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李瀟 ●本報記者 黃培昭 王 娜 ●王秀森
14日,巴以戰事進入第19天,一個令世界有些意外的人闖進了人們的視線。已經久未露“聲”的“恐怖大亨”拉登當天通過一家伊斯蘭網站發布新錄音帶,號召在加沙發動“圣戰”。這是拉登錄音自去年5月公開披露后再次出現。而巴以戰事在當天也進一步擴大。當天,數枚來自黎巴嫩的“喀秋莎”火箭彈落在以色列北部地區,以炮兵立即予以還擊,至少向黎巴嫩發射了4枚炮彈,同時出動武裝直升機進入黎巴嫩上空進行盤旋和偵察活動。在加沙,以軍到達了自發動地面攻勢以來所最深入的地點。此間媒體評論說,拉登的發言在這個節骨眼上出現,很可能會掀起新一輪的反對和仇恨美、以的浪潮。當天,玻利維亞宣布因加沙戰事而與以色列斷交。
拉登給巴以沖突添亂
在一份題為“圣戰召喚,阻止對加沙的入侵”、時長20分鐘的錄像中,拉登鼓動發動圣戰,重建“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這位“基地”領導人抨擊了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對于“以色列發起的的加沙戰爭”的態度,還“譴責阿拉伯國家政府阻止他們的人們參加解放巴勒斯坦的戰斗”。他同時提到了美國奧巴馬新政府面對全球經濟下滑可能采取的一些政策,以證明該錄像帶的制作日期。美國方面拒絕對這一錄音帶的真實性進行鑒定,但表示拉登想以此炒作并籌集資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隨后報道說,雖然無從證實錄像帶的真實性,但該錄像中拉登的聲音與此前發布的錄音帶聲音很像。CNN報道說,此前一天,美國總統布什接受采訪時還對最終抓獲拉登表示絕對有信心。CNN的報道援引曾處理“9·11”事務的美國前官員的話說,錄音帶在這個時候出現,對美國的新總統非常重要,因為它意味著拉登“仍在那里”。美國國家政策中心主席羅莫說,“這也提醒奧巴馬,他繼承了一些必須面對的麻煩”。
阿拉伯媒體評論說,這標志著拉登這位恐怖大亨在沉寂了半年多之后,又一次浮出水面,而且是在加沙戰事正酣這個節骨眼上,所以他的呼吁具有很強的感召力和煽動性,會掀起新一輪反對和仇恨美、以的浪潮。
對于當天的加沙戰況,阿拉伯媒體說,加沙正在進行戰事結束前的“最后搏殺”,而以色列對于是否擴大戰爭的規模也到了政治決斷的最后時刻。自13日凌晨開始,以色列空軍、海軍和地面火炮向加沙城發動了開戰以來最為猛烈的襲擊,而以陸軍特種部隊與城內的哈馬斯武裝人員發生激烈交火。特爾哈瓦地區數十棟建筑物被炸毀,而該地區也是以軍自發動地面攻勢以來所深入加沙市最遠的地點,距加沙城中心地帶只有1.6公里。
“中東在線”網站稱,以色列想在停火前造成“在軍事上對自己最為有利的局面”,哈馬斯的策略則是誘敵深入,在加沙城內埋下了很多的炸藥和地雷,“真正的肉搏戰還沒有到來”。
國際斡旋遇尷尬
阿拉伯聯盟主席穆薩14日稱,該聯盟定于本周五召開討論加沙沖突的緊急峰會,但22個成員國中只有14個成員國目前同意出席,未能達到召開緊急峰會所需條件——至少2/3成員國出席。該報道稱,阿拉伯國家在對待哈馬斯態度上存在分歧。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于13日抵達開羅,開始了其中東斡旋之行。潘基文14日在開羅重申呼吁巴以實施“快速而持久的停火”,并稱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可以再浪費了”。但阿拉伯媒體并不認為潘基文在緩解巴以沖突問題上能起到關鍵作用。
一位歐盟高級官員周三表示,在目前的戰爭條件下,歐盟同以色列雙邊關系升級的談判將凍結。歐盟委員會赴以色列代表團團長拉米羅·塞布賴恩表示:“我們需要研究暫停的時間,這要看沖突狀態如何結束,以色列如何成為歐盟的合作伙伴。”
傳美以分歧初現
在巴以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因為以以色列盟友的姿態出現,遭到來自世界各國的廣泛批評。然而日前有報道稱,奧爾默特的“自負”讓兩國之間出現裂痕。
英國《每日電訊報》13日以“奧爾默特打個響指,布什就會跑過來”為題報道說,奧爾默特周一講話時說,他給布什打了電話,要求他確保美國不要投票支持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案。他說:“我致電布什總統,他們告訴我他在費城進行演講。我說,‘我不在乎,我現在就要和他通話。然后他來接聽電話了。我告訴他,你們不能投贊成票。他隨即要求賴斯不要投贊成票。這讓賴斯非常難堪。”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科馬克隨后對奧氏的講話進行否認,稱奧爾默特的話“100%、完全、全部都是不正確的。”麥科馬克說,賴斯周三就已經決定不會投否決票。在布什總統同奧爾默特通話之前和之后,賴斯都和布什總統談過。麥科馬克稱:“我100%保證,她同總統的對話意思是她將要投棄權票。”
中東問題專家史蒂芬·史匹格將這段插曲描述為“以色列總理歷史上最糟糕的失言”。《耶路撒冷郵報》14日稱,人們普遍認為,奧爾默特的話表明了以色列對賴斯處理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方式的失望。也有媒體分析認為,美國和以色列在巴以沖突的問題上裂痕初現。但以色列官員表示,有關這一問題的爭執不會產生持久的影響,因為賴斯將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離任。▲
環球時報200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