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清
這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精美散文。“匆匆”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以此為題?匆匆,形容急急忙忙的樣子。文章以此為題,讓我們覺得時間像是長了腳一樣,去來十分的匆忙,給我們提出了關于珍惜時光的的問題,發(fā)人深思。讓我們研讀課文,仔細體味吧。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xiàn)在又到了哪里了呢?
[開篇用了三個排比句,出現(xiàn)了燕子、楊柳、桃花三種自然事物,列出了它們的去來、榮枯、開謝的三種自然現(xiàn)象,引出“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的思索,為下面具體描述“我”的八千多日子不知不覺消逝作了很好的鋪墊。]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緊承開頭,概寫“我”的八千多日子。作者生于1898年,寫作本文時1922年,算起來該是“八千多日子”。這“八千多日子”如同一滴水滴在時間的長河里,使得作者為年華的流逝而十分感傷。]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從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落落然跟著旋轉(zhuǎn)。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挽留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憐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著。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這是細寫。由概寫“八千多日子”悄悄溜走,進而描寫“我”一天的日常生活,從早到晚,從起身到洗手、吃飯,再到天黑上床,日子悄悄溜走、挽留不住,所以不免“嘆息”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子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zhuǎn)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連用六個問號,表達作者內(nèi)心“不能平”——決不能虛度日子,白走一遭。]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回應開頭,體味“我們?nèi)兆訛槭裁匆蝗ゲ粡头怠钡膬?nèi)涵:嘆時光流逝,恨碌碌無為,盼不再徘徊……]
全文以托物起興開篇,以點明題旨作結(jié)。主體部分,概寫——細寫——抒感,貫穿著對“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的思索,有回顧,有嘆息,有熱望。讀完此文,令人警醒:必須珍惜時光,切莫虛度。
(《匆匆》,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六年級下冊課文,作者是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