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派記者 吳亞明
大陸海軍在亞丁灣護航臺灣商船,原本善事一樁,結果被島內有心人士污名化為“大陸趁機吃臺灣主權的豆腐”,引發政治口水戰。在這節骨眼上,美國在臺協會(AIT)暗示要插手護航臺船的一紙聲明,讓護航這個話題在臺灣變得更為敏感、復雜、詭譎。據臺灣東森新聞報道,受美方表態的影響,臺海軍似乎不再回避派軍艦護航的行動,甚至在14日的海軍“成功級”軍艦出海操演中,進行少見的艦對艦救援補給任務操演,展現遠洋護航能力。
大陸海軍為臺灣商船“宇善號”護航,消息傳出,島內輿論評價多積極、正面,不少臺灣民眾認為大陸是基于人道考慮,順手做善事。臺灣《中國時報》的文章還表示,這是兩岸分隔60年后的第一次,意義與影響深遠。但原本是單純的事件,卻被島內別有用心的人惡意發揮,親綠的《自由時報》認為這是“大陸在亞丁灣演紅色樣板戲”,目的是“借機把主權象征加諸臺灣之上”。這些惡意發揮給了臺灣相關部門很大壓力,臺灣“陸委會”就“澄清”說,“宇善號”是在利比里亞登記的,目前租給韓國人使用。
正紛紛擾擾之際,美國又來湊熱鬧。13日晚,美國在臺協會通過臺灣“中央社”發表聲明表示,曾與臺灣討論亞丁灣海盜問題,同時表明任何船只在任何地點遇險并要求協助,美國海軍“有責任”提供協助。“中央社”的報道稱,AIT新聞科長王樂仁表示,任何船只包括臺灣的商船,根據海洋法及國際慣例,遭到海盜攻擊的遇險船只,只要向美國海軍或鄰近船只發出求救訊號,他們都會提供協助。他還稱,聲明發表時機與中國海軍護航“宇善號”一事無關。王樂仁強調,AIT與臺當局討論的是對遇險船只的協助,并非美國海軍為臺灣商船提供護航保護。
對于美國在臺協會的表態,國民黨“立委”蔣孝嚴認為,美方聲明是暗示臺灣商船若有需要,不必求助于大陸,美國也可以協助護航,可以提供臺灣船只尋求國際保護的另一個“選項”。他還說,美方的聲明也代表并不認同臺灣自行派遣軍艦遠赴亞丁灣護航的做法。臺灣《聯合報》14日發表題為“臺船護航中共出手老美插手”的文章,認為美國上述聲明,是對臺灣上周針對護航問題連串講話的響應。
臺灣“總統府”方面則表示樂觀其成,并說這是美方“善意響應”。臺灣“總統府”相關人士稱,海盜是世界公罪,加上聯合國決議要求各國派艦護航,美方公開表達有責任提供協助,這是善意舉措,代表臺美溝通很順利。至于美方是否暗示“臺灣不必主動派艦前往亞丁灣”,“總統府”方面低調回應稱“派艦只是評估方案之一”,不愿證實該計劃是否已胎死腹中。臺灣“外交部”則不愿評論美方的聲明,但有官員表示,護航一事臺當局還在評估,這件事的影響層面涉及“國防”、“外交”、兩岸,需要全盤考慮。《中國時報》14日的文章則說,華盛頓消息人士透露,臺灣是否派遣軍艦前往索馬里海域護航一事,正與美方積極磋商當中,美方樂觀其成,但由于牽涉到兩岸及中美關系等,較為復雜。▲
環球時報200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