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涅斯特林格
這本書不同于一般的偵探小說,因為作者并沒有煞有介事地拎著一點懸念的線索,故意吊讀者的胃口。她只是饒有興味地講了一個在我們身邊發生的故事:被譽為“小思想家”的男孩達尼爾,為了把連連發生的失竊案弄個水落石出,為了盡快地將他的好朋友從冤辱的重重圍困中解救出來,展開了一系列的行動。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他們吧。
三個好伙伴
[奧地利]克?涅斯特林格 著
招風耳朵奧特爾,頭發又短又硬,像是一蓬火紅火紅的豬鬃。細高個兒,精瘦精瘦,密密麻麻的雀斑擠滿了他的臉,不過一點兒也不像翹鼻子小姑娘臉上的雀斑——那種金黃色的雀斑,細細密密的,挺可愛,誰看見都欣賞。不,奧特爾的雀斑是灰褐色的,看著就讓人聯想起英國種小花斑狗。甚至可以認為他跟油漆工最相像,仿佛他剛剛仰臉往天花板噴灑完灰褐色油漆,整張臉上濺上了斑斑點點。在奧特爾數不勝數的雀斑中,有兩個雀斑塊確實值得人們贊嘆:左臉頰一個雀斑塊非常顯眼,形狀簡直像非洲地圖,上頭找得到開羅和好望角。右臉頰有一個雀斑塊有大拇指甲那么大,模樣兒挺像顆心,凹進去的地方有一條小尾巴,所以更像是黑桃愛司。難怪全班同學都管他叫“黑桃愛司”,而從不喚他奧特爾。只有托馬斯一個總叫他“駱駝”,那是因為他的腿細長,膝蓋鼓凸起來。不過也就托馬斯一個這樣叫,別人并不跟著叫,誰都知道他跟奧特爾早就鬧翻了。
米哈艾爾也像奧特爾一樣又高又瘦,只是清一色淡褐皮膚,挺像是加了咖啡的牛奶。米哈艾爾的外公是地地道道的黑人,過去是駐奧地利的美軍士兵。他的母親當然就是個黑白混血兒,或者如有些人所說的,是一個半混血種。這樣,米哈艾爾當然也是個混血兒,或者如有些人所說的那樣,是個四分之一混血種。
米哈艾爾有一頭長長的卷發,一雙黑褐色的眼睛和一對毛茸茸的眉毛,那些小姑娘們公認他是頭號美男子。此外,米哈艾爾平常的穿著像是登臺演出:加花結的白襯衫,藍夾克衫,胸前小口袋插上塊小手絹,灰褲子兩條褶痕燙得筆挺。不錯,他有時也穿一身運動員服裝,罩一件又細又軟的白色羔皮短上衣。誰也不敢伸手去抓他的衣袖,生怕弄臟他的衣服,留下一排手指印。還有,他說話也跟別的孩子不一樣,簡直是出口成章。難怪德語老師總把他樹為全班的榜樣,常說米哈艾爾對祖國語言掌握得非常出色。全班同學都管他叫“先生”,甚至托馬斯也不例外。
達尼爾個兒并不突出,身體圓滾滾的,紅噴噴的面頰和一頭淡黃色的頭發,像小姑娘。他胖倒是很胖,可誰也沒有看見他比別人吃得多。他從不愿到外頭去溜達,臉色卻總是緋紅。他的學習成績比誰都好,不過誰也看不出他做作業特別用功,聽講特別專心。往常達尼爾總坐在座位上,雙眼半開半閉,出神地吮著手指,從旁看去,仿佛他就要打起瞌睡來,有時連老師們也以為他入睡了。
“醒醒,達尼爾!”老師們總是這樣親切地大聲提醒他。所有老師對班上成績拔尖的學生,態度都是很親切的。
每逢這種時候,達尼爾總是趕緊把手指從嘴巴里拿出來,低聲兒回答道:
“我沒睡,我在動腦筋!……”
他在想些什么,他從不對人說。要是有人問他想些什么,他總是支支吾吾地回答說:
“可不就是什么都想想唄。”
要不,他就這樣回答:
“我讓自己的思想自由馳騁,它們一會兒跳到這兒,一會兒蹦到那兒,我只是在一旁注意領會罷了。”
班上同學給達尼爾起了個雅號,叫作“思想家”。
思想家、先生、黑桃愛司三人是老朋友。他們一塊進幼兒園,一塊兒進小學,如今又一起在同一所中學的同一個班里學習。先生和黑桃愛司并排坐,思想家坐在他們的前一排,更確切地說是坐在黑桃愛司的前面。
1.作者生動細膩地描寫了三個性格鮮明的人物,怎么樣,你能畫出腦海中的他們嗎?試一試吧!
2.學著作者的寫法描述身邊同學的外貌,寫好以后讀給大家聽聽,看看像不像?
(沈中健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