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加拿大、日本、德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陶短房 孫秀萍 青木●本報記者 王娜 王文●陳一
“中國經濟硬著陸將造成全球風險。”英國廣播公司(BBC)以及西方眾多媒體14日援引世界經濟論壇的《2009年全球風險》報告,把中國單獨放到標題上,作為可能拖累世界經濟的5大原因之首。中國經濟如果硬著陸當然不是好事,但如果真這樣,禍根也是西方主要經濟體購買力的轟然倒塌。中國正想盡辦法“保8”,避免西方一些人預言的最壞情況,而現在敢于站出來高呼“保增長”、“擴內需”的政府,在西方大國中一個也看不到。有的政府總想讓別國多出力、多出錢,美國財長保爾森甚至帶頭推卸責任,稱金融危機的源頭是中國高儲蓄率,給西方輿論帶了個壞頭。中國經濟現在有困難是不怕人說的,但中國從沒怨天尤人,更沒動向別國轉嫁困難的念頭,而且中國根本就沒到山窮水盡那一步。正如BBC也承認的那樣,“即使只有6%,中國的經濟增長也要比陷入衰退的英國和美國經濟好出許多”。
“中國經濟將拖累世界”?
BBC14日報道稱,將于1月28日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日前發出警告說,2009年世界將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是中國經濟出現嚴重放緩。中國經濟硬著陸可能會給中國國內帶來社會緊張,對全球金融系統造成壓力。報道援引這份報告的預測稱,2009年中國經濟增幅可能只有6%甚至更低,或將給脆弱的全球經濟帶來進一步打擊。BBC說,這一增長率要遠遠低于中國官方8%的目標,比世界銀行不久前預測的7.5%也要低許多,將對已經虛弱的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BBC稱,這可能成為中國自1990年以來經濟增長速度最慢的一個時期。報道同時承認,“即使只有6%,中國的經濟增長也要比陷入衰退的英國和美國經濟好出許多”。
“美國之音”稱,這份報告列出了2009年世界經濟面臨的五大風險:各國財政情況惡化、中國經濟硬著陸、世界資產價格下跌、各國管理不善和自然資源與氣候問題。報道援引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風險網絡部總監希安娜的話稱,在這五大風險中,“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影響最為嚴重”。《華爾街日報》稱,由于中國的經濟規模和作為美國主要債權國的地位,這份報告意味著,中國增長放緩將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損害,并將影響美元匯率和大宗商品價格。
13日中國公布的銀行貸款和貨幣供應量12月份都有上升,帶來14日中國滬指大漲3.52%。路透社稱中國經濟可能比大多數人預期的觸底反彈時間要快得多。但中國去年年底進出口連續兩個月下滑的數據被一些媒體看成“中國經濟拖累世界”的證據。英國《泰晤士報》14日稱,外貿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幫助中國變成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可是這一數據在去年12月出現大幅下滑,終結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長步伐。中國經濟硬著陸對于世界經濟和地緣政治穩定來說是一個“日益增加的危險因素”。《每日電訊報》也稱,經濟學家關于中國及其他新興經濟體將有助于支持陷入衰退全球經濟的希望已破滅,因為眾多數據顯示這些國家由于出口下降而很快就受到了打擊。
環球時報200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