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輝
一
每晚的時間總是不夠用,下班后照例擠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去幼兒園接孩子,挖空心思準備晚飯,喂兒子吃飽,然后陪他玩,睡前還要講故事,只恨自己分身乏術,待他安靜地進入夢鄉,我已倦得什么都不想做了。
強打精神做完所有的家務,準備好第二天用的材料,已近10點,習慣性地去兒子床邊看看。小家伙睡得挺熟,可是有點兒不對勁:呼吸聲與平時不一樣,怎么這么重啊?下意識地用手一摸,糟了,燒得厲害。手忙腳亂地找出體溫表一量,39℃!這孩子,一定是白天貪玩,著涼感冒了。一邊吩咐先生去倒水,一邊找小藥箱,把兒子弄醒,好不容易給他喂了“泰諾林”。半個小時過去,體溫還是不降,又按書上教的方法用酒精給他擦身降溫。折騰了一番,體溫才勉強降下來。一夜睡得提心吊膽,時不時地摸摸兒子的額頭,體溫時高時低,我的心也隨之七上八下。
天亮時,見兒子有點咳嗽,流清鼻涕,與從前一樣,我確信兒子是得了感冒。按照以往的“經驗”,去藥店買了“阿莫西林干糖漿”、“復方大青葉合劑”,并帶著“泰諾林”備用,把兒子照常送去了幼兒園,向老師詳細交待了服藥的方法,才忐忑不安地去上班。一整天心神不定,還好,老師沒有打電話過來。一下班便匆匆忙忙趕到幼兒園,老師說兒子已按時服藥,白天的體溫正常,精神狀態還好,大約下午4點鐘又開始發燒,剛剛吃過退熱藥,叮囑我回家后好好照顧兒子。
兒子病了一天,晚上我特意做了四五個他愛吃的菜,可他視而不見,只懶懶地蜷在沙發上,連平時最喜歡的動畫片也不看了。書上說。感冒發燒也可能要持續好幾天呢,3天甚至1周都是很正常的,上次得病他就燒了兩三天。看到兒子倦怠的神情,想到兒子不知還要承受多久的煎熬,心里真是痛得無法言說,只恨自己不能替他受苦。整整一個晚上,我和先生輪流看著兒子,每隔幾小時就測一次體溫,喂他吃藥、喝水,累得筋疲力盡。
二
可是,兒子仍然不退燒。無奈,第二天一早我就帶他到附近的門診部看病。一提打針,兒子死活不肯,不停地哭鬧。我不忍,只好讓醫生開點口服藥吃吃看。接下來的兩天,兒子體溫仍然時高時低,每天都要吃幾次退熱藥才行,食欲大不如前。幾天的功夫,兒子好像一下子瘦了許多,身上還出現了大小不一、顏色淡紅的皮疹,密密麻麻的,臉上、身上到處都是。先生不放心,要送兒子去大醫院,我不肯:“醫院開的不過也是一般的消炎藥嘛,自己買和醫生開的不都一樣!再說,醫院也不是什么好地方,這個季節病人多,傳染病也多,沒病的人也會被傳染上病的。皮疹肯定是吃‘阿莫西林干糖漿過敏了,同事的孩子前幾天也是服這藥過敏出了皮疹,停藥后幾天就好了,沒事的。”先生自覺對照顧孩子沒有經驗,看我自信的樣子,聽了我的話,也覺得有道理,于是,給兒子換了“阿奇霉素顆粒”繼續服用。
3天過去了,兒子的燒雖然只有38℃,可斷斷續續,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除了身上的皮疹,眼睛也紅紅的。總像剛剛哭過的樣子。即使在不發燒的時候,嘴唇也紅紅的,稍一用力,就會裂開幾道小口,有時甚至會滲出幾滴血呢!先生急了,不再理會我,抱起兒子就往市醫院趕。我也慌了神,只好緊緊地跟在后面。兒子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病得這么厲害,心疼和擔憂讓我的眼淚撲簌簌地不停往下落。
來到兒科診室,大夫仔細地詢問了兒子的情況,給兒子做了全身檢查,還讓我們去抽血,好化驗血常規、血沉,另外,還做了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檢查。我很困惑,也沒敢多問。待馬不停蹄地做完了所有的檢查,大夫一臉嚴肅地說:“結果有了,你的孩子得的是川崎病,必須住院。你們趕快準備—下吧。”
我一下子蒙了,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什么叫川崎病?
三
川崎病又叫皮膚?膜淋巴結綜合征,它是一種全身性血管炎,有些病兒心臟的冠狀動脈會被侵害,后果也最嚴重。你所看到的孩子持續發熱、周身皮疹、雙眼結膜充血、口唇紅潤干裂滲血,都是這種病的常見表現,而且這種發熱用抗生素治療通常無效。根據超聲心動圖的檢查結果,孩子的冠狀動脈已經有擴張了,所以必須得馬上住院,如果不及時治療,后果會很嚴重。
關于川崎病的病因,目前還未明確,可能與某些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有關,但未得到證實。日本曾有過3次大流行,近年來世界各地的病例也越來越多,5歲以下小兒最常見,男孩患病比女孩多,發熱時高時低,一般超過5天,可以持續1~3周。大多數孩子發病后1周內出現皮疹,一般無水皰。早期可出現雙眼結膜充血,但不流淚,也無膿性分泌物。口唇鮮紅干裂,有時少量滲血、結痂。口腔、咽喉彌漫性充血。手足皮膚水腫,手掌和足底開始時出現潮紅,大約10天后可以看到大片脫皮。發熱的同時,可有淋巴結腫大,以前頸部最常見。此外,還可以出現嘔吐、腹瀉、腹痛、咳嗽,流涕、關節痛以及輕度黃疽等表現。如果心臟受到侵害,可以發生心肌炎、心包炎、心內膜炎的癥狀。最嚴重的當屬冠狀動脈的病變了,這既是疾病自身的癥狀,又是嚴重的并發癥,寶寶發病第3天就可以出現冠狀動脈的擴張,20%~25%的患兒還可發生冠狀動脈瘤。一旦冠狀動脈瘤發生破裂。就可能發生心源性休克,甚至發生猝死,后果不堪設想。
四
聽了醫生解釋,我又驚又怕,心情沮喪到極點。一心想做個好媽媽,繁忙的工作之余還抽空讀很多育兒方面的書籍,沒想到以為懂得很多,自以為是地做起了“家庭醫生”,卻把兒子的病情一拖再拖!如果早一點來醫院的話,又怎會到這種地步呢?我心如刀絞,傷心地捂著臉龐,再一次淚如雨下。
靜滴丙種球蛋白的當天,兒子就退了燒。并按時服用了阿司匹林,接受了各種治療。幸運的是,兒子的情況一天天好轉,1個月后終于徹底恢復了健康。按照醫生的吩咐,多次回醫院進行復查。那一年多的時光就像過了一輩子那樣漫長。陽光下,兒子又像從前一樣生龍活虎地踢上了球,我想想曾經受過的苦難與煎熬。一半是慶幸,一半是自責,就像天底下所有的母親一樣:如果孩子不健康,我又怎么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