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然


入刊理由:
個人品牌的發(fā)展要經歷醞釀、爆發(fā)、平穩(wěn)、衰減四個時期。如何正確發(fā)展自己的個人品牌影響力,增強自己的個人品牌價值?這就需要我們掌握并克服個人品牌生命周期的一般發(fā)展規(guī)律!對此,請看專家的詳細解讀——
與飛機的一個航程極其相似,個人品牌的生命周期也經歷四個階段。
先看飛機的航行周期:
1、醞釀:滑行期
準備起飛的飛機,增升裝置已放在起飛位置上。允許起飛后,就把發(fā)動機的推力增加到起飛推力,開始在跑道上滑跑。這是發(fā)動機的最大使用推力,目的是使飛機得到盡量大的加速度,使飛機盡快由靜止達到較高的速度,以便得到必要的升力。
2、爆發(fā):起飛期
當飛機的升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先使前輪離地。這時的飛機速度,叫抬前輪速度。飛機進入起飛的第二階段,離地。前輪離地后,飛機靠主輪在跑道上繼續(xù)滑跑,速度繼續(xù)增大。當升力足夠后,飛機主輪離地,進入起飛第三階段,爬升。飛機離地后,繼續(xù)加速,達到對應于當時飛機重量的有利爬升速度,爬升到一定高度,先收著陸裝置,再收增升裝置。當飛機的速度達到抬前輪速度之前,有一個規(guī)定的“決斷速度”(V1),在飛機速度小于它時,飛機可以中斷起飛,通過減速,滑跑,飛機可以安全地停在跑道里面,而不至于沖出跑道。反過來,如果飛機速度已經超過決斷速度,那就開始起飛,飛機也得繼續(xù)起飛。
3、平穩(wěn):巡航期
起來以后,按規(guī)定飛一個“起落航線”,這一段時間,飛機可以自動巡航、平穩(wěn)航行,完成既定目標的飛行任務。
3、衰減:降落期
飛機的著陸過程是,開始時,飛機處于下滑狀態(tài),選用合適的下滑速度和下滑角度。增升裝置放在著陸位置,起落裝置放下。飛機差不多是沿直線航跡下滑。到離地10米左右時,拉平,飛機由下滑狀態(tài)轉入水平狀態(tài)。這時,飛機離地面已經很近。飛機的速度逐漸減小。當飛機的速度已經降低到升力不足以保持平飛時,飛機進入飄落狀態(tài),逐漸下沉,直到主輪接地。主輪接地后,飛機開始在跑道上滑跑,飛機著陸完成。
個人品牌的生命周期也同樣有四個階段:
1、個人品牌的醞釀期
我們每個人一開始都是一樣的出生、成長,從默默無聞開始,但是就有人通過一步步樹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和個人影響力而功成名就。這個一步步樹立個人品牌和個人影響力的過程我們就叫它醞釀期。
近年走紅的自嘲為“非著名相聲演員”的郭德綱,8歲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后又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同時也受到過許多相聲名家的指點、傳授。其間潛心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于梨園,工文丑、工銅錘等,這對于豐富郭德綱的相聲表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通過對多種藝術形式的借鑒,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成為青年相聲演員中的佼佼者。他現居北京,在北京德云社相聲團體發(fā)掘上演了一些已不多見的傳統(tǒng)相聲,上演節(jié)目達六百余段,深受京津相聲迷喜愛。可以看出郭德綱在相聲界的輝煌成就是離不開他漫長的醞釀期的。
2、個人品牌的爆發(fā)期
這個階段是和上個階段一脈相承的,有多長的醞釀和積累,就有多強的爆發(fā)和釋放。我們還是以郭德綱為例子。
經過上面提到的在醞釀期的努力,2006年開春時,郭德剛開始受到眾多媒體追捧,各大電視臺爭相推出專題報道。而其所棲身的德云社,每周末在天橋樂劇場進行的演出也異常火爆,創(chuàng)下返場22次、20多萬人同步觀看新浪網視頻直播的單場紀錄。觀眾越來越多,訂座越來越難,從天津、河北、山西以及北京城各個角落準時準點趕往前門廣德樓的人們就為了看一場年前門票早已售罄的相聲專場——德云社相聲開箱(新年第一場演出業(yè)內俗稱“開箱”)晚會。每每開場前夕,門票在“黃牛”手中的價格已經被炒到原價的三倍。晚上開場后,還有很多相聲迷盤桓在小劇場門外。而今,“去聽郭德綱的相聲”成了年輕一族中走俏的新時尚。他的相聲迷自稱為“鋼絲”,而資深“鋼絲”則自封為“不銹鋼絲”。中國的大眾傳媒,更是破天荒開始對這位從小劇場走出來的年輕相聲演員進行了電視里有影、報紙上有字、廣播里有聲的集中報道——先是占據大小報紙的娛樂或社會新聞頭條;接著是電視臺開始不惜辟出大段時間專門談論郭德綱和播出他的相聲;網站也不甘寂寞,網絡直播、郭德綱的個人博客、相聲網站同樣賺取點擊率無數。
(資料來源:鳳凰網等)
3、個人品牌的平穩(wěn)期
這個階段是指個人品牌建立并且被人熟知、形成品牌效應之后,持續(xù)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的時期。這個時間的長短與醞釀期息息相關,有足夠的能力積蓄,才會有長久的良好聲譽。
真正考量一個人的個人品牌的生命力,也就在這個時期。20世紀80年代,很多港臺流行歌星被包裝出爐,雖然也曾大紅大紫,但如今卻像流星雨更如過江之鯽,眨眼間不見蹤影。這就是單純的商業(yè)運作模式的短暫性。因為沒有后勁,沒有深厚的底蘊。京劇大師梅蘭芳的聲名歷久不衰,就是因為他有嚴謹的訓練和扎實的基本功。
梅蘭芳九歲到姐丈朱小芬家學戲,吳菱仙是他的啟蒙老師。在吳先生的指導下,他學了《戰(zhàn)蒲關》《三娘教子》《桑園會》《彩樓配》等青衣戲。十一歲開始登臺,十四歲時,搭入喜連成科班。1913年隨王鳳卿首次赴上海演出,受到熱烈歡迎,顯露出驚人的才華。先后加入翊文社、雙慶社、喜群社、崇林社等班,與譚鑫培、陳德霖、楊小樓、錢金福、余叔巖、言菊朋、王長林等合作。梅蘭芳早期演出以青衣戲為主,隨即學演了花旦戲和刀馬旦戲,諸如頭二本《虹霓關》《貴妃醉酒》《穆柯寨》《五花洞》等戲,及昆曲戲《思凡》《游園驚夢》《鬧學》《斷橋》等,表演技藝有了顯著的提高。后來又得到齊如山、李釋戡等人的輔佐,編排了《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天女散花》《洛神》《童女斬蛇》《西施》《太真外傳》《霸王別姬》等古裝新戲及《孽海波瀾》《一縷麻》《鄧霞姑》等時裝戲。他對人物的化妝、頭飾、服裝進行了大膽的革新。在齊如山、王瑤卿等人的幫助下,他創(chuàng)造了“綢舞”“鐮舞”“盤舞”“劍舞”“袖舞”“羽舞”等新的舞蹈,豐富了京劇旦角的表現手段。1919年到1935年間,他先后赴日本、美國、前蘇聯演出數次,成為蜚聲世界的表演藝術家。1927年《順天時報》和1931年《戲劇月刊》兩次評比當年名旦的本戲和才藝時,梅蘭芳均名列“四大名旦”榜首,“九一八”事變后,他又編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兩出戲。他主張要辨別精、粗、美、惡,對《宇宙鋒》《貴妃醉酒》《霸王別姬》《斷橋》《奇雙會》等戲進行了整理加工,使其成為梅派演出劇目的精品。1959年他移植了豫劇《穆桂英掛帥》,作為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的獻禮劇目。
(資料來源:梅蘭芳紀念館網站)
梅蘭芳在一生的表演生涯中堅持繼承和改造傳統(tǒng),對于表演、化妝、燈光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將中國戲曲藝術的精華集于一身,創(chuàng)作了眾多優(yōu)美而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積累了大量的優(yōu)秀劇目,發(fā)展并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大家風范的表演藝術流派——梅派。他對現代中國戲曲藝術的發(fā)展起了承前啟后的作用。梅蘭芳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的蓄須銘明志和建國后向海外傳播京劇藝術等行為都大大增強和擴展了其個人品牌影響力。
4、個人品牌的衰減期
世間萬事有出現就有消亡,再長久再具有影響力的個人品牌也要經歷這個時期。也許有人會質疑說:前面不是提到有些個人品牌不是要比人的生命還要長久嗎?是的,有些人的個人品牌是比生命還具有生命力,可是,還拿魯迅作例子吧,在他已經去世的很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個人品牌依然具有相當的影響力,但我們把時間無限延伸,誰又能保證在將來的若干年里,他的名字還會被記起呢?當然討論這種比生命還要長久的個人品牌的衰退期意義不大。在這里我們討論一下一般人的個人品牌的衰退期,討論品牌周期比生命短的個人品牌的衰退期,分析其衰減的原因從而使讀者能夠從中得到啟示,避免其衰減。我們先來看幾個人物個人品牌的興衰史。
汪精衛(wèi)(1883—1944) ,名兆銘,字季新。生于廣東三水。1903年官費赴日本留學。1905年參與組建同盟會。一度主編《民報》。1905—1906年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zhàn)期間,汪精衛(wèi)發(fā)表一系列文章,宣傳革命主張,抨擊清政府和改良派,產生了積極的革命的個人品牌影響力。
1907年隨孫中山赴南洋。 1910年3月,謀炸清攝政王載灃,事泄被捕,被判處終身監(jiān)禁。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后,汪出獄并結識袁世凱。與楊度組織“國事共濟會”,呼吁停戰(zhàn)議和。12月,充當南方議和參贊,參與南北和談,主張孫中山讓權,推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tǒng)。袁世凱統(tǒng)治時期到法國留學。回國后于1919 年在孫中山領導下,駐上海創(chuàng)辦《建設》雜志。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tǒng),汪精衛(wèi)任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次年任總參議。良好的外在形象和激進革命的經歷把他推到了接近權利巔峰的位置,但是越是在這樣的位置越容易引發(fā)當事人的權力欲。
1922—1923年,孫中山籌備改組中國國民黨,汪反對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汪被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兼宣傳部長。1925年3月孫病危,汪代為起草遺囑。孫中山病逝后,廣東政府于1925年7月改組,汪被舉為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政變后,汪也于7月15日發(fā)動政變,殘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
1936年西安事變后,汪精衛(wèi)準備乘機取代蔣介石出掌政權。蔣回南京后,汪出任國民黨政治委員會主席,1937年7月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汪被舉為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國民黨副總裁、國民參政會議長,黨、政權勢均在蔣介石之下。1937年12月潛逃越南,發(fā)表艷電,公開投降日本,1939年5月,汪精衛(wèi)等人赴日,與日本當權者直接進行賣國交易。
利欲熏心的汪精衛(wèi)的這一決定,徹底破壞了他此前樹立的愛國革命者的正面形象。回國后,汪精衛(wèi)于1939年8月在上海秘密召開偽國民黨第六次代表大會,宣布“反共睦鄰”的基本政策。12月,與日本特務機關簽訂《日華新關系調整綱要》,以出賣國家的領土主權為代價,換取日本對其成立偽政權的支持。1940年3月,汪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汪任“行政院長”兼“國民政府主席”。1944年11月10日,汪精衛(wèi)因多發(fā)性骨癌病死于日本名古屋帝國大學醫(yī)院。抗戰(zhàn)勝利后,汪精衛(wèi)在南京梅花山的墓被國民政府炸毀。
(資料來源:亮劍網)
汪精衛(wèi)的根本問題在于過分的權利欲和急于求成并且不擇手段,他前期的革命生涯使他站在了反抗清王朝腐敗統(tǒng)治的前列,成為國人敬仰的反清義士。大革命時期,一度加入過國民黨左派隊伍。在革命生死存亡關頭,他卻迅速倒向了反革命陣營,向蔣介石妥協(xié),成為孫中山革命事業(yè)的叛逆。大敵當前,他又心甘情愿地投入日本鬼子的懷抱,跑到南京組織汪偽政權,墮落為歷史的罪人,不惜淪為日本軍國主義的走狗和中華民族的敗類,這種在原則上、方向上的錯誤行動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可能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個人品牌影響力的,相反,卻加速了其個人品牌的衰減和消亡。再來看一個例子:
周正毅,早年曾經開過點心店、服裝店、KTV歌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他去日本和美國淘金,雖然在那里沒賺到多少錢,卻學到了如何做生意的本領。回到上海后,他在股市里積累起巨大的財富,到2002年為止他旗下有4家上市公司,其中兩家在香港(1104上海商貿控股和0067上海地產控股),兩家在上海(600844英雄股份和600634海鳥發(fā)展)。到目前為止,周正毅大多數的業(yè)務都在上海,包括農業(yè)、房地產、高速公路、貿易以及金融。農凱集團2002年的銷售收入達5.40億美元,納稅0.12億美元,有4000名員工。2002年度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位列第11名,被人們視為上海首富。
2003年9月5日,周正毅涉嫌虛報注冊資本罪和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被上海市公安機關依法逮捕。周于1998年10月至2000年9月間,采用將虛增的7億余元資本公積金轉為實收資本的手法,使用虛假驗資報告,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取得公司登記,把上海農凱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從人民幣1億元增至8億元,虛報注冊資本人民幣7億元。周正毅擔任董事長和法人代表的上海農凱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因犯有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判處罰金3300萬元,同時犯虛報注冊資本罪,判處罰金700萬元,決定執(zhí)行罰金4000萬元。2004年6月1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上海農凱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法人代表周正毅等操縱證券交易價格、虛報注冊資本案做出一審判決,對被告人周正毅以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以虛假注冊資本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3年。后來,伴隨著香港廉正公署的起訴,周正毅苦心經營的“上海地產”的神秘面紗開始被撩開,也正是因為“上海地產”問題的爆發(fā),這位昔日的“上海首富”再次陷入被控詐騙的泥潭。
(資料來源:新浪網財經縱橫)
貪婪的欲望總是讓人在不斷滿足的時候內心又更不滿足,誰都知道過分的貪婪會讓自己身陷囹圄、自蹈死地,但身在其中就利令智昏,控制不了自己。這就需要平時加強對自己觀念的約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個人品牌價值觀。以45度管理的科學的個人品牌發(fā)展模式,正確發(fā)展自己的個人品牌影響力,增強自己的個人品牌價值。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與一般的個人品牌周期曲線相比,我們所主張的個人品牌45度管理,是要克服一般個人品牌生命周期的尋常發(fā)展模式,達到個人品牌隨著時間的延伸而逐步擴大其影響力的目的。
責任編輯:王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