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昌芹
科羅拉多州貝索特的特級幼兒教師珍妮弗·麗妮在女兒出生后不久就開始念書給她聽。開始時,嬰兒用嘴啃書皮,口水流到書頁上,珍妮弗對此非但不介意,而且還讓女兒抱著書睡覺。到了孩子滿一周歲時,她就喜歡上書了。當媽媽朗讀《雪孩子》和《跳舞的熊》的故事時,她就趴在媽媽的膝蓋上聽著,眼睛瞪得大大的。
珍妮弗·麗妮覺得朗讀是作為好父母的最值得擁有的秘訣之一。朗讀對孩子的頭腦與心靈影響的作用無可比擬,是幼兒啟蒙教育上的一個重要開端。
而且,珍妮弗·麗妮認為孩子們的收獲不僅僅是掌握了學習技巧,念書還使孩子們學會了分享和參與,也使得家庭成員能凝聚在一起,讓孩子們感到家人的愛。當她在全國各地學校和圖書館里念書給一群群孩子聽時,用不著招呼就會有孩子爬到她的身邊來,其他坐在地板上的孩子也會往前擠著簇擁到她的腳邊。
為了幫助你制訂出一個家庭讀書計劃,這里,珍妮弗·麗妮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和從其他參與主持文化教育課程的人那里得來的經驗,給大家一些啟發。
1、現在就開始
孩子讀書開始得越早越好。我在兒子漢森出生不久,就讀書給他聽了。在此后的幾年中,我給孩子念了一本又一本書。
到了漢森上幼兒園時,盡管他有嚴重的學習障礙,但他還是能自己讀書,最終,他的閱讀能力達到了正常孩子的水平。如今,學校的功課對他來說是件很難的事,但他對書愛不釋手,樂此不疲。對漢森來說,我知道這些年一直念書給他聽,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開始就給孩子朗讀,并且要使孩子養成高聲朗讀的習慣。多年前,我經常在晚上就寢前念書給孩子們聽,許多個夜晚,我們手捧著喜愛的書依偎在一起。孩子們——兒子、女兒,逐漸喜歡上了這段特殊的時光,他們還把自己喜歡的書中的段落背下來。有時,我們還一起大聲背誦。
把念書時間定在什么時候是無關緊要的——但每天至少和孩子們念15分鐘書,是大有益處的。因為它能使人們生活得更美好、更豐富、更充實。
2、全家都參與
除了聽母親念書以外,孩子們還喜歡別人念書給他們聽。在我幼年時,就有很多人念書給我聽:我父親、母親、哥哥、祖母、外婆,甚至還有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小朋友。如今,父母親通常都要上班,所以不可能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常常念書給孩子們聽。但是,保育員、照看孩子的人等等都可以幫著念書給他們聽。
有這樣一件事:一個女孩子挑選了一本有關橄欖球的書,當老師問她為什么時,她解釋說:“我爸爸喜歡橄欖球,可能他會把這本書念給我聽。”孩子的爸爸確實這么做了,而且他一直堅持念書給女兒聽。
3、多準備一些書
研究表明,孩子生活的家庭里充滿了書,常常有助于孩子早早就喜歡讀書。我在戴維營,在肯涅波特,都為我的孩子們準備了成堆的書。搞一個“家庭圖書館”,不需要花費很多錢。即使在超級市場,也可以買到廉價的兒童圖書。當人們在街頭拍賣時,你可以買到書,還可以和其它的家庭交換書籍,讓親戚把書作為禮品送給孩子。當然,最劃得來的還是去圖書館借書。美國有15000家公共圖書館一一那里的書是可以免費借閱的。
4、朗讀要生動活潑
在給我的孩子念書時,我總是盡力讓他們也參與進來,在一句話中間,我故意少念一個字,讓孩子去補充。我還采取提問的方式,“現在你們想想結果會怎么樣?”我可能會大聲問道,然后我把詞都念出來。對孩子們可能感到陌生的詞我都要加以解釋。
我給孩子們念一個好心的大象國王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巴巴。在一句話剛念到一半時,女兒艾比很小的聲音打斷了我“大象吃什么呢?”兒子喬治也插話說“是啊,大象吃什么呢?”孩子們的想象力立刻就活躍起來了。當時我知道孩子們完全沉浸在故事情節中了,隨著故事的發展一起漫游。
要把書念得生動,首先得激發孩子們的興趣。你開始念一本新書之前,先讓他們看看書的封面,問他們看到了什么?書里講的是什么故事?然后把書中的插圖指給孩子們看,問:“你認為這里發生的是什么事?”一邊念書一邊就把書中有趣的圖畫和人物指給孩子看。念完以后,問問孩子,關于這個故事,你們最喜歡的是什么,或者怎樣去改變故事的結尾。
這種“積極、主動”的讀書可以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激發獨創性的思維。研究發現:父母以積極的、讓孩子參與的方式念書,這樣的學齡前兒童和其他孩子相比,智力發育能超前很多。
讓孩子愛書吧!讀書使他們終身都會感到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