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榮
在云貴高原滇中獅子山腳下的武定縣城里,有一家不太顯眼的彝山小吃店,每天都有許多顧客來這里品嘗彝家特色小吃,小店雖然沒有周邊星級賓館的豪華氣派,但它充滿了大自然的濃濃鄉(xiāng)土氣息。從那些裝修的房屋墻體,到店里擺設的桌椅、板凳以及生活用具,無處不折射出一種獨特的山野風情,特別是那一道道小吃具有濃濃的民族風味。彝山小吃店的店主是年輕漂亮的彝家姑娘阿茶,幾個在店里打工的也是山鄉(xiāng)彝家姑娘。那一張張年輕的臉上掛滿了甜甜的笑容,嘴里飛揚著甜甜的酒歌。把這家小吃店的生意經營得紅紅火火,成為武定縣城里的一道亮麗風景。
1998年,店主阿茶初中畢業(yè)后從學校回到家鄉(xiāng)卡補彝寨里生活,但家里那幾畝田地只夠人到中年的父母耕種,于是阿茶就成為農村剩余勞動力之一。那年武定縣人力中心正輸送農村剩余勞動力到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打工,阿茶于是坐上了南下的列車,來到廣州市的一家餐館里當上了服務員,成為千千萬萬進城的打工妹之一。
時光匆匆,歲月飛逝。一晃阿茶姑娘在廣州打工已有十個春秋。當她在心里繼續(xù)美美地編織著打工的美夢對,一場國際金融危機瞬間席卷而來,很快波及廣州,阿茶打工的那家餐館生意也一落千丈。阿茶最終也被迫成為返鄉(xiāng)農民工中的一員,回到了滇中武定縣城。但在廣州十多年的打工生涯中,阿茶學到了一些餐飲業(yè)管理、經營知識和烹飪技能,聰明的她沒有匆匆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卡補彝寨,而是在武定縣城里搞起了餐飲業(yè)的調查。她想,武定縣城離省城昆明不遠,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獅子山又近在咫尺,加上四川攀枝花市距武定縣很近,所以每天都有南來北往的游客匯集在這里,餐館業(yè)必然有很大的市場,最后她毅然在縣城里開起了這家特色彝山小吃店,還從自己的家多——彝寨里招來了幾個能歌善舞的彝家姑娘做服務員。
天然、綠色、無公害是彝山小吃店的三大特色,阿茶的小吃店里的山豬火腿、山鄉(xiāng)土雞等都是綠色食品,加上動聽的彝家祝酒歌,吸引了大批的顧客。彝山小吃店里天天顧客爆滿,生意紅紅火火,它圓了阿茶姑娘這個山鄉(xiāng)彝家打工妹的創(chuàng)業(yè)夢,使山鄉(xiāng)彝家打工妹在城市里創(chuàng)下了一個溫馨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