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海外領事保護案件頻發,其中多數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如經濟衰退、僑居國政局動蕩、各種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等。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一些案件是由海外中國公民和企業自身問題引發的。比如,有的中國公民和企業不了解或不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導致勞務糾紛,店鋪被查抄等;有的中國公民不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或宗教禁忌,造成當地人誤會。這些行為不僅給個人和企業造成損失,甚至也損害了中國人在海外的整體形象。
因此,今年7~9月間,外交部、我國駐外使領館、各地方外辦以“海外文明”和“海外安全”為主題,共同開展了“樹立海外中國公民文明形象宣傳月”活動,并在福建長樂、浙江青田和內蒙古滿洲里三地舉行了推廣活動,介紹了我國公民在海外出游或務工時可能遇到的各種安全隱患和處置方法,以及在海外必備的文明常識。這里節選了部分內容以供正在境外務工和準備走出國門的中國公民參考。
一、出國勞務提醒
國外務工環境與國內差異較大,也許會有許多意料不到的困難和風險,出國務工前應做好充分準備。
出國前的準備工作:
1.要找正規的勞務介紹公司,辦妥簽證。
2.了解務工目的地國的風土人情、氣候情況、治安狀況、艾滋病和其他流行病疫情、醫療條件、交通狀況、法律法規等信息,采取相關預防措施。
3. 登錄外交部網站查詢中國各駐外使、領館的聯系方式以及相關旅行提醒、警告等海外安全信息。若目的地國與我國無外交關系,則可了解其周邊國家的中國使、領館的地址與電話,以便就近求助。
4.如發生被搶、被盜、被騙或被打事件,應立即向當地警方報案,并要求其出具報警證明,以便日后辦理保險理賠、證件補發等手續。
5. 購買必要的人身安全和醫療等方面的保險。出國務工者將要面對國外陌生的環境,存在一些安全方面的隱患,而國外醫藥等費用普遍較高,建議出國務工者選擇合適的險種,以防萬一。
6.進行必要的預防接種,并隨身攜帶接種證明(俗稱“黃皮書”),查看是否需要采取其他疾病預防措施。有條件的話,最好做一次全面體檢。
7.出國后遇到困難時的對策:依法維權。當雇主拖欠工資或發生其他勞資糾紛時,應及時向辦理您出國手續的機構反映,或向當地政府勞工事務部門投訴,也可向中國駐當地使、領館求助。
(1)領事官員可以幫您做的事有:
①為您推薦律師、翻譯和醫生,以幫助您進行訴訟或尋求醫療救助。
②在駐在國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為您撤離危險地區提供咨詢和必要的協助。
③在您被拘留、逮捕或服刑時,根據您的請求對您進行探視。
④在您遭遇意外時協助您將事故或損傷情況通知國內親屬。
⑤在您遇到生計困難時協助您與國內親屬聯系,以便及時解決所需費用。
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和法規,為在國外合法居留的中國公民頒發、換發、補發旅行證件及對旅行證件上的相關資料辦理加注。
⑦為遺失旅行證件或無證件的中國公民簽發回國旅行證件。
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國際條約,辦理有關文件的公證、認證。
(2)領事官員不可以幫您做的事有:
①為您申辦簽證。
②為您在當地謀職或申辦居留證、工作許可證。
③干預所在國的司法或行政行為。
④參與仲裁或解決您與他人的經濟、勞資和其他民事糾紛。
⑤替您提出法律訴訟。
⑥幫助您在治療、拘留或監禁期間獲得比當地人更佳的待遇。
⑦為您支付酒店、律師、翻譯、醫療及旅行(機/船/車票)費用或任何其他費用。
⑧將您留宿在使、領館內或為您保管行李物品。
⑨為您購買免稅物品。
特別提醒:
維護合法權益不能用不合法方式。在國外發生勞務糾紛時要通過正當途徑解決,切莫違法,不能示威、游行、罷工,更不能圍攻我駐當地使、領館,否則會受到當地警方、司法部門的懲處。
二、海外中國公民文明指南
1.相互尊重:以良好的修養,展現自尊自信。熱情坦誠、以禮相待,在友善待人的同時贏得他人的尊重。
2.真誠相待:誠實守信,表里如一。以真誠為紐帶,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遞、情感交流、思想溝通。
3.寬容大度:心胸豁達,寬以待人。多為他人著想,體諒他人的難處。
4.嚴于律己:交往中清楚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把握分寸: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交往對象,以大方得體、不卑不亢為待人接物尺度。既不要自吹自擂、自我標榜,也不要妄自菲薄、自我貶低,過度謙虛客套。
6.尊重差異:從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社會文化背景出發,了解其禮儀文化差異,了解具體交往對象的不同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交往禁忌,并給于尊重。
7.積極融入:主動與居住地人民交流,對居住地的風俗習慣盡量做到入鄉隨俗,積極融入當地社會,拓寬平安、和諧發展空間。
8.心系祖國:愛國情懷歷久彌新,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永存心間。不做有辱國格的事,不說有辱國格的話。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做文明中國人,從日常做起,日積月累,形成習慣。
9.講究儀容儀表:不在公共場合脫去鞋襪、袒胸赤膊,不毫無掩飾地剔牙。不在臥室以外穿著睡衣,不對著別人打噴嚏,不在婦女和兒童面前吸煙,不把煙霧噴向他人。
10.注重個人修養:不語言粗俗,惡語傷人。禮讓老弱病殘,禮讓女士。尊重服務人員勞動。不長時間獨占公共設施。不強行與他人合影。
11.遵守公共秩序:不在公共場所高聲呼朋喚友、猜拳行令、扎堆吵鬧,或高聲接打電話。排隊時不跨越黃線,不插隊。乘坐交通工具時不爭搶擁擠。
12.尊重風俗習慣:不在教堂、寺廟等宗教場所嬉戲、玩笑。與人談話應避免問及年齡、婚否、收入財務、信仰情感等個人私密情況。在穆斯林國家,女士不宜著裝暴露。
13.愛護公共設施:不損壞公共設施,不踩踏綠地,不折摘花木和果實。不在文物古跡上刻涂,不攀爬觸摸文物。
14.遵守公共規定:不在公共場所和禁煙區吸煙。不在禁止拍照的地區拍照留念。
15.維護環境衛生:不亂扔垃圾、廢棄物,不亂倒污水。不隨地吐痰、擤鼻涕、丟煙頭、吐口香糖。上廁所后要沖水。
16.講究環保節約:節約用水用電。吃自助餐時一次取食不要太多,吃完后再適量取用,不要在面前擺放多個盛滿食物的餐盤,避免浪費。
17.奉行健康娛樂:拒絕參與色情、賭博活動,拒絕吸食毒品。(轉自外交部網站www.mfa.gov.cn)