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玲
四月上期“交際天地”刊登的《做個文明有禮的小客人》教會了我們做一名有禮貌、講文明的小客人。那別人到你家來作客,你知道怎樣讓客人“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嗎?
情景回放
周日,家里只有張小小一人在做作業,媽媽的好友李阿姨過來串門。下面是他們的對話——
張小小(熱情地):李阿姨,您進來坐。我媽媽加班呢,過一會兒就回來了。您好久沒來串門了!
李阿姨:是啊,最近家里、廠里的事比較多。
張小小(關切地):哦,聽我媽媽說,今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您的服裝生意也陷入了困境。您可要想開一點,多注意身體啊!
李阿姨(臉色不太好):是有一點兒,謝謝關心。
張小小:李阿姨,聽我媽媽說,您年輕的時候學習成績很好。要不是因為家里窮而輟學的話,考上大學肯定是小菜一碟。
李阿姨(唉聲嘆氣):都是“老皇歷”了。
張小小(一時找不到話題,為了不冷場,她抬起腕上的手表):阿姨您看看,這是媽媽送我的生日禮物。我同學說是地攤貨,氣死我了!您幫我看看它的質量。
李阿姨(面露難色):我對手表不太了解……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了幾句話后,李阿姨就告辭了,走時有些不高興。張小小很納悶:我對李阿姨這么熱情,她為什么還一臉不高興呢?
豆豆點評
熱情待客,懂得主動跟客人聊天,這很不錯。但是,如果張小小再知道一些待客聊天的“小竅門”,那客人一定會“高興而來,滿意而歸”的!
多聊喜,少聊憂
★★★★★
客人到你家來或是親戚朋友見面,多聊高興的事情,氣氛自然會融洽起來。大家一起樂呵呵的,即使有煩心事,心情也會愉悅,話匣子也會打開。煩心的事會令人憂愁,惹人難過,破壞和諧的氣氛。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心情不爽,聊天自然會“掉鏈子”。
多聊近,少聊遠
★★★
有客來訪,聊聊近況或者新近發生的事情,可以互相增進了解,增添情意,溝通也會更加暢快無阻。對于時間過長,估計對方已經難以回憶的事情,盡量少聊或者不提,這樣才有利于聊天順利進行。
多聊熟,少聊生
★★★★
“術業有專攻”,每個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客人來訪,你要多聊一些他們熟悉的、感興趣的話題,這樣才能激發他們聊天的興趣,讓他們覺得輕松愉快,有話可說。
●上面例子中的李阿姨正為生意發愁呢,張小小卻“哪壺不開提哪壺”,這不是給李阿姨心里添堵嗎?難怪她臉色會不好!
小提醒 你不提煩心事,但你不能保證客人不提煩心事呀!遇到這種情況,你可要主動為他分憂喲!
●張小小和李阿姨并非同輩,對她的過去也只是道聽途說,況且李阿姨對輟學的事一直耿耿于懷,時間又過去這么久了,你跟她舊事重提,聊天當然難以進行。
●李阿姨是做服裝生意的,對手表這行很生疏。張小小不跟她聊服裝的話題,卻問她對手表的看法,聊天效果能有保證嗎?
想必通過張小小的例子,你也長見識了吧?下次有客來訪,記得要實踐一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