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穎
摘要:目前,“英語教學”在我國各級教育體系中已經越來越受關注,尤其是在初等教育中施行“英語教學”的討論更為熱烈。“幼兒英語教學”,它是對幼兒進行英語語言的訓練,旨在培養幼兒聽說英語的興趣,促進幼兒認知、記憶、想象等能力的協調發展。本文旨在對幼兒園英語教學的目標、教學原則和特點、如何科學地、適當地開展“英語教學”,做些探討。
關鍵詞:幼兒英語教學;目的;教學法
“幼兒英語教學”自上世紀末逐漸開展以來,已成為我國各地幼兒園的教學“熱點”,但由于開展倉促,缺少相關的理論指導,各幼兒園又各自為政,缺乏相互的探討和交流。對其質疑的聲音不斷。剔除其明顯的“功利”或商業因素,其備受重視不是沒有緣由的。英語學習持續升溫,這個“熱”現象跟當前的全球化大背景有關。英語是國際常用、通用語言,讓幼兒從小接觸英語,培養學前兒童的世界觀和世界意識,為其將來了解世界,走向世界,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
1 幼兒園開展“英語教學”的目標
學前兒童英語教育是除母語外的第二語言的啟蒙教育,旨為培養幼兒學習接受英語的興趣,重點培養幼兒英語語言的聽、說能力,把英語教育寓于游戲、情境中,進一步促進幼兒英語交際能力的發展。
學前兒童英語教育的目標是:通過開設幼兒英語課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愿望,提高對英語的感知度、敏感性,使幼兒初步具備簡單的英語模仿能力和聽說等交際能力,能大膽、自信地用所學過的英語進行交談與表現自己,同時也是幼兒對中西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向往,促進幼兒的國際化發展需求,為他們日后的英語學習和跨文化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對幼兒園“英語教學”的原則和特點
2.1 教學原則
教學原則是在教學工作所必須遵循的一般原理或準則。它是從實踐中形成的,學前兒童英語教育雖然還處于不斷探索和研究的階段,但教師在展開英語教學活動的同時也要遵循一定的教育理念和原則,缺少原則和方法的理論支持所進行的教學活動是盲目的、經不起推敲的。幼兒英語教學活動要從幼兒英語教學的目的出發,遵循幼兒英語教學的客觀規律,結合幼兒生長生活以及學習和接受新鮮事物的特點。
2.2 教學特點
教學上要充分考慮學前兒童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合理選擇和安排教學活動內容和方式,充分考慮其認知水平,興趣程度,實際需要等方面。幼兒英語教學活動應調動一切手段,組織設計生動活潑的英語學習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學,在游戲中學,在環境中學、在玩玩樂樂、不知不覺中自然習得英語。
3 教學法探究
3.1 課堂用語教學
英語課堂教學語言是一種以口頭形式為主,書面語與體態語等配合或綜合運用的特殊語言系統。教師既通過它來敘述、講解知識,組織、指揮教學活動,又用它來開發智力、感染情緒,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它既是一種工作手段,也是對學生進行聽力和口語訓練的內容和方式。
首先, 純英教學。老師要使用淺顯、簡短、易懂的英語進行組織教學,“Slow and simple English is good English”。要使用頻率較高的用語,同時在使用時也要觀察學生的反應,以做出適當的合理的調整。盡量培養幼兒的英語聽說習慣,用英語來組織課堂教學。讓幼兒從小養成聽說英語的習慣,以培養幼兒的英語思維。其次,口語表達和肢體動作等相結合。在學前教育階段,學生的聽力水平還很有局限性,所以教師在進行英語表達及做出指令的同時,如果能配以適當的優美、大方的肢體動作,同時配合以實物、圖片、簡筆畫、眼神、表情形象生動地描述和講解。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將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3.2 游戲教學
游戲能活躍課堂氣氛,排除幼兒學習語言的心理壓力,當幼兒處在這種比較輕松活潑的氛圍中時,就較容易克服語言學習上的焦慮情緒,在游戲中孩子會感到放松,注意力被吸引到游戲的趣味中,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目標語言。
首先,觀察與關注。英語游戲中要觀察幼兒對游戲的材料是否感興趣、要觀察幼兒游戲的玩法是否正確、要觀察幼兒的情緒與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尤其是要觀察他們的聽說練習情況是否遵守游戲規則、要觀察幼兒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情況。其次,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游戲中教師為幼兒創造豐富的有針對性的環境是幼兒游戲的支持者;教師在游戲中通常以角色的身份參與游戲中,是幼兒游戲的合作者;當幼兒遇到問題和困難時,教師給予及時、適當的幫助,是幼兒游戲的引導者。游戲中的這種以幼兒為中心,充分尊重幼兒自由游戲權力的平等及和諧的師生關系,消除了課堂教學中的那種緊張的氛圍,為幼兒學習英語營造了良好的心理環境,以利于幼兒去自主地學習和自然地習得,使幼兒較自如地實現由“知”到“行”的轉化。再次,總結評價。一輪游戲結束時,教師適時對游戲進行總結評價,既是對幼兒的表現、游戲過程和游戲結果的一種總結,也是教師觀察幼兒、了解游戲進程、改進游戲指導策略、總結游戲操作成功和失敗的重要手段。
3.3 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運用了將視、聽、說融為一體的這一手段,把幼兒的注意力、興趣引導到學習對象上,進而使幼兒對學習對象獲得深刻、完整的理解,并易于鞏固。情景教學法集直觀性、啟發性、形象性、情感性于一身,有效解決了幼兒在英語學習中厭學等諸多問題,有助于幼兒英語互動能力的培養。將幼兒置于情景之中,通過某種氣氛的感染,讓他們在自覺和不自覺的狀態中去看、去聽、去說、去感受,是提高英語教學實效的一條重要途徑。如:關于問路和指路的教學,可先通過可以移動的畫面進行問路和指路的教學。用桌椅擺成街道,在不同的位置設立不同的地點。如, school, hospital, cinema, shop, car factory, bus stop, police station…讓幼兒實際去體會如何問路,學習“where is the way to…?”。
4 結語
學前英語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教育體制發展到一定程度和水平的產物,它的存在和發展有一定的合理性。學前兒童英語教學作為與小學英語相銜接的重要階段,已經日益成為家長、教師以及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學前教育作為兒童基礎教育的啟蒙階段,更要承擔起放眼世界,展望未來的人才培養使命。因此就要求我們在學前教育中積極開展英語教育活動,讓幼兒從小接觸英語,培養學前兒童的世界觀和世界意識,為其將來了解世界,走向世界,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
參考文獻
[1]強海燕,趙琳.1998 《中外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楊文.2006《幼兒英語教學法》.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3]盛德仁.2002《英語教與學新模式》.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王斌華.2003《雙語教育與雙語教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5]肖惜1999 《英語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簡明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