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玲
● 女兒的講述
我叫劉文穎,今年17歲,是一名高二的學生。我心里很亂、很煩,因為今天我又和媽媽吵架了。在我的心目中,媽媽簡直壞透了。有時候,我真懷疑她是不是我的親媽媽。
我非常討厭過假期,因為每次我都不能過一天好日子。媽媽簡直就是“幽靈”,整天圍著我轉。每天早上叫我起床的是她,逼我喝牛奶的是她,拽我鋼琴考級的是她,拉我去不同老師家補課的也是她。我的假期過得比平時上課還要忙。我想看會兒電視,她就一個勁兒地在我耳邊嘮叨:誰家的孩子又考上清華了,誰家的孩子鋼琴又過了幾級……非得煩的你把電視關掉了她才罷休,但馬上她又會催我去練琴。她一天到晚只會讓我學這學那,根本不給我自由。開學后,好友們一個勁兒抱怨我:“一個假期都找不到你,你到哪兒去了?也不跟我們說一聲?!蔽抑缓萌鲋e說我去外婆家了。
平時我稍有不從,她就責罵我;我嘟囔煩,她就說考上大學就好了??晌乙呀洸幌嘈潘?,上初中那會兒她說考上重點高中就好了,可現在她不還是老樣子?她撒謊,她是騙子……
我最怕媽媽不滿的眼神,我總讓她失望。其實不是我成心氣她,是她凡事都要事無巨細地提要求。在家里的每一刻都在受煎熬。別人都怕開學,我則盼著開學,因為開學了,我才能夠放松下來,覺得自己終于可以呼吸到自由的空氣了。盡管學校沒有家里的條件好,但是,沒人在我耳邊一個勁兒聒噪的感覺真是太棒了。
可媽媽還是會每天打電話來,問我在學校做了什么事,有沒有好好看書,老師開了什么新課程……每一件事都要匯報,煩都要煩死。如果我回答的聲音不夠響亮,她馬上就會不滿,難聽的話劈頭就來。每次我一接她的電話就心煩異常。
最近,班上有個男生給我寫情書。媽媽知道這件事后,根本不聽我的解釋,也不和我溝通,上來就是一通“獅吼”。她粗暴地對我說:“小小年紀,你究竟懂什么是愛情?父母這么辛苦,算是白忙了。”我多么想對媽媽說:“媽媽,請您看看我。您的孩子已經長大了,不是小孩子了。我知道你們對我的期望,我也一直在努力。我現在也不想談戀愛。我知道未成熟的果實不甜。”可是,她從來不給我說話的機會。
有一次母親節,老師要求我們回家向媽媽表白“我愛你”。雖然這是一個任務,但是我非常高興有這個向媽媽表白的機會?;氐郊?,媽媽正在做飯。我蹭到媽媽的身邊,說:“媽,我愛你!”沒有反應。我以為是我的聲音太小,又大聲地說了一遍。媽媽的手停頓了一下,接著又嘮叨起來:“這孩子,今兒個怎么了?你要真是愛我,就抓緊點兒時間去練會兒琴,等你爸回來又該吃飯了。一天就知道讓我操心,你要少給我找點事兒就好了!”我趕緊逃到鋼琴旁邊,心卻冷了下來。她怎么一點兒反應都沒有?她只會讓我學習、練琴、上補習班、參加奧數比賽……我覺得我能做的惟一讓她高興的事就是她讓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她不讓我做的事,我就堅決不能去做。
我很羨慕樓上的曉琳,她可以向她的媽媽撒嬌,而且不會被媽媽逼著去學這學那……每次,大家表揚曉琳,曉琳媽媽都會很自豪。而我的媽媽呢?每次鄰居的阿姨、奶奶夸我“漂亮”、“愛學習”、“有獨立能力”的時候,媽媽就會不屑地說:“那算什么本事!有本事考上北大、清華?!彼稽c兒也不顧及我的感受,只會打擊我,難道我在她心目中毫無價值可言?她讓我感覺很自卑。我的心被壓得好痛,感覺自己快要透不過氣來了……
● 母親的講述
我是劉文穎的母親,叫張慧,44歲,是一名企業會計。
作為家長,哪個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社會競爭那么激烈,要是孩子學習不好,今后怎么跟別人站在同一個高度競爭?能競爭過別人嗎?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等我們都老了,誰又能真正幫她一把呢?我們家的家境又很一般,她現在不奮斗,今后能出人頭地嗎?我們給她請家教、讓她鋼琴過級……還不是希望有一天,這些知識能幫她在競爭中獲勝!
她爸爸天天早出晚歸,還不就是為了給她創造好一點兒的條件嗎?要是只靠我們倆的死工資,能負擔得起這么大的開銷嗎?本來,孩子在起點上就比家庭條件好的孩子晚了一步。我們沒有能力讓孩子上好一點的學校,也沒錢讓孩子出國深造。我們不能讓她再落后別人太多。我不逼著她努力行嗎?我和孩子她爸早就商量好了,他主外,我主抓孩子的學習。我們一定要讓她考上名牌大學。
每次別人夸孩子“漂亮”、“腦子靈”、“愛學習”的時候,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樣的甜,但是我不能表現出來。因為我發現她現在很注意自己的形象,可能是因為孩子現在正處在青春期。這是一個很敏感的階段,我不希望她分心。最近,老師又向我反映她們班上有個男生對她表示好感了,我很擔心她陷進去。明年就該高考了,她要是在這個緊要關頭出點兒差錯,還能考上名牌大學嗎?我能不著急嗎?我能不對她兇嗎?一失足成千古恨,她今后要走多少彎路呀!我和她爸爸這么多年的心血不就白費了。我們都認為,等她考上了好的學校、有了好的工作,幸福、快樂都會接踵而來的?,F在暫時的犧牲都是值得的!
我覺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她好。但是,她不理解我,認為我“打著愛的幌子”逼她,說我是“幽靈”。聽了這些,我多么寒心呀!辛辛苦苦地為她,得來的竟然是這么一句話!我應該怎么辦呢?
● 心靈解碼
和劉文穎一樣,在現在一些學生的心目中,母親的形象并不是慈愛的,而是非常嚴厲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母親愛孩子往往愛得很瘋狂。因為“孩子是我生的”,母親往往把自己對孩子的責任看得過于沉重,所以表現出來就是愛之切切,又恨之切切。孩子在感覺到母親關心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來自母親的強大壓力。
平時在家里,大多數孩子都是由媽媽負責管的,母親生活的“重中之重”就是孩子。這種“高投入”的背后,往往有一個很高的期望值,甚至試圖讓孩子去實現一些很難達到的目標,但結果往往是母親為孩子付出了許多精力、物力,孩子卻達不到要求。在這種情況之下,母親面對孩子時,感情就會很復雜,一方面她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又對孩子產生出一種強烈的不滿,甚至生出“恨鐵不成鋼”的怨恨來。這種負面的情緒很容易傳遞給孩子。孩子作為一個未成年的個體,無論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沒有發育成熟,無法承載過高的期望,更無法承載由此帶來的母親的不滿和怨恨,同時,孩子又無法去調節母親的這種期望,只能很被動地接受一切。
孩子腦海中出現“壞媽媽”的形象時,應該是有著不同程度的恐懼的,最起碼有著強烈的不滿。將媽媽變“壞”的過程,就是一個孩子目睹媽媽的言行、接受相關信息,然后按照自己的取向把感覺表達出來的過程。母親不可能不想讓孩子快樂,但很多母親覺得為了孩子成功可以暫時犧牲快樂、犧牲自由。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認為生活就是競爭,競爭就是犧牲快樂。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很難享受生活,也往往接受不了競爭中的失敗,很難成為媽媽心目中真正的“好孩子”。
作為母親,應該時刻保持一份理智,愛一定要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融洽的母子關系。教育是有規律的,不能瘋狂,瘋狂只能帶來悲劇。教育孩子,必須“以人為本”,應該“發現孩子,解放孩子”。調查表明,母親的心理狀態不好,其培養的孩子智能上再出色,也不可能是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如果僅會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那只具有一半的母親資格。同理,女兒也不能只抱怨代溝,天塹一定要變通途。別忘了母親也曾經是女兒,而女人又是情感至上的動物。最理想的母女關系應該像情人,彼此在靈魂上平等,洗清偽善世俗下的母女面孔,二者的關系才會和諧美麗。
責編/王 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