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靈敏
廣東獅子會秉承“我們服務”的理念,要求捐款的會員親自動手做志愿者,提供服務,親身體驗從尋找需求、進行選擇、籌款、執行、驗收回訪在內的一個完整的慈善行為,從而直接感受自己努力幫助他人改善世界的成果,“把老板改造成志愿者”。
提到慈善,人們就會想到捐款,一般的慈善機構,也往往是從社會上募款然后自己去做慈善,捐款的人一般并不參與具體的慈善活動。但成立于2002年4月的廣東獅子會,卻秉承“我們服務”的理念,要求捐款的會員親自動手做志愿者,提供服務,親身體驗從尋找需求、進行選擇、籌款、執行、驗收回訪在內的一個完整的慈善行為,從而直接感受自己努力幫助他人改善世界的成果。他們的一個不曾公開的口號就是“把老板改造成志愿者”。在國內的公益組織中,這一點絕無僅有。
2009年,廣東獅子會為7000例貧困的白內障患者做了白內障復明手術;為1500個孤兒提供了生活和精神上的幫助;臺灣“8·8”水災后5天,廣東獅子會就籌款300萬臺幣到高雄縣,并兩次派志愿者前往;在廣東全省送出5000臺盲人聲訊電話機,該電話機除了可撥打固定電話外,還可提供電臺節目、殘疾人法律法規、股票知識和行情等內容,需要電話機或讀書機的盲人,話機上還有盲文及有按鍵鏈接到聲訊服務臺;組織了有4萬名兒童參加的國家和平海報比賽。
除此之外,廣東獅子會堅持多元化的做法,“每天都在行動”,其活動的內容涉及多個領域:環保、扶貧、助學、賑災……
作為國際獅子會的一員,廣東獅子會借鑒和吸收了國際獅子會的管理模式、理念和精神,同時堅持獨立辦會。國際獅子會擁有130多萬分布全球的會員,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一個社會服務機構。作為一個超龐大的機構,獅子會能生存并持續發展了91年,其組織方式和管理規程自有眾多精妙所在。例如獅子會領導崗位的年度更換制,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讓追隨者成為領導者,也讓領導者學會角色轉換成為追隨者;像大會主席制,讓更多的成員擔負獨立組織項目的責任并得到更為充分的鍛煉。
對于獅子會會員來說。在這樣一個能人薈萃的地方,如何做好團隊的民主與凝聚、目標的確立與執行、崗位的分工與協作、角色的領導與被領導,都能找到極好的實踐和鍛煉的機會。
目前,廣東獅子會的會員以每月100A的規模在增加,而在其已有的1000多個會員中,有至少200人參與獅子會活動的時間超過了對本職工作的投入。很多獅子會會員,以前曾在不同時間、不同地方、以不同方式做著善事,而在認識獅子會后,才發現自己終于找到了組織,找到了可以安心信賴的“服務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