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峰
如今不少寶寶的心態經常處于“焦灼暴躁”的狀態中,這樣的狀態讓寶寶不快樂不幸福,干擾寶寶的心理成長,甚至會產生心理危機。因此,爸媽應該幫寶寶營建自己的和諧心態,因為是否擁有一個和諧的心態,關系到寶寶一生的幸福質量。
擁有足夠的運動量
現在寶寶都成了“腦力勞動者”。寶寶缺少適當的運動,生理上就會有不適感,生理上的不適感會轉化成心理的干擾因素,變成一種心理壓力。因此,寶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進行適當的運動。運動可以調養心理,宣泄不良心理的累積。
做個有準備的寶寶
有些寶寶應對自己的生活“游刃有余,樂在其中”,絲毫看不出有什么壓力,那是因為這些寶寶對自己每天的生活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一些厭煩生活的寶寶,常常是些“不會做準備,走一步看一步”的寶寶。這種不為生活做準備的做法,常常會在自己的生活過程中有“焦頭爛額”的感覺。所以,要從小幫助寶寶學會制訂計劃,培養時間觀念。
學會遵守公益規則
寶寶一定要學會遵守自己生活范圍內的一些公益規則,擁有個性是可以的,但個性化利益不能超越公共利益,不能損害公益。如果寶寶不遵守公益規則,就時時需要為自己的不良言行承擔壓力,這種壓力很折磨寶寶,甚至會“毀”寶寶。行為正直且能遵守公益規則的寶寶不會受到心理折磨。
要有耐心等待的習慣
寶寶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等待”的事情實在太多——生日需要等待;大人的承諾需要等待;夢想的實現需要等待。如果寶寶缺少等待意識,那么他的生活過程將充滿焦躁和不安,這多么累呀。
學會做一個樂觀的人
悲觀的寶寶只能看到事情的陰暗面,看不到陽光面。所以悲觀。悲觀的寶寶就不快樂。引導寶寶對待任何事情都能辯證地去看兩個面,并且要多看事件的陽光面,這樣心情就不至于糟糕不堪。一個樂觀的寶寶,永遠不會面臨心理的陡坡。
需要的時候堅決說“不”
寶寶對別人的一些要求,不好意思或者不敢去拒絕,結果卻影響了自己的心情。所以,寶寶應該學會對自己不能承受的要求堅決說“不”。學會了說“不”,就等于給自己的心理建立了一道防火墻。
擁有一顆寬容的心
有許多寶寶好生氣,生朋友的氣,生爸爸媽媽的氣,還生自己的氣,好像所有人包括自己都是自己的對頭。其實這是寶寶缺乏寬容心的表現,無法寬容別人和自己,就無法平靜自己。做一個寬容的人,寶寶就能生活在心平氣和的境地里,長久地擁有和諧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