確實是處于無奈,她是我永遠的牽掛,相信她一定也同樣思念我,當年的別離給我們留下了終生遺憾。
雖然我們沒有相見的機會,我衷心地祝福她無論是大款、大官,還是貧民;無論是子孫滿堂,還是孤獨一人,都要過得快樂,生活要有情趣,心胸要寬廣,有健康的身體就是幸福。我們共同朝著這個方向生活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